- 
  “忆往昔·致淮中”校友短视频特别征集丨这一次,邀您出镜!亲爱的淮中校友:“忆往昔·致淮中”校友故事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我们已收到众多校友的深情文稿,每一份文稿都如时光胶囊般珍贵,让我们重温了往日的点滴美好。 
- 
  从博里的星子到乌尔姆的灯:我在淮中的精神原乡此刻坐在杭州的实验室里,培养箱里的细胞正舒展成记忆里的模样。 
- 
  我校1979届校友王怀民院士:超越前辈、超越自己、超越对手——在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的历练与成长王怀民院士是我校1979届校友,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 
  师恩托我向未来2016年我走进淮中的大门,高一I部1班的点点滴滴还历历在目。 
- 
  回忆在淮安县中学的体育锻炼崔淮城,1960-1966年在原淮安县中学上初、高中,1966年高三(丙)班高中毕业。 
 
淮安中学上海校友会2025特别夏令营开始接受报名
为喜迎淮安中学上海校友会青年分会成立十周年,赋能家乡教育事业发展,一场专为优秀学子量身打造的特别夏令营活动即将开启。
 
一生一世的高考,在记忆的河流中打捞青春
校长那句 “一生一世都在高考” 的调侃,像一粒种子,在岁月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我的校友奶奶
值班出警途中翻公众号,偶然看到钟锦逵老学长发在淮安中学公众号的一篇题为“忆在淮安县中学读书”的推文,
 
我的青春小鸟不回来
高一的时候趁着学校阅读课,我读完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忆淮中
我记得淮中的桂花,彼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片柔和的金黄,它们静静地铺满了校园的角落,
 
淮中岁月——灯火阑珊处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忆高中
记忆中的高中校园,总是以那一片历尽沧桑底蕴深厚的形象浮现在眼前。
 
忆在淮安县中学读书
淮安县中学,前身是1904年在丽正书院旧址建立的淮安府中学堂,
 
三年
我的一生中,只有一个盛大的夏天,那个夏天之后,月亮就陨落了,
 
致亲爱的小魏老师
教室后排的地球仪被阳光镀上金边时,我总会想起高中的地理老师。
 
淮中 怀中
岁月如歌,青春如诗。
 
运河涛声里的文学传奇——解码1984届校友陈冬梅《风月同天》的文化基因(留言有奖)
悠悠运河水,流淌千年,淘尽明清岁月的尘沙,却始终沉淀着淮安河下古镇往昔的辉煌。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光
2015年初入淮中,我遇到了对我影响至今的卢兆江老师。
 
怀念母校淮中
我的母校是江苏省淮安中学(简称淮中),我觉得我与她很有缘,
 
淮中往事,挥不去的记忆
最近看到母校公众号上征集有关淮安中学的回忆文章,一直有这样的计划,原因是前两年以为母校会举办120年庆典,文字也稍有准备。
 
我校校友于兆文长篇小说《车桥 车桥》正式出版发行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江苏省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得主、淮安区作协主席、我校1989届校友于兆文创作的40余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车桥 车桥》,日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中学时期的周恩来是当代中学生的崇高典范
中学时期的周恩来,树立远大理想,重视品德修养,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与时代同频共振——对话淮中“官抖”运营人
谭钦馨,江苏省淮安中学2024届毕业生,原就读于高三I部17班,现就读于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一场推进“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教育模式的探索
我在高中学习阶段,通读了范文澜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对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推崇备至。
 
我选拔班长的三项“基本原则”
我在淮安中学任教九年,大部分时间兼做班主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