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校德育 > 校园文化建设

平凡的他们,可爱,可敬……

作者:如月 发布时间:2019-11-04 13:10:09 浏览次数:
    2013年札记十九:张师傅
  6月4日    星期二   天气:多云
 
  今天是6月4日,距离2013年高考只有几十个小时。
  下午第一节课,我在四楼教室,陪着安静自习的同学们。
  电工张师傅扛着人字梯,走到了我们班教室的外面。站在了前门边,“十秒钟,就好。”
  他是来修灯的。
  我点点头,没说话,从讲台上走到了教室的后面。
  张师傅架好人字梯,带着一根电棒(日光灯管),登上梯子,换下已坏的旧灯管,轻轻放在人字梯中上部连接两边梯架的金属链上,把先前带上梯子的新灯管换好。然后,从梯子上下来,收好梯子,依旧扛在右边的肩膀上,轻轻走出了教室。
  同学们在紧张复习,基本上都低着头。也许只有我在观看张师傅修灯。

 

 
  张师傅中年人,五十来岁;中等个头,一米六七十;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很斯文的模样。走路时,腰杆总是挺得直直的,头稍稍上扬,精气神十足,气派得像个干部。路上遇见人,总是笑呵呵地打招呼,声音洪亮,中气足,叫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我去电脑房或者校办或者学生工作处等地方,偶尔会看到他端坐于电脑前。他在干吗呢?我没张望过,也没问过。是在看新闻,还是在下棋?
  第二节课,我和同学们说起张师傅,用了四个字——中、人、镜、金。有人颔首,有人笑。中年人,中等个,做事“中”;人字梯,一个人登高作业全搞定;戴着眼镜的他,是我们的一面明镜;“体金”是他的名,他就是会放光的金子啊。
  晚读课,我上四楼,进教室,看看读书的同学们。走廊尽头的垃圾桶里,有一根包裹着土黄色再生纸的长棍,那就是换下来的旧灯管和新灯管的外包装。
  会工作又会生活的人是智者,张师傅算得上是一位。他不像个电工,但是他确确实实是个很好的电工。电工是他现在的职业,却又像是副业,而生活才是他的主业。
  雄赳赳气昂昂,就是张师傅。我记得与众不同的他,同学们关于母校的记忆中也会有他的身影。
 
  2014年札记三十八:他们
  5月7日    星期三   天气:晴
 
  暮春夏初时节,天亮的早,六点多去学校,阳光明媚。
  骑着小小的奥斯,带着女儿,进了校园,她下了车,和我挥一挥小手,背着橙粉色书包,迎着旭日,走向教室。我的周围是络绎不绝的赶着上学的莘莘学子,其中不乏拎着早餐的男孩和女孩。
  下车前后,如果看见同学,女儿会格外地兴奋。小跑着追上人家,然后两个女生肩并肩,边说边行,不时会意地笑着。这样的画面,我喜欢。
  当我架好车,走向办公室的路上,虽然只有百十米,总是习惯性向东方望去,那是女儿去往班级的方向。有没有再看见她,倒没有什么,只是习惯这样的动作。

 

 
  而当我走近丽正楼时,负责保洁工作的大婶早已站在特制的航母型垃圾车旁,而老爹一如既往地站在车内。这个时间段,不少的班级会来倒垃圾。全校一百多个班级,垃圾聚拢,不一会儿就堆积如小山丘。一辆垃圾车不够,就再派上一辆超级巨无霸。因此,老爹站在车内是有名堂的——方便同学们把垃圾桶递给他,倒进车内合适的位置。车下的大婶也时不时地接过学生们的垃圾桶,帮忙递给老爹。
  “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他们和《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古老村落的村民一样,不慌不忙,按部就班,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奏。“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平凡的他们是不平凡的,这就是神奇。
  前天开考的淮安四模,语文作文的材料是: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舒婷)
  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
  这三句话阐述的就是“平凡与伟大”。大婶、老爹是平凡的,又何尝没有伟大呢?
  “民以食为天”,他们是学校附近的农民,因为新城的建设,他们失去了大部分的土地,可是农民的勤劳、朴实、节俭等品质,永远都不会消逝殆尽。垃圾车旁的地面上,总会有孩子们扔掉的食物——面包、油饼,他们捡拾了出来,带回家去喂猪。
  清早,大婶总是和我亲热地打着招呼——“早啊”“来啦”……我也熟络地回应着她的热忱——“你也早啊”“来啦”“今天天气不错哦”……
  大婶的孩子、老爹的孩子应该早成家了,可是他们不会在家颐养天年,只要能动就停不下干活的手脚。他们的被阳光和风晒黑吹皱的皮肤,透着的是健康和爽朗,就像阳光与和风。
 
 

 
  “国以民为本”,炎黄子孙,是黄土地的儿女。无论是埋头干着重活、粗活的老一辈,还是背着书包、饱读圣贤书的年轻一代,都是民族的脊梁。亿亿万万的普通人,亿亿万万的平凡事,成就了一个浓墨重彩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