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校德育 > 教育札记

刘常爱:小雪日奔徽求学 众大咖尽显神通

作者:刘常爱 发布时间:2019-12-02 16:44:47 浏览次数:
 


        11月22日,适逢小雪,在教科室副主任梁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六人奔赴安徽芜湖参加第十二届长三角教育论坛“文学鉴赏与语言表达”研讨会。通过一天半的学习,我收获颇丰,脑洞大开。
  11月2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夏中义教授给我们做了一场题为“大师创作与学子写作”的专题报告。夏教授旁征博引,深远悠长地从“素材”和“主题”两个方面,为我们一线教师如何指导中学生写作提供了思考维度。
  夏教授认为,关于“素材”应该具备两个特点:真实和印象。何谓真实?真实就是努力引导孩子们说真话、真心话,好的作文应该是有体温的表达。何谓印象?印象就是人们认知、体验、意识的多元心理融合的内在价值尺度的产物。正如易卜生所说:深刻体验过的事是记忆一辈子的印象。
  那么如何找到“素材”?夏教授以为可以从三个角度:童年回忆、青春伤痕、自我体验,分别以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司汤达三位作家的创作为我们做了深入讲解。
  关于“主题”,夏教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在中学文本的教学中,尽量少提“中心”一词,可以换成“意蕴”。在场的很多老师表示了疑惑,教授于是从自己的创作经历说到普希金的创作,再联系国内作家余华先生的创作历程,给我们进行深度剖析。与会老师豁然开朗,掌声一片。这场报告给我的感觉是进行了一次安静的沉思,听到了一声远方的召唤。
  下午,围绕“文学鉴赏与语言表达”主题,五位老师从不同的文学体裁出发,带来了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我最欣赏的是申龙老师的《变形记》和徐晓斌老师的《登高》,前者大胆运用对话式、追问式展开课堂,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文本的深度;后者浅文深教,一首《登高》的教学打开了师生的眼界,更让我们惊叹于教者钻研的高深和创新。
  我一边听课一边反思自己的课堂,如果我对课标、对文本、对学生研究得再多一点,那么展示给学生的将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应该是学生认知体系和思维体系逐渐形成和建立。在长期的学习和思考中,老师们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去创新。
  11月24日上午,黄华伟和俞晓红老师对五位老师的课做了精彩点评。然后,苏州大学文学院陈国安教授热情洋溢地为我们做了一场专题报告——《回到文本的语文课堂》。全程两个小时,教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幽默风趣、抑扬顿挫、唱念做打,与会老师笑声不断、掌声不歇、叹服欣赏、意犹未尽。
  这样的专题报告、这样的创新课堂、这样的深入点评,给我留下了不灭的痕迹,引起了我多层次的思考。不虚此行,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多的老师们走出去,多听多看多学多思。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