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校德育 > 教育札记

朱平:一堂语文阅读课,我与学生共成长

作者:朱平 发布时间:2019-11-24 15:14:33 浏览次数:
       整本书阅读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让新课标的理念在一线语文教师的课堂上落地生根,值得语文老师深思。
  近日,淮安中学教科室组织语文组老师开设整本书阅读课。高一年级1部语文组在备课组长刘常爱老师的带领下,本学期选定的阅读书目之一就是王开岭先生的《古典之殇》。
  在高一1部3班开设的这堂语文阅读课,我主要是对《古典之殇》第二辑“不要以为这就是生活”中的文章,做一个群文阅读的梳理和指导。
 
  教师要先读起来
  而且要花大力气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中明确指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为了上好这堂阅读课,我花了三个晚上的时间,一遍又一遍研读所有文章,思考如何找到着力点,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课前,我请教了学校整本书阅读方面颇有研究的梁艳老师,梁老师给出的意见是精读一篇带动一类。由于这个专题,很难找到带动所有篇目的文章。所以,我的教学设想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群文当中“类”的意识,即梳理出主题相似的“某一类”文章,打通整个专题乃至整本书的阅读。
  此外,语文组邵娟、刘常爱、孟国君老师还就阅读课框架构建、问题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和我进行交流,并给出指导性意见。
  最终,我设计出本节阅读指导课的四个学习任务:一是整体概览,聚焦核心;二是整合阅读,合作探究;三是拓展提升,思辨阅读;四是积累素材,写作运用。

 
  ▲朱平老师自己画出的思维导图

 
  课上有一个环节就是是让学生尝试画出第二专辑的思维导图。光说不练假把式,要学生做到的,老师也应该大胆尝试。所以,上课前一天晚自习,我自己也尝试画出专题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梳理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本专题的阅读。
 
  给孩子时间和空间
  会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课堂上,我惊叹于孩子们的思维与创造。衡炳豪同学一口气解读出了13篇文章的关键词和主旨,思维之缜密令我击节叹赏。虽然此环节花费时间有点多些,但是课堂上我真不忍心打断他的回答。

 
  ▲王仔霞同学的思维导图



▲王仔霞同学课堂展示交流

 
  王仔霞同学的思维导图以书籍、笔筒、花瓶、绿叶的艺术设计为创意,充满古典气息和诗情画意,这不就是王开岭先生所提倡的原配生活吗?

 

▲杨帆同学的思维导图



▲杨帆同学课堂展示交流

 
  杨帆同学的思维导图设计更具有创意,他以阴沉古怪惊悚之风,表现出人类对生活的践踏之意,感撼人心,摄人心魂;以蓝色与褐色形成鲜明对照,突出古今生活变化,差异之大。思维导图上铁链的寓意则是环环相扣,号召人们回归本心,回归真正的生活。

 
▲刘艺同学对专题人物的梳理

 
  刘艺同学对专题中的古今中外的人物解读比我更精细,更全面,这难道不值得我赞赏吗?

 
▲朱语涵同学课堂展示交流

 
  此外,孩子们课前精心的准备,一起合作、交流、探讨,让我感觉课前花费大量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十分有必要。只要给孩子们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总会给我们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我想,如果每位语文教师能够真正带领孩子们亲近阅读,走进阅读,引导孩子们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师生也定能浸润彼此的心灵,收获丰盈的人生。
  当然,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一堂语文阅读课,虽然教学过程中有点匆忙,不能面面俱到,其中也有一些疏漏之处。但是,我真心感谢师生在阅读中的相遇,因为,这堂语文阅读课,让我与学生一起共同成长!
 
  朱平简介
  苏州大学教育硕士。淮安中学党总支办公室主任。获淮安区优课竞赛一等奖第一名,淮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3次获江苏省“师陶杯”论文大赛一等奖,并特邀开设省级观摩课。
  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合著《“平民化”语文教学的建构与实践》,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获得淮安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学科特别贡献奖。先后被教育部关工委表彰为先进个人,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获淮安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学术骨干人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