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校德育 > 教育札记

心理健康简报2008年3月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3-10 10:51:16 浏览次数:

心理健康简报

主办:淮安中学心理咨询室       总编辑:姜琴   蒋如平   马宇  

向你们表示致意,并愿意在关键时刻助你们一臂之力。我们特请了高三有关老师为你们做了一些学法指导,他们不仅是指导学法、技法,更重要的事对你们捧出了一颗赤诚的心,希望你们笑纳!祝你们成功。

本期主要内容介绍

1.甩开考试压力——应试心理调解法……………………………………………………………1

2.小高考科目学法、技法指导……………………………………………………………………2

3.励志名言…………………………………………………………………………………………4

甩开考试压力——应试四大心理调解法

如何调整心态、克服考试焦虑、提高考试效果、轻松应对考试,是所有面临各种各样考试的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一)调节考试压力的几种方法

1.自我认知调整法 
     不是考试导致了焦虑和紧张,而是对考试的看法才导致了焦虑和紧张。因此作为考生,首先,要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任何一次考试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就算这一次考试失败也并不说明下次一定失败;其次,要正确认识考试的难度。没有难度的试题是不存在的,但是你觉得难,别人可能觉得更难,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再次,要对自己的应试能力有正确的估计。可以将自己的复习情况、强项和弱点列出来进行分析,弄清自己的实力、特长和薄弱环节,制定适当的考试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2.自信训练法 
  考试焦虑实际上是考生缺乏自信,潜意识中对自己进行消极暗示的结果,如,“要是考砸了,一切都完了。”“别人肯定会比我考得好。”自信训练就是为了消除自我暗示的影响。首先,将那些朦胧的担忧的念头,用清晰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将担忧从潜意识中提升到意识水平,并对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逐一消除, 重新树立自信。

 3.意念放松法 
经常进行放松训练,可以消除紧张心态,有助于克服考试焦虑。意念放松的做法是:静下心来,排除杂念,闭上眼睛,调整呼吸。可以通过默默地数数、想像蓝蓝的天空等帮助集中注意力,使自己心静神宁;消除紧张、放松心态的效果。 
 4.良好形象浮现法 
 考前回忆自己过去成功的情境及良好形象,回想自己喜爱或令自己高兴的人和事,使自己心情愉悦,信心增强,情绪饱满,镇定自若地投入考试。 
   

针对薄弱环节“临门一脚”

高三物理组  朱玉荣老师

随着4月8日的临近,全省高二学生备战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那么学生如何在剩下的10多天时间里把握重点,打好高考第一仗呢? 

作为物理学科应进行“薄弱题”测试训练 

  (1)重视基础知识,回归教材。在《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很明确的指出试题难度比例为容易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由此可见试卷中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

  (2)重视物理实验的考查。而且一般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列出了四个学生实验,在书本上还有一些演示实验,如“电磁感应现象”、“平抛运动规律”等等,学生应对这些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数据的处理及注意事项加以关注。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科技。在复习时同学们要对教材中出现的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静电的利用与防止、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等知识点加以关注。

  (4)重视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在最后10天的冲刺时间里,学生应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适应性训练,针对性校正,要注意规范化,该写的公式一定要写出,千万不要跳步骤,最终结果要带上单位,矢量一定要注意方向性,特别是针对薄弱环节要临门一脚。

化学小高考复习与应试四法

高三化学组张正飞

一、“五到”复习法:即心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协调身体的各个部位,大脑不易疲劳。

二、回归课本,及时纠错法:必须将错题解决。

三、限时训练法:检查自己的看书效果,找到做题的感觉

四、提高一卷(70分)的得分法:(1)摆正心态,考试的过程就是知识、能力能量的释放过程,这些释放需要催化剂,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是催化剂。(2)慢做会的求全对,要珍惜第一选择,抽出时间检查前几题。(3)细心看要求、准看条件:如气体标准状况下 “无色酸性溶液等。 

          高二生物迎学业水平测试学法指导

一、考前10天到考前1天

1. 时间有保障

时间分为两块:一块是基础知识扫描,每天2章将3本书的基础知识过一遍。依据主要是每人手上的《恩波教育》基础知识归纳,不懂就问。

第二块是每天做一定量题目, 10道左右选择题,3道左右非选择题。

2. 练习有坚持

(1)要看得懂,说得出,写得出,更重要是能拿分。

(2)选择题一定要读懂题目的含义,确保每次做选择题每10道错误不超过1题。

注意:得选择题得小高考。

(3)非选择题注意语言表达。特别是关键词的表达,一般大段的长句很少考。

3. 重点要突出

重点章节是必修一的3、4、5章、必修二的1、2、3、4章,必修三的2、3、5章。重点章节必须重点看,重点练。一般最后5题均是这几章里的。

二、考前1天到进考场前      主要是看一些市调研试卷。

三、考试中   1、先易后难。  2、 重点是选择题,因为占70分。  3、非选择题不要留空

强化记忆   学会联系

                          高三政治组   马宇老师

一、强化记忆是第一要务   

“政治常识”记忆较多, “哲学”主要记住观点即可;“经济常识”着重背重点的内容。

二、背诵不是孤立的死记硬背,也要讲究技巧、将知识点联系起来。

考生脑海中要形成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层次清晰的知识体系图

三、必要的总结工作要做好
  A、搜集以前做的试卷,复习习题,订正错题

  B、分析考题,理顺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四、强化训练答题规范
  主观题要答出要点,要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和热点术语。列出答案要点的提纲,做到序号化、段落化

          夯实基础,有效训练,调整心态,复习迎考

          高三历史组   华丽

  夯实基础、有效训练

首先要对照测试说明内容和要求,梳理相关知识点,落实考点,做到逐一扫描,形成对历史知识的初步印象。 如果有同学们觉得一个人背书没有动力, 可以 同学们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检查,进行限时记背比赛,用一些小小的奖励或者惩罚来提升记背知识点的积极性。

其次,理清历史知识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从宏观把握知识体系形成整体印象,这就要下一定的“软工夫”。在老师的指导下梳理,整理,理解,掌握。

第三,有计划地进行适应性测试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针对自己的掌薄弱环节反复训练,将复杂的题目分解成小问题和知识点,分步完成。我们老师已经针对考试要求编制了选择题,判断题,主观题的专项训练,其中选择题和判断题是我们同学得分的关键,对我们保C冲A起到决定作用,另外要适当加大主观性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培训,提高我们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坚持不懈、有针对性的训练是有效的。

还要补充的是一定要注重书写,答题规范。 

一、 调整心态,复习迎考

首先,一定要树立信心,这是考试成功的基础。要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会通过小高考的。

其次,科学安排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好。在这一段时间可以加强记背的知识点。

第三,注意调节和恢复精力和体力。长时间看书、复习,会造成大脑皮层和身体某一部位的疲劳,这就需要通过适当的活动、休息来调节和恢复。如进行10至20分钟的体育锻炼,再进行复习,学习效率便会明显提高。                         

                            

                         理顺知识    沉着应考     

     高三地理 黄桂文老师

一、紧扣考纲,狠抓最后几天

     首先要建地理知识结构

可以用提纲或中心词的方式将主干内容罗列出来,能做到看到一个关键词就能想出相关的知识。如天体系统(知道分几级)、太阳活动(哪几种及对地球的影响)、特殊的行星(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地球的运动(自转与公转意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及相互转换)、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气压带与风琏、季风环流)等等,把地理现象或事物、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紧密联系起来学习,从整体上感知地理知识及其关系。并要适当地强记。如内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倒置地形的成因,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人口增长模式等等。有些是可以形象记忆的,如洋流分布规律,北半球可以“8”,南半球可以“0”来识记等。有些可以联系其它学科记忆,如大气运动中的气旋与反气旋,可借用物理中的用左右手定律记忆等。总之,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量以多种方法地掌握地理知识,到考试时才能做到稳如泰山。

其次是多看练习。

最后几天做太多练习已不太现实,要把以前做过的练习拿出来多看看,尤其是老师重点练习或多次强调的题目,决不能放过。

最后是重视地图,提读图能力

    能从把与地理相关的自然地理如地形、气候、植被和人文地理如工业、农业、人口、交通、城市信息叠加其上地理图中,获取答题所需的有用信息。题目的答案往往就在地图内。 

二、规范应考,培养答题能力
首先要细心审题,明确设问的角度   找到关键词语,明确题目真正所问,以免答非所问

其次,理顺思路,正面、简洁答题   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切入要点

最后,运用术语回答问题           要有意识地规范答题语言,切忌口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