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师生天地 > 师生作品

公式里的诗行

作者:林鸣轩  发布时间:2025-04-26 09:57:31 浏览次数:
     粉笔灰在光束里轻轻浮沉,蒋老师的手腕悬在黑板前,像舞者扬起水袖,将单调的数学符号编织成流动的绸缎。粉笔灰在丁达尔光束中翩跹,混着她袖间暗涌的茉莉香,把晨间第一节课修饰得如此美妙。
  有次在讲到导数时,用到了一个很难的方法,她语出惊人:“这题我之前也不会”,正当我们都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望着她时,她却莞尔一笑:“我也是最近才学会的。”哦!原来老师也会在知识面前低头,而所谓成长,不过是把昨日解不开的结织成明天的茧。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能力固然有限,但只要一直学习,那么所谓的上限便可以被突破。
 



 
  蒋老师批改作业时总爱在教案旁放一盒彩色便签,浅粉的纸笺上时常跳跃着可爱的简笔画。有次,我的概率题混淆了独立事件,她没有用红笔划出刺目的叉,而是贴了张画着迷宫的小熊贴纸,旁边写道:“试试把这两个岔路口涂成不同颜色?”我重新梳理思路时,那些数字忽然化作迷宫里的萤火虫,闪烁着给我指引方向。
  深夜的办公室是她的第二舞台。有次推门请教数列题,撞见她正用铅笔指挥三种解法跳圆舞曲。听见响动抬头时眼睛亮起来:“来得正好,这道题这样理解,说不定更好些。”她抽出草稿纸,数字忽然化作琴键上跃动的光点,在五线谱间流淌出思维的华尔兹。临走时,我看见她的茶杯里飘着几朵菊花,水面上映着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倒影。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那日讲解三角函数时,蒋老师突然停下板书,转身挽起耳畔垂落的碎发,指着窗外新抽芽的玉兰:“你们看,花瓣舒展的弧度,和正弦曲线是不是同样温柔?”全班的目光被吸引至窗外,我第一次发现数学公式里竟藏着绽放的韵律。当她在黑板上画出完美的圆时,粉笔与黑板的摩擦声竟像纺车摇动的轻吟,那个瞬间,数学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有了呼吸的起伏。
  或许很多年后,我会忘记椭圆公式的推导过程,但一定会记得那个飘着茶香的清晨——她握着彩色粉笔的手高高举起,阳光穿过她指间的缝隙,在我们课桌上投下一道彩虹般的坐标系。那时我才明白,所谓数学之光,原来就是有人愿意弯下腰,把知识变成照亮少年前程的星星。
  现在每当我翻开数学课本,总能看见蒋老师指尖流转的粉笔轨迹,那些曾经令人生畏的公式渐渐舒展成羽翼的纹路。她教会我们的不仅是解题的密钥,更是如何用数学的指尖,触碰万物背后严谨而浪漫的经纬。在这个由数字构筑的世界里,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智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理性之美的大门,让我们懂得数学不仅是逻辑的演绎,更是生命的诗篇。
 

作者:高二Ⅱ部1班   林鸣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