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师生天地 > 师生作品

我本无意入江南,奈何江南入我心

作者:赵紫晨 发布时间:2025-03-17 10:02:49 浏览次数:
       清晨的平江路还笼在一层薄雾里,青石板路上结着细碎的霜花。我呵出一口白气,看它在空中凝成一团,又慢慢散开。街边的老茶馆刚开门,老板正将一块块木板从门框上卸下,发出吱呀的轻响。
  



 
  我推开雕花木门,暖意混着茶香扑面而来。堂内已经坐了几位老人,他们捧着热气氤氲的茶杯,低声说着吴侬软语。此时的江南躲进茶盏中,连杯盖上的青花都成了一首诗。老板引我坐在临窗的位置,窗棂上雕着精细的梅枝图案,透过窗纸能望见外头朦胧的街景:小河潺潺,摇橹船吱呀吱呀地漂过,慢节奏的生活中,连天上的云一吐一吸的变化我似乎都能触觉。 
  "碧螺春一壶,蟹黄面一碗。"老板记下,转身时布鞋在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摩擦声。我望着窗外,雾气渐渐散去,街边的梧桐树露出光秃的枝桠,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抖落几片残存的枯叶。 
  茶香袅袅升起,金黄浓郁的蟹黄,宛如秋日暖阳般灿烂,散发着诱人的鲜香。蟹黄的醇厚与面条的柔韧交织,带来无与伦比的满足感,每一口都是味蕾的极致享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蟹黄面总能以其独特的鲜美,唤醒人们对美食最纯粹的向往。
  
 


 
  邻桌的老者正在讲述年轻时在寒山寺听钟声的往事,他的声音温和绵长,像极了这杯中的碧螺春。 
  午后,我漫步至拙政园。冬日的园林别有一番韵味,假山上的青苔在阳光下泛着深绿,池中的残荷虽已凋零,却仍保持着优雅的姿态。我站在听雨轩前,想象着夏日雨打芭蕉的声响,此刻却只听见风掠过竹林的沙沙声。
  



 
  园中的腊梅开得正好,淡黄的花朵缀满枝头,幽香浮动夜黄昏,只可惜此刻是暖阳正好的午后。一对老夫妇在梅树下驻足,老先生轻轻折下一枝,别在老伴的发间。两人相视一笑,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的皱纹里,盛满了温柔的光。
 
  

 
  暮色渐起时,我寻到一家临河的小店。老板娘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奥灶面,细长的面条卧在琥珀色的汤里,上面点缀着碧绿的葱花。我捧着碗暖手,看河面上飘着几盏莲花灯,烛光摇曳,映得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我借灯许愿,不知我美好的愿望会随此漂向何方。 
  远处传来评弹的弦音,吴语婉转,唱的是《白蛇传》里许仙与白娘子断桥相会的故事。我听着听着,碗中的面汤已见了底,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连带着心里也暖融融的。 
  夜色渐深,我沿着河岸慢慢走着。两岸的灯笼次第亮起,将河水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冬日的风里裹着淡淡的腊梅香,还有若有若无的糖炒栗子甜味。我忽然明白,为何古人总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座古城的美,不在惊心动魄,而在细水长流的温润里。 
  回到客栈,推开雕花木窗,月光如水般倾泻而入。远处传来寒山寺的钟声,悠远绵长,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我倚在窗边,任夜风拂面,听着钟声一声声荡开,仿佛能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旅游的意义也许不为见什么,只是给自己一个放松的入口,一把新世界的钥匙。迈入江南,我感受生活之慢,烟火之暖,让慢成为生活的态度,晓看天色暮看云,春赏百花冬观雪。 
  我本无意入江南,奈何江南入我心!

 
  
  2024级竞赛班 赵紫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