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师生天地 > 师生作品

没有小吃,怎称得上旅游

作者:李左 发布时间:2020-07-20 00:31:25 浏览次数:
  ——李左老师——

 
  相对于大吃来说,小吃更有特色,因为一个“小”字,入行门槛低,服务范围小,所以与“此地”的风土人情有更紧密的联系。小吃是一方水土的见面礼,能让你更贴近那方土地,闻到那方土地的烟火气,旅行是不能绕开小吃的。相比于大吃的酣畅淋漓、抢话热闹,小吃比较简单、安静、从容,让人有机会可以细品真实生活的味道。大吃的厨师是作坊里学习培训出来的,小吃的厨娘是妈妈长辈教的,因此小吃往往更容易让人回味悠长。大吃是交响曲,小吃是民歌,酣眠固不可少,小寐也别有风味的。
  小吃品类繁盛,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证明,是人地互动的杰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以说有多少村落就有多少种小吃。
  皖南人在食材的制作上常让人意外,比如:把鳜鱼腌成古铜色的臭鳜鱼。几年前开车到黟县,点了一盘毛豆腐,锡纸上整齐摆了十来块,焦糖色的酱料浇在上面,入口即化,初尝让人难以捉摸。这大概是只有湿润的淡墨色的皖南才会有的小吃。历史和自然的融合会沉淀出一个地方人的性格和生产生活方式,性格和生活方式会演绎成某种跟其他地方不同的风气、思维习惯,这就是“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一带墨色山峦的裙边,错落着皖南普通人家的房子(徽派建筑),村庄前都有一个山水汇成的池塘,正对池塘的是祠堂,池塘边就成了村子里每天淘米洗衣拉呱的社交场所,水面如镜,静影沉璧,倒映着悠悠行走着的白云。毛豆腐是只能属于这里的,也只有用这里独特清冷的山泉水才能“养”出毛豆腐吧。
  前年五一假期开车去淮南,当然是冲着《淮南子》去的。没想到“偶遇”淮南豆腐,才知道淮南是豆腐发源地,传说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我在群里发了几张手机拍的照片,同事大干说“到淮南来请你吃豆腐宴”。在寿县的八公山附近,挂豆腐宴招牌的不少,我们点了豆腐饺子,本以为馅子是豆腐,哪晓得饺皮子是豆腐,极薄极细嫩,豆腐做成的饺皮子里包韭菜肉或鸡蛋,几乎透明,可爱至极,让人不忍下箸。平桥豆腐的做法也是绝活,是淮扬菜里最符合黄老哲学的一道菜,看似极其简单平常,却内涵极丰,表面的平静下深藏着滚烫的心,你对它漫不经心,它准叫你要好看。家乡的小吃是绵绵长长的日子,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
  在大连、青岛、连云港、厦门、三亚,我都吃过海鲜烧烤,是小吃。虽然能听到大海的涛声,但午餐或晚餐大吃海鲜还是不便宜。做学生的时候,学校曾组织每班几个学生去青岛旅游,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嘴里嚷着吃海鲜去,但最后终究没去吃。七年前在徐州,在铁路分局工作的同学怕我吃不惯徐州菜的辣,就请吃海鲜,徐州不靠海,那满桌的海味,让我想起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最贴近生活的小吃可能是面食吧。对江南小吃的最早体验是小时候跟着父母去上海和镇江“走亲戚”,母亲说江南人喜欢吃甜,什么都放糖,那时候年龄小,小吃的味道记不真切了。2012年暑假帮朋友开车,从南京到苏州,从宜兴到常州,从江阴到太仓,多次往返,多是走县道乡道,算是把江南农村结结实实转了一遍。记忆深的就有江南的早点小吃。几个人披着江南的晨光熹微,走进早点店,看到许多年前农村常见的蓝边大海碗。我就喜欢用大海碗吃饭,农村的大铁锅煮出来的米饭要多香有多香,我是连吃两碗都舍不得吃菜的,我怕菜味破坏了米饭的香。现在到渠南一些亲戚家吃饭,几两酒下肚,到吃“主食”的时候还是要给我盛两碗饭。那种大海碗农村也看不到了,过去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的“四两茶饭”细身板,现在生活条件那么好,都改成小碗吃饭了。水泡饭我不陌生,大姨娘家在上海,母亲说上海人喜欢吃水泡饭。那次宜兴的店家把一大碗水泡饭端上来,几个人一口喝下去,半天没则声,妈呀,冰凉的薄荷水泡绿豆冷米饭,一路下去透心凉,等回过神来,每人又自己动手到锅里挖了一大碗绿豆冷饭,用冷薄荷水泡了,吃饱喝足走在江南毒花花的大太阳下才知道这奇特早点的妙处。
  有次我跟同事说我去周庄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人民日报》上看到的两篇写周庄的散文,其中有一句大概是:船桨滴落的水珠映着灯光,原句记不得了,后来到处找这篇文章,都没找到。到周庄看到影壁上刻的阴文——《周庄烟雨中》,也是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我在影壁前驻足了好长时间,写得太好了,是读书人对周庄的心灵之旅。但不是我印象最深的那篇。周庄的出名大概是因了上海画家陈逸飞的油画,周庄的双桥成了江南的标本,勾起了很多人的乡愁。晚上喧闹的灯光里我坐在那座桥上看着船桨把灯影划成满河碎金,感受江南的好。周庄的万山蹄如果算作“小吃”,有点贵了。双桥河岸的夜市到处都有卖的,生意非常好,我们沿河散步的时候看到有两个女子各自带着孩子在一家店外搭的棚子下站住了。等我们往回走的时候,看到店家在撵一个女子,嘴里说着“不吃还站在这儿”的话,把那个带孩子的年轻女子弄哭了。唉,太斤斤计较,心有时候就不容易安宁了。我想我们住宿的那户人家才是地道周庄人吧,很友好,脸上的笑是自然放松的,跟空壳子的那种能撑到面瘫的笑容是大不同的。早上在我们临行前还送几块她自己亲手做的米糕。周庄的热闹满足了我看江南水乡的好奇心,但我还是跑到景区外面的江南农村,那种素静闲适的感觉,很配烟雨温润白墙黛瓦软语嗲声的江南。周庄的早点自然是要吃的,我们选了奥灶面,细细的,味道不错。
  苏州的大小园林大多早就已经看过了,和同学或在网师园喝茶,或沿着吴县蜿蜒的水边石板路一直走到水路城门的栅栏跟前。街角的收音机里播放着评弹,明明有彩色电视看,却喜欢咿咿呀呀的单调,这就是乡音的无限魅力吧,在别人听来乏味的唱腔却是他追随曾经时光的隧道,下班后听听从小熏染的声音,既能解乏又慰籍一下灵魂,做回了自己,苏州孕育了评弹,评弹安抚了苏州。或趴在胥门的桥上聊到夜深,想象着吴国的当初。那时候寒山寺和枫桥还在乡下,好不容易才找到去寒山寺的公共汽车站,对江南农村的最初印象就是到过枫桥之后留下的。桥的样子是江南的最高,拱桥的拱是大半个圆;山东的桥最平,桥和路面一样高;淮安的桥不高不平介于两者之间。这种差别似乎能反映在音乐上,也能在人的性格上找到端倪。几年前受老师指点又去看了几处苏州园林,主要是看太湖石的叠放艺术,从专业角度再看苏州园林,才真正品味到其中的大学问。苏州城里的各种小吃极富江南特色,品味小吃就是在用舌尖触摸江南了。
  最纳闷的一次早点小吃是在安徽的西山驿,九年前骑行南京合肥,从合肥回家的路上,在皖东西山驿的岗上吃早点,王老师拿了一盘饼,筷子一夹里面稀烂的,味道却很好,我说是冬瓜做的,细看又不像,是面食,可到现在也说不上叫什么名字。
  面食还是老家的最好吃。小时候自家做的手擀面,自家园子里长的大椒什么的跟鸡蛋炒,拌到筷子粗的润滑又嚼劲满满的面里,真是越吃越想吃,面汤清爽好喝又养人。多年没吃手擀面之后,有次在南京吃早点,店家把大盘子盛的粗面端上来,上面放了青菜鸡蛋,喝一口汤,我就感觉十分亲切,这是我记忆里的面啊!在镇江吃过一回锅盖面,浓稠有颜色的面汤实在是让我觉得不干净利爽,可能我吃的不是正宗的吧,我喜欢做出来利利爽爽的食物。
  几年前开车从溧阳、句容、溧水、宜兴往上海,看了茅山革命老区、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顺着新四军的足迹,回家的时候弯到泰州的黄桥战役纪念馆,买了黄桥烧饼吃,唱着黄桥烧饼歌,黄桥烧饼应该是名气最大的小吃了。
  宜兴的“三洞”,实习的时候老师领着去过了,是离淮安最近的喀斯特溶洞群,值得一去,但要弄懂什么叫“喀斯特作用”才有意思。宜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丁蜀镇,马路边摆着很多地摊,卖各种紫砂陶器,也有瓷器。十几岁的年纪对陶瓷一窍不通,我买了一匹马的笔架,是瓷器。因为惦记着学生时代印象里的那条缓坡的窄窄的马路边上的陶瓷摊子,就开车专门去找,可惜已经不是印象里的丁蜀了,一幢幢规模可观的富丽堂皇的陶瓷大厦让人感觉江南经济的发达。我花三百多元买了一只紫砂壶,假期在家泡茶,很不错!我说茶叶最配的就是紫砂壶,而紫砂矿是只有宜兴才有的。至于宜兴的早点,今年去旅游,早起走到街上还是能喝到冰凉薄荷水泡冷绿豆饭的。品风味小吃是旅游应有之义,可别错过噢。
  北京的早点面食是大白馒头,这种馒头从淮阴涟水往北到燕山以南很常见,跟淮安区往南的馒头比,水分少,“蹦干”,吃在嘴里馒头屑子往下掉,但多嚼一会就能嚼出香味。同样是包子,北方估计是不会有汤包的,薄得透亮的面皮里面居然包着汤,吃的时候拿吸管吮吸里面的汤汁。老淮安的蟹黄汤包更是一绝。也许总的来看面食的制作从品种数量和想象力来看还是北方更丰富些。不过再美比不过家乡美,小吃也是一样。
  能把包子做成水晶包子、狗不理包子等“牌子货”,老牌美食小吃,能一直保持外表和内涵的完美统一而不牵强,真是不容易,在安阳看到狗不理包子店毫不犹豫就进去点了几样。大饼如同黄淮平原的厚土一样实在,刚炕出来香气扑鼻,淮安往南没有,到淮阴涟水就有了。码头镇街角有家大饼店,地道,我一看就觉得熟悉,是黄海平原的味道,二话不说就买了一大块带回家。所谓某某城市一绝,有的是农村里的家常便饭,有心人到城里街上摆摊子,经营好的,登堂入室,这些吃食,往往能引起遥远的味觉记忆,逐渐被人认可。
  成都锦里有种面,你点了之后就在案板前等,大师傅站在离大锅一两米远的位置把面从大盆里往开水里挑,玩起空手道,一碗就是一根面,绝不中断的,这是硬功夫。外地的食客们吃了面,又看了杂技,也留下了记忆。
  黄淮平原的小鱼锅贴,水摊饼,大饺夹子(一只饺子能做成二三十厘米长),五角星的米糕……好好吃的,留着以后再好好聊吧。还有几种面食小吃要说几句的。山东煎饼吃过几次,极具风味。南方人吃煎饼卷,用两只手抓着,使劲咬,像猫科动物那样,把头摆来摆去才咬下一口,很能锻炼脸部肌肉。宿迁的煎饼薄了脆了,就好咬多了,宿迁再往南,平底锅上摊的饼你还敢叫煎饼?在延安喝过羊肉面汤,边喝边看着旁边的陕北人仔仔细细地在羊的头盖骨里挑肉吃。在西安吃过羊肉泡馍,不错,馍的样子让我想起奶奶做的糖饼,那是我的饼中最爱。二十年前我们一行十来个人被请到沭阳“招师”,早餐像沭阳人一样热情,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小吃,油炸小鱼,小鱼锅贴,十几种做法的面食,一下子让我找回了童年的记忆,都是华北平原腹地农村的家常。
  说一千道一万,小吃还是家乡的最好,味蕾是一个人的身份证,是一个人携带一生的名片,是环绕着你的“同声相应”,是母亲的味道。过年自家蒸包子,我能一连吃十几个,把“小吃”吃成了“大吃”,那个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