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遵循内心
人在世间究竟为了什么?佛的观点是:六根清净,人佛合一。基督教的观点是:不求已欲,荣耀上帝。可是这些都是经历了与人世间多少的磨合和碰壁才能悟出来的呢?
台湾作家林清玄摘取了台湾各大文学奖项,从年轻时候的执着奋斗争取功名,到中年时期的埋入深山静心求佛,再到现在的无欲无求,佛学、文学和人生的合一。在佛那里,他是得到肯定的吧?
张爱玲为了胡兰成,让自己卑微到泥土里,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从高傲冷漠到温柔缠绵。虽然她执着的是个不忠的爱情,可是至少这辈子她有过爱的体验和感觉,她没有白活过。可是,在佛那里,她会被如何看待和衡量?
今天看到的大足石刻上处处提到的是大大小小的佛像,也有道家的老大,但是我深刻记得的是两个作孽女:养鸡女和吹笛女。她们美丽善良,但是她们因为善而引来因果报应。
养鸡女如果没有养鸡,就没有人杀鸡,人类就不会遭此恶报,惹怒佛祖。吹笛女如果不酿酒,就没有人喝酒,也没有人劝酒,更没有酒后乱性之类的恶事。这两位大足美女,未有害人之心,可是却承担了人类的原罪,活在人之下生(今天听到的佛语,人之上生,人之中生,人之下生)。
原来自古人都会为己所困,为私所伤,只不过没有佛家悟性,遵循了自己的内心,结果惹来佛祖的不满。
石刻上的轮回告诉我,活着就要多做善事,少做恶事,而且再恶的人都有重新来过的机会。所以人生在世,何必太在乎轮回和来世,活在当下,遵循内心的法则。
石刻上还有这么一句话:知恩者少,负恩者多。讲的是孝道。自古都是父母爱子女多一些,为了孩子,付出一切都可以,包括生命。但是孩子能报答父母的恩情能有多少?这个石刻提醒我们及时行孝,莫要等待。
大足石刻,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参观世界文化遗产,更多的是带来了对佛性、女性和爱情、亲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