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师生天地 > 师生作品

难忘童年(散文)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0-08 10:25:07 浏览次数:
  我的童年是在流均乡下一个叫中桥的村子里度过的。童年给了我很多美好的记忆,回想起来,真是历历在目,恍若昨天。
  小时侯看过一部电影叫《洪湖赤卫队》,里面有一句歌词:“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这里我想改成“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流均鱼米乡”。我记忆中的小时侯的流均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河汊纵横,到处是清清的小河,到处是弯弯的小桥,到处是望不到边的芦苇荡。每逢夏秋季节,只要你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荷塘直入眼底,大有“接天莲叶无穷碧”之势;撑一支长篙,向藕花深处,一定会让你“兴尽晚回舟”;有时受到惊吓的野鸭会扑愣愣飞起,运气好的话你也会收获几枚野鸭蛋;三三两两的渔民摇着鲁迅笔下的那种乌蓬船,很惬意的撒着网,拖上来的都是城里人很青睐的正宗的野鱼:尖嘴细鳞的浪里白条,大头的花鲢,苗条的鲫鱼,活蹦乱跳的昂刺。今天的鲫鱼可都是又白又胖的,不过那味道可是差的远了。
  当然,有关童年的记忆,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老屋后的那条小河。小河不是很宽,也不太深,很清澈,虽不如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潭中鱼可百许头,历历可数”那样透明,但飘拂其中的水草还是清晰可见的。那时侯我们的物质享受相对较少,不像今天的孩子有MP3可听,有电视可观,有电脑可玩,但我们有清清的小河可嬉戏。
  每逢夏天,吃过午饭,稍事休息,村里八九十来岁的孩子便结伴来到屋后的河中“洗澡”(那时候农村里游泳都叫洗澡)。今天的孩子游泳时全副武装,穿着泳衣、泳裤,戴着潜水镜,提着游泳圈。我们“洗澡”的行头很简单,都是农村里流行大花布做成的大裤衩、娃娃衫,那种娃娃衫风一吹后背自然鼓起个大泡泡。会游泳的空着手,直往河里蹦,不会游的或水性不好的提着自家稍大点的木盆,慢慢地探到小河里,一手抓着木盆的边,一手在木盆边煞有介事地划着,脚底下不时的“嘭、嘭”几声,溅起些许水花。那时“洗澡”,没有人教,全靠自学,不上档次,大家的泳姿一律的狗刨式。高兴起来,大家就打水仗,你浇我,我浇你,实力差的就以木盆为“掩体”,水性好的潜到水底装水鬼吓人,这时的小河真是一片沸腾!伙伴们天天“洗”的都很开心,一洗就到下午四五点,直到两眼“洗红”、嘴唇“洗紫”,才意犹未尽的爬上来,但上来后,大家并不回家,洗成这样大人是要骂的;况且那时也不富有,换洗衣服只有两套,那一套只能留着晚上洗澡时换。各人找个较隐蔽的地方什么草堆或者茅房,把湿衣服脱下来,挤掉水,再穿上身用自身体温捂一捂,太阳再照一照,也就差不多干了。
  这种自由自在的在水中戏耍的开心日子一直持续到小学五年级,五年级后我就随着母亲到镇上的学校读书啦,那条小河后来再也没游过,但不管怎样它是我记忆中永久的珍藏。
  童年的趣事还有一些比如看露天电影,比如炸炒米,比如磨豆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回想起来,物质贫乏的童年精神上倒是富足的、愉悦的,“幸福真的是一种感觉”,就像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