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我们来了
作者: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04 21:07:48
浏览次数:
六月,我们为梦想奋笔疾书;八月,我们踏实地拥抱梦想!
随着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陆续送达,一批怀揣梦想的年轻学子即将背起行囊,奔赴南京这座沉淀着千年历史底蕴、又涌动着蓬勃青春活力的城市,将成为他们开启大学时光的崭新起点。
从翘首以盼的期待到整装待发的启程,“南京,我们来了” 不仅是学子们心底最真挚的呐喊,更是一场关于成长蜕变与未来承诺的青春约定。让我们选取部分学子分享他们的精彩。
奔赴南信大人工智能
用青春代码书写无限可能
吕佳桐(初中毕业于淮安外国语学校)以606分考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南信大作为 “双一流” 高校,其人工智能专业依托优势学科积淀,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雄厚、实践资源丰富,毕业生就业率超98%,在科技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吕佳桐曾经历初入淮中的 “水土不服”,后在竞争与温暖并存的环境中找到高效学习节奏,善用师生资源、兼顾学业与生活,他将带着淮中赋予的成长力量,在南信大开启人工智能领域的逐梦之旅,也寄语学弟学妹珍惜时光、全面成长。

吕佳桐
逐梦南京医学高校
续写杏林华章
杨紫芯、杨彬驰与黄炎三位同学,均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医科大学。这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江苏省政府共建的 “双一流” 高校,其医学学科实力雄厚,尤其在临床与口腔领域享誉全国。杨紫芯录取的口腔医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科评估居全国前 10%,注重实践与职业素养培养;杨彬驰、黄炎选择的临床医学专业更是南医王牌,依托强大师资与 “5+3” 一体化等多元培养模式,为省市大型医院输送了大批临床骨干。

杨紫芯


杨彬驰


黄炎
高中三年里,杨紫芯在辩论赛、护旗手等经历中锤炼综合素养,于知识的海洋中与同窗共成长;杨彬驰难忘淮中清晨的扫地声、教室的薄荷香与食堂阿姨的暖心关怀,在平凡日常中悄然蜕变;黄炎则感恩班主任孟国君与任课老师的悉心指导,作为化学课代表,他以 “预习复习 + 精做错题 + 思维导图” 的方法深耕学科,更与同学并肩作战,将情谊化为前行底气。三位学子将带着淮中赋予的坚韧与温情,在南医的沃土上精进医术,以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的医者初心,奔赴守护生命的征程。

李佳君
李佳君同学以 613 分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南京中医药大学同样实力强劲,是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其药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药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还积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为今后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检验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李佳君同学回顾高中三年,学习任务逐步加重,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在紧张学习之余也注重身心调节,参加校园开放日等活动放松心情。他寄语学弟学妹,面对学习要不骄不躁,踏浪前行。
十八学子齐赴南京邮电大学
绽放青春光芒
今年高考中,我校共有十八名同学成功考取南京邮电大学,为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上圆满句号。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红色基因厚重、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 A 类建设高校。
郎文礼选择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南邮优势专业,在智能电网等领域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排名居全国前列;王奕然、李雨豪就读的测绘工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面向国土、交通等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宋嘉明所录取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紧扣国家战略,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前瞻性人才;戚智健将学习的人工智能专业依托南邮优势资源,聚焦算法设计与系统应用,就业前景广阔;柳毅澎录取了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摇篮;张睿清录取的英语专业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融合语言技能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就业领域广泛。这些同学在淮中求学期间,深受师长悉心指导,如张国林、孙浏春、吴文静、王宏杰、张正飞、邵伏超等老师,分别给予精准教学与思维引导,助力他们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郎文礼


宋嘉明


王奕然


李雨豪


柳毅澎


张睿清


戚智健
此外,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的同学还有李松远、汪涵、李禹帜、管紫灵、姚煜轩、彭景波、李文乐、钟昱文、李想、刘晨宇、张靖笛、李文乐。相信他们将秉承淮安中学的优良传统,在南京邮电大学这片新的沃土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为未来投身国家建设积蓄力量,也为母校争光添彩,续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
从救死扶伤的医者之路到信息科技的创新前沿,这些年轻的身影从淮中出发,奔赴南京的各大高校开启新的人生征程。他们的选择,映照着时代对农业现代化、科技突破、健康中国的呼唤;他们的启程,不仅是个人青春的绽放,更是一代青年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序曲。南京的梧桐叶将见证他们的成长,而他们终将以所学回馈时代,在实现理想与担当使命的征程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