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强军有我!淮安中学7学子结缘“国防七子”,献礼八一建军节
作者: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31 11:36:44
浏览次数:
明天是八一建军节,百年名校江苏省淮安中学向这个光荣的节日献上了一份厚重的贺礼。
2025年高考,继高家姊妹花考取海军工程大学、王甬佶孔维忻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后,该校7名学子被“国防七子”院校录取。
其中,吴东泽以644分考入北京理工大学,陈佳宜以文科637分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另有5名学子分别被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录取,用优异成绩书写了新时代淮中青年的爱国情怀。
“国防七子”又称“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G7联盟”,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顶尖高校联盟,为国家航空航天、兵器装备等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宋承希
639分圆梦哈工程本博连读
三年成长藏着“踏实”密码

初中毕业于淮安曙光双语学校的宋承希,以639分被哈尔滨工程大学8年制本博连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兴海领军)专业录取。回顾高中三年,他坦言像“一场走得很急的路”,从刚入学时的手忙脚乱,到逐渐找到节奏,“踏实感”是最深的印记。他特别感谢身边的同学:“遇到卡壳时转头就能找到人搭话,累了看看周围努力的身影,就像一群人朝着同一个方向慢慢挪。”这段浸透着苦与甜的时光,让他明白成长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慢慢沉淀。
陈相旭
651分结缘南航
把“淮中温度”装进逐梦行囊

三年前从淮安外国语学校考入淮中的陈相旭,以651分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脑海里闪过的是“教室里奋笔疾书的夜晚”“跑道上并肩冲刺的晨光”。他将梦想贴在教室墙上,在老师们的陪伴下,把“冲刺”的锋利化为“踏实”的韧劲。“母校教会我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他说,未来会带着这份力量深耕专业,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沈莘彭
627分考入南理工
高三是“不懈坚持”的最好见证

同样初中来自淮安外国语学校的沈莘彭,以627分被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录取。在他心中,高三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晚自习灯光下的笔尖声、解不出题时的焦虑、恩师考前的温暖疏导,还有跑道上一圈圈的奔跑。“高三像漫长耐力跑,凭着‘勤毅’信念,再累也不停步。”这段浸透汗水的时光,让他懂得坚持的重量,更感恩师长“倾囊相授的智慧与始终如一的陪伴”。
许恒辉
文科615分叩开南航门
老师的“不放弃”让他逆袭成长

初中毕业于周恩来红军中学的许恒辉,以文科615分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学专业。他曾是个调皮的学生,成绩起伏不定,却被老师们的耐心“拽回正轨”:语文老师接纳他的任性,班主任盯着他自习,英语老师督促听写,历史老师课后单独分析题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老师的全心投入让他端正态度,最终用615分证明“努力不会白费”。
陈炳岩
635分圆梦南理工
坚信“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初中毕业于淮安外国语学校的陈炳岩,以635分考入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类专业。他的高中记忆里,有军训时的抱怨、分班时的不舍、竞赛时的尴尬,更有高三深夜教室的灯光。他说高中最大的收获不是分数,而是学会坚持、懂得责任、收获友情、理解感恩。“青春的意义在于跌倒后爬起的勇气。”他寄语学弟学妹,要珍惜当下,为热爱全力以赴,因为“这段青春终将成为人生最骄傲的篇章”。
百年淮中,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战争年代的参军报国,到和平时期的投身国防建设,无数学子用行动诠释着“爱国”二字的重量。7名淮中学子梦圆“国防七子”,既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江苏省淮安中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初心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