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促发展,师生共进展英姿
作者: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5-05-15 14:57:33
浏览次数:
2021年,淮安市教育局印发《淮安市基础教育“融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在此基础上,我校持续推进指向深度学习的“五动融学”课堂,即学生在课堂行为上要“动眼”阅读教材、看清题目;“动笔”记录整理、书写表达;“动脑”思考感悟、归纳演绎;“动嘴”回答问题、交流讨论;“动耳”专心听讲、信息整合,其中的核心是“动脑”。致力构造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生态,充分体现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为扎实推进“五动”课堂建设,我校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通过系列活动创新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持续探索高质量教学新路径。
每周两次的组内集体备课是“五动融学”课堂的坚实根基。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同组教师围绕“五动”理念展开深入研讨,从教材解读到教学环节设计,从学情分析到作业布置,对每个教学细节进行反复打磨。这样的精心筹备,让课堂真正“动”了起来,也收获了丰硕成果。
为扎实推进“五动”课堂建设,我校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通过系列活动创新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持续探索高质量教学新路径。
每周两次的组内集体备课是“五动融学”课堂的坚实根基。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同组教师围绕“五动”理念展开深入研讨,从教材解读到教学环节设计,从学情分析到作业布置,对每个教学细节进行反复打磨。这样的精心筹备,让课堂真正“动”了起来,也收获了丰硕成果。




成果展示
在第36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我校28名学子获奖,其中,杨竞尧、王曌星、殷子文、李柯如等4名同学获特等奖,蒋子琳等8名同学获一等奖,杨誉航等16名同学获二等奖。
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共有6名同学获奖,其中,仲俊琦同学获国家级一等奖,周翔等5名同学获国家级二等奖。
2024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机器人协同竞技赛项中包轩瑞、王星淇同学获得高中组三等奖。
WRCC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昆明锦标赛——Icode太空探险挑战创意Python赛项中,蒋曙之同学获得二等奖。
WRCC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选拔赛青少年设计大赛—Icode太空探险挑战创意Python赛项江苏选拔赛中,我校96名学子斩获骄人战绩,其中,王淮南等26人获得一等奖,张詹佑等44人获得二等奖,赵志浩26人获得三等奖。
RCC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大连锦标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ICode太空探险挑战赛项中仲俊琦同学获得一等奖(季军),王天意同学获得一等奖,并且入围1月份的全国总决赛;许昊阳等9位同学获得二等奖。
2024年数学竞赛中,蒋鸿宇同学获得省一等奖,张起腾等10名同学获得省二等奖;物理竞赛中,白书豪等7名同学获得省二等奖,唐成斌等14名同学获得省三等奖;化学竞赛中,赵瑞同学获得省一等奖,孙若轩等20名同学获得省二等奖,杨紫蕊等6位同学获得省三等奖;生物竞赛中,谢瑞卿获得国家二等奖,沈宜宣、刘韬、杨逸诚获得国家三等奖,张起腾获得省一等奖,陈炳岩等14名同学获得省二等奖,杨弘毅获得省三等奖。
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江苏赛区中,我校239名学子获得省级决赛奖项。其中成浩宇等9名同学获省一等奖,获得晋级全国总决赛资格;王铭孜等15名同学获省二等奖;杨雨婷等215名同学获省三等奖。
第二十一届“叶圣陶杯”总决赛中,我校王薛威扬、卓玥两名同学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孟宇佳、赵梦洁两名同学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此外,赵梦洁等19名同学获得省一等奖。






教师们也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多名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原创题命制在省、市、区各级教学比赛中斩获佳绩。
张永霞老师获2024年度江苏省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张开涵、潘培刚等老师获2024年度江苏省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
朱平、方海洁等老师分别获江苏省第36届“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二、三等奖。
袁夫石、谢鹏、任敏、杨如荣、雍静、徐怀亮、张开涵、张建华等老师获市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徐怀亮、张永霞、马园园等老师获市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另有17名老师获市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苏晶晶、卜幼平、戴亚运、方琴、张银等老师获区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杨丽、程锦等老师获区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潘飞、鲍娟等老师获区教学随笔一等奖,另有10名老师获区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随笔二等奖。
朱平、方海洁等老师分别获江苏省第36届“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二、三等奖。
袁夫石、谢鹏、任敏、杨如荣、雍静、徐怀亮、张开涵、张建华等老师获市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徐怀亮、张永霞、马园园等老师获市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另有17名老师获市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苏晶晶、卜幼平、戴亚运、方琴、张银等老师获区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杨丽、程锦等老师获区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潘飞、鲍娟等老师获区教学随笔一等奖,另有10名老师获区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随笔二等奖。













“新秀杯”“而立杯”优课竞赛成为教师们践行“五动”理念的绝佳练兵场。参赛教师紧扣新课标的要求,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充分运用“五动融学”课堂理念,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等教学方法,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赛场上,学生们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氛围热烈。这些精彩的课堂不仅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更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在省、市、区级优课竞赛中,我校多名教师取得优秀成绩,他们的课堂实录被作为优秀案例在区域内推广,并且获得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称号。
赵永辉老师获得淮安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朱平老师获得“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刘涛老师获得淮安区高中数学教师优课评比暨市级评比选拔活动一等奖。
伍浩然老师获得淮安区高中生物教师优课评比暨市级评比选拔活动一等奖。
在淮安区中小学“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校获优秀组织奖,陈琼等22名老师获得一等奖,张蔚等14名老师获得二等奖。
朱平老师获得“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刘涛老师获得淮安区高中数学教师优课评比暨市级评比选拔活动一等奖。
伍浩然老师获得淮安区高中生物教师优课评比暨市级评比选拔活动一等奖。
在淮安区中小学“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校获优秀组织奖,陈琼等22名老师获得一等奖,张蔚等14名老师获得二等奖。








我校积极承办市区级教学研讨活动,与兄弟学校开展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并推荐优秀教师面向全区、全市开设优质课。“五动融学”理念在一次次的展示与交流中,具象化为学生热烈的讨论声、跃动的思维轨迹,得到了学科专家和同仁的高度认可。在活动中,我校收到了来自教学设计、学生互动等维度的建设性建议,为持续优化“五动融学”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目前,我校已形成具有特色的“五动融学”教学模式,相关教学成果在省级教育期刊上发表,吸引了多所学校前来参观学习,辐射带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升。





推进“五动融学”课堂意义深远。于学生而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于教师而言,推动专业成长,提升教学水平;于学校而言,有助于形成特色教学品牌,提升教育影响力,更为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几十家高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的称号。
2023年高考660分以上6人,超一本线100分以上151人,超一本线50分以上512人,一本总数1183人。8名同学被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世界名校录取,3名同学被南京大学录取,2名同学被浙江大学录取,985、211、双一流高校累计录取156人。
2024年高考学校再创辉煌,683分2人(全省227名),660分以上4人,600分以上175人,一本达线1087人,本科达线2165人,对淮安市“本科贡献率”位居全市所有高中第一,另外有9名同学被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录取。此外,我校132名同学成功入选高校综评名单,700余名学子获得江苏省2024年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几十家高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的称号。
2023年高考660分以上6人,超一本线100分以上151人,超一本线50分以上512人,一本总数1183人。8名同学被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世界名校录取,3名同学被南京大学录取,2名同学被浙江大学录取,985、211、双一流高校累计录取156人。
2024年高考学校再创辉煌,683分2人(全省227名),660分以上4人,600分以上175人,一本达线1087人,本科达线2165人,对淮安市“本科贡献率”位居全市所有高中第一,另外有9名同学被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录取。此外,我校132名同学成功入选高校综评名单,700余名学子获得江苏省2024年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报考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