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育桃李,薪火相传铸辉煌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3 15:49:57
浏览次数:

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江苏省淮安中学,这所矗立在淮楚大地上的教育明珠,已走过百余年光辉历程。她不仅是淮安人民心中的名校,更是无数淮安儿女梦想启航、茁壮成才的摇篮。一代代淮中人从这里走出,投身民族救亡、国家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开历史的长卷,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致敬那些灿若星辰的英才!
岁月流金
一部跨越世纪的教育史诗
江苏省淮安中学的历史,是一部与时代同频、与国家共命运的壮丽史诗。
01滥觞:淮阴书院时期 (1736年始)
清雍正十三年,淮安府知府杨应瑶始创书院,虽未竟,却播下了兴学的种子。乾隆六年(1741),在漕运总督常安推动、盐商程长泰等资助下,淮阴书院正式建成。顾栋高、丁一焘等“当世大贤”先后掌教,引得“徐、扬向学之士自远而至”,盛极一时,成为淮上文风蔚然的象征。
02奠基:丽正书院与淮安府中学堂(1766, 1904)
乾隆三十一年,淮阴书院移址扩建为丽正书院,百余年间培养了包括道光帝“御先生”汪廷珍在内的众多优异之才。光绪三十年(1904),顺应“癸卯学制”改革,淮安府知府汪树堂采纳地方名流建议,于丽正书院旧址创办淮安府中学堂,聘请进士周钧为监督,淮安近代中学教育的序幕由此拉开。

丽正书院全图

丽正书院(东长街)


监督周钧

知府汪树堂
03革新与播迁: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时期 (1912年始)
辛亥鼎革,学堂改制。1912年,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九中学,后历经中央大学区立淮安中学、江苏省立淮安中学等名称。课程设置日趋现代。1939年淮城沦陷,学校被迫解散,校舍被占。抗战胜利后,历经镇江、扬州辗转复校,1947年迁回本部。烽火岁月,张开轩、孙为霆等校长筚路蓝缕,维系文脉。

省立淮安中学校舍全景


省立淮安中学校门

省立淮安中学学生宿舍


省立淮安中学学生活动写真

1934年淮安中学组织学生在龙光阁射击演习

1935年江苏省立淮安中学高一甲全体师生合影

1937年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复校后第三届毕业典礼

张开轩校长赠言

《同学录》
04双脉并行:淮安县立中学时期 (1923, 1942)
除省中外,国民政府于1923年创办淮安县立初级中学,伍天纬任校长。日寇入侵后,迁至乡间坚持办学。与此同时,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在淮安东乡苏嘴街另办淮安县中学,首任县长赵心权兼任校长,张爱萍将军曾到校作报告。两支县中血脉,共同展现了淮安教育的坚韧。

抗日根据地坚持办学(场景复原)

张爱萍将军为我校题词
05熔铸:国立第二中学——抗战烽火中的“中学界西南联大” (1937-1945)
至今仍鲜为人知的是,抗战爆发后,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并未完全沉寂。1937年,省立淮安中学的行政班底和骨干教师,包括校长孙为霆(任国立二中校长)、教导主任黄作舟等,积极参与了国立四川临时中学(后更名国立二中)的筹建与办学。这所汇聚了苏、皖、京等地名校师生的学校,在炮火中弦歌不辍,培养了包括陶诗言、杨立铭、汤定元、张效祥、吴良镛(两院院士)、叶至善、许国璋、李锡铭、刘国光等一大批国之栋梁,被誉为“中学界的西南联大”,为淮安中学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孙为霆校长

国立二中部分师生合影

国立二中校徽


《新闻报》1939年3月9日第10版报道
06汇流: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时期 (1948)
1948年淮安解放,两淮市成立。在市政府推动下,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成立,谭稚成任校长。它如同一条纽带,将原省立淮安中学、淮安县中的师生力量汇聚一堂,为新中国淮安教育事业开启新篇。

1949年淮安县政府聘谭稚成校长
为淮城区各界代表大会代表

两淮市二联中招生简章
07发展与腾飞:淮安县中学至江苏省淮安中学 (1949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历经淮安县初级中学、淮安县中学、淮安市中学等名称,2001年更名为江苏省淮安中学。期间,朱树人校长倡导的“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活动影响深远;陈廷伟校长狠抓三风建设,“跨入淮中门,等于进了大学门”的美誉广为流传。学校先后被评为省首批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省首批四星级学校。2003年,陈进、高尚梅夫妇投资兴学,学校改制并建成现代化新校区,开启发展新纪元。

1980年代早期
淮安县中学大门

1990年代末期淮安市中学大门

1998年淮安中学大门

江苏省淮安中学楚州大道大门

上世纪90年代解放后历任校领导合影

学总理创三好活动


五四辩论赛

成人礼

一二九科技文化艺术节

毕业照

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2025年,学生表演助力淮安马拉松

高一学生军训

秋季田径运动会

高三誓师大会

区外研学

2025年,植树节活动

“光盘送水果”活动

食堂为高三学生送粽子


校园风景

课程实验部学生表演

艺术节小节目比赛

食堂(丽泽堂)

现代化校园设施:录播教室
英才辈出
群星璀璨耀中华
百年淮中,英才辈出,他们是淮中的骄傲,更是国家的栋梁。
1碧血丹心铸丰碑
革命烈士谷大涛、吴乐群、郝渠、何维基、田国雅、尹珩升、丁竹成、董振邦、郭寰中等,用生命谱写了爱国壮歌。

2学界翘楚领风骚
外交家乔冠华,作家汪曾祺,学者季镇淮、叶德均,中科院院士陈鉴远,在各自领域成就斐然。

乔冠华

陈鉴远
国立二中时期培养的院士群星璀璨,如大气物理学家陶诗言,理论物理学家杨立铭,物理学家汤定元,计算机专家张效祥,建筑学家吴良镛,微波与光纤专家黄宏嘉,地质学家盛金章,昆虫学家尹文英,数学家王元,理论物理学家戴元本,大地测量学家宁津生,农田水利学家茆智,以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徐皆苏、鲍亦兴等。
3科技强国展宏图
中科院院士邵峰(生物学家)、王怀民(计算机软件专家),国际知名生物学家傅新元,著名物理学家金山等,勇攀科学高峰。

邵峰


王怀民

傅新元

金山
4政军界精英献赤诚
将军周来强、孙长新,中共高干杨述、叶林、陈冰、张苏军、许云昭、朱克江、黄莉新、费高云等,为国效力。

周来强

孙长新

杨述

叶林
5文体艺苑绽芳华
人民教育家于漪;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作家路翎,美学大师蒋孔阳(国立二中);国家女篮原总教练孙凤武等,各展风采。

于漪

蒋孔阳

许国璋

吴强
薪火赓续
新时代的淮中风采
20世纪90年代部分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优秀学生。

牛鼎彤

1990年
江苏文科状元
魏奇志

94届 居晓林 北京大学

94届 周芬 清华大学

95届 张洪军 北京大学

95届 王展(右)清华大学

97届 徐伟 清华大学
21世纪部分被北大、清华录取的优秀学生。

00届 张曦 北京大学

04届 郑春
清华大学

07届 韩丰
清华大学

09届 王佩坚
清华大学

12届 杨扬
清华大学

15届 王珏雪
北京大学

16届 吕加飞
清华大学

16届 赵雅怡
北京大学

19届 陈亦甫杰
北京大学


1个国一,5个国二!我校6名选手在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总决赛喜获佳绩

国奖4人!我校学子在2024全国中学生物学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

27名学子在全国化学奥赛(江苏赛区)中喜获佳绩,赵瑞同学获省一等奖

我校21名学子在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江苏赛区)中喜获佳绩
“淮安中学是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促进学生自己成长、推进学生自由成长、实现学生自觉成长的地方。”正如国家总督学胡金波同志在母校110年办学成果展示大会上的盛赞,淮安中学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砥砺前行。
如今的江苏省淮安中学,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秉承“立志勤奋求实守纪”的校风,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校训,牢记育人初心,“一切为了人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梦想,让每一位老师都有成就”,向着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省四星级高中阔步迈进!
百年淮中,是一部读不尽的书,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她的故事,由一代代淮中人共同书写;她的辉煌,激励着一代代淮中人接续奋斗。让我们共同祝愿,江苏省淮安中学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也欢迎海内外校友常回家看看,共忆峥嵘岁月,共话美好未来!
互动区
您是哪一届的淮中人?在淮中求学的日子里,哪位老师或哪件事让您至今难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淮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