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淮中

《淮海晚报》整版介绍鲁一民同学:《17岁男孩“帮扶”同窗求学六载》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4-10 10:13:44 浏览次数:

 

  2012年4月10日《淮海晚报》A3版,用近一个版面的篇幅介绍了江苏省淮安中学一部高三(1)班鲁一民同学六年如一日帮助残疾同学的事迹。现转载如下:

 

为了一个自己对自己许下的诺言

17岁男孩“帮扶”同窗求学六载

 

  ■1.75米的个头,其行却顶天立地;90厘米的胸围,其胸却装满阳光;一双稚嫩的手,却托起了同窗大爱……鲁一民,来自淮安中学的一名并不起眼的17岁少年,用6年的坚持,轻描淡写地描绘出了新时代“美德少年”的轮廓。

  大爱之下,总有大悲。事情的另一位主人翁同样是来自淮安中学,名叫小洪(化名)。小洪不幸患有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在鲁一民的“背扶”下,两人一路结伴走过六个春秋。


  六年同窗,已属不易。如今站在高考的十字路口,小洪幸运地通过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鲁一民却有了压力,“说实话,我现在更用功了,就是希望以后也能到南京上学,这样就能更方便照顾他了。”

  暗许一个承诺 只因同学母亲感动的泪

  鲁一民与小洪初次结识,是在淮安区文通中学。六年前,他俩均以优异的成绩在这所当地最好的中学不期而遇,当时两人恰好被安排坐在前后桌。懵懂少年,对一切都充满好奇,鲁一民同样“好奇”小洪的“一瘸一拐”。一次,两人发生了口角,鲁一民便以小洪的腿来开玩笑,结果却引来了雷霆般的“报复”,小洪把鲁一民的文具摔了个粉碎,这一举动着实把鲁一民给镇住了,“真没想到,他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正是这次的缘故,令鲁一民心存歉意。为了补上一份歉意,鲁一民更加关注小洪了,每次上下学都会主动地接近小洪,搀扶其上下楼,而这一“将功补过”之举,也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赞赏。在初一年终班会上,老师特意表扬了鲁一民。当时,小洪的母亲恰好站在门外,感动的泪水不意而落,擦拭间却被鲁一民看到了。“当时我心里也是一阵酸麻,真的很不是滋味。”为了让一位母亲不再难过,鲁一民暗暗对自己许下一份承诺:一定要好好照顾小洪。

  自此之后,鲁一民便义务承担了小洪的跑腿工作,特别是小洪病情恶化后,鲁一民还要经常背着小洪上下楼,“其实这都没什么,只是他比我重一些罢了。”鲁一民憨憨地笑着说。而据记者了解,知悉小洪的情况后,学校也始终把小洪的教室安排在一楼,“但是像计算机课、实验课,还是要上下楼的。”淮安中学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为了一个承诺 上体育课成了稀罕事

  初二时,小洪到南京做了手术,回来后便不能再走路。期间,鲁一民相邀朋友还一起去看过小洪,“记得当天一共去了四个,他心情也很低落。”这也更加坚信了鲁一民兑现自己诺言的决心。一年夏天,鲁一民与小洪有约,出发前却遇滂沱大雨,电闪雷鸣,鲁一民犹豫了:冒雨赶去还是取消约定?回想起小洪低落的表情,鲁一民顾不得其他,顶风冒雨赶了过去,“到了的时候,我看了下表,还好提前了五分钟。”

  据了解,鲁一民自许诺后,除上学外,每逢节假日都会陪小洪聊天、学习、打游戏,“其实他话不多,因此有时去的时候,还要准备一些话题。”鲁一民说,到小洪家玩的伙伴很少,因此他要经常过去陪陪他,帮他解闷,这也引起了鲁一民父母的不解,也会经常以各种理由阻挠,“可能主要是我当时的成绩不怎么样吧,老爸老妈也担心我因此耽误了学习。”

  平时好动的鲁一民,与其他学生一样,最喜欢的课程就是体育课,“其实我平常也比较喜欢运动,打打球什么的,现在每天晚上还在坚持跑步。”但自初中以来的六年间,鲁一民很少去上体育课,原因就是初中一次上体育课时,鲁一民回班级拿足球,发现诺大的教室里,只有小洪一个人面对桌子“自说自画”,这令鲁一民心中一惊。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鲁一民自此也有了体育课常请假的“小毛病”,“其实我就想留下来陪他说说话,不然他真的太孤单了。”

  再许一个承诺 “我也要到南京上大学”

  “我帮他,其实他也给了我很多帮助。”鲁一民说,记得初二时,我的成绩比较差,一般排在全年级1800多名同学中的1000名左右,但小洪的成绩一直都是前几名。“在分班前的三个月,我意识到,我们可能要分开了。”这也意味着他的诺言今后将不再延续。为此,鲁一民收敛了贪玩的性格,开始迎头赶上,“记得当时学到深夜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实这都是他给了我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鲁一民如愿跟上了小洪的节拍,一起走进了淮安中学,而且都被分在了最好的班级里。在三年的高中生涯中,鲁一民一如既往地照顾着小洪,小洪及其家人也十分关心着鲁一民的未来。

  就在此前的南京大学自主招生中,小洪如愿通过。据了解,只要高考达到一本分数线,小洪进入南大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这对于年级前几名的小洪来说,恐怕也不是障碍,但这对鲁一民来说,却仍是一个挑战。鲁一民告诉记者,此前他对这些事情并不上心,也没有填报,后来东南大学自主招生开始后,还是小洪的父亲三番五次提醒,他才报了名,“这事其实都是他父亲忙前忙后,帮我打点的,说真的我也非常感激他们一家人。”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鲁一民“距离南京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不管怎么样,我的目标在南京,因为他(小洪)也在南京,所以我要更加努力。”鲁一民告诉记者,小洪“考入”南京大学后,自己明显感到了压力,现在也更加努力了,目前基本能进入前15名左右。

  南京在向鲁一民招手,因为那里有他的六年同窗挚友在等他。

  晚报记者 卜英宝

  通讯员 谈天 朱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