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几点实践体会
作者:费新慧 发布时间:2016-09-08 10:47:00
浏览次数:
摘要:课改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 课堂形式 问题 高中数学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把教材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平等交流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作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采用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 二、课堂形式的改变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法”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转变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为学生的管理者和技术“顾问”的教学过程,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指导者只是比学习者基础稍好一些,现在让他自己做小老师去教别人,他就会想如何才能教好同伴,这样给指导者技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在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创造了机会,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在指导同伴练习时看到同伴的成功也会激发自己在练习中更努力更加完善地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合作”的方法其实是通过教来促进学的过程,学生不仅自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指导他人进行学习,使学生可以从中更深刻地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和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对优生的培养。 如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切一节时,引导学生讨论。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回忆有关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