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习小组建设

浅谈高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9-10 10:39:00 浏览次数:
一、高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实质性把握,合作频率过多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会知识的产生与理解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广泛参与,往往一有问题就让学生合作讨论,忽视了该问题是否适合小组讨论,也不对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甄别。这种现象就导致了这样的问题:由于没有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而进行同样的问题讨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习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容易感到厌倦;问题没有太多知识含量,过多地对此类问题进行讨论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浪费教学时间。
2、学生缺乏独立且充足的思考时间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出现问题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缺乏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引导,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在这种小组合作讨论中,学生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难以形成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这样的合作讨论中学生很难对自我观点进行修正,学生的固有观念依然印象深刻。同样,这样的过程也无异于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有悖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组织的过程有流于形式之嫌。
3、定位不明晰
在高中生物教育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应处在核心地位,承担主要职责,而教师主要发挥引导职能。可是在现实操作中,学生却处在了从属位置,其主体性往往受到忽视,学生的思考、发言的机会常常被剥夺。有些教师在小组合作中不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认为只要组织起来便完成了任务,在学校小组合作讨论中迭择放任或者半放任的态度,没有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这样一来,小组合作的质量大大降低,合作讨论中的有益资源也白白浪费了。 
二、高中生物小组合作的策略
1、建立恰当的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在组织小组建立时,可以考虑学生的学生状况、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不同因素,组成学习能力相当又具有互补性的小组,人数保持在四到五人的范围。同时由于小组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大体相当,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合作与竞争。在分组时可以采取优势互补原则,确保每一名小组成员都能为小组作出一份贡献。笔者提出了这样的想法:生物老师与班主任共同协商,选出八九名有一定组织能力,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让其自主选择其他同学进行小组组建。其后根据学生状况和成绩进行小组成员的调整,使不同小组内成员学习成绩基本相当。最后,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创建适合不同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境, 培养小组内成员的学习交流能力。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
2、给与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且形成自已的见解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教师给出问题之后立即或只有两三分钟的思考时间,便开展问题讨论,学生难以形成清晰的想法,随之展开的讨论也不会充足。教师可以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专题讲解,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与学习,这样给与学生的思考时间就比较充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也会有显著改善。此外,教师可以在备课中预设问题讨论, 在课后布置思考问题, 再上课时组织小组问题讨论,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又节约了课堂时间,大大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3、评价奖励方式多样化
目前,有一些教师只重视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与讨论过程,最后进行总结评价时为了节省时间便草草了事,没有重视评价的作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科学、多样的评价,是这种学习方式成功的动力源泉。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要掌握好四个结合:第一,奖励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评价,予以激励,同时对错误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进行纠正,并对学生予以安慰和鼓励;第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对过程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对下次讨论形成正面引导,对结果进行评价给与学生正确答案;第三,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明白个人价值,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增加集体荣誉感;第四,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以提高小组内与小组间的互动性,有助于激发合作竞争意识。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潮流,必须要顺应时代改变固有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正确组织、积极引导,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正确评价,不断发现和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真正发挥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