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习小组建设

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小组建设

作者:王晶 发布时间:2015-12-18 10:50:00 浏览次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谈论着新课改。但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新课改下的课堂是如何的等等。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而新课程改革下课堂的小组建设,本人觉得也是值得深究的一个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建设非常重要。小组建设搞得好,课堂就会既轻松效率也高。那么,如何搞好小组建设呢?我把小组建设分成几个环节。
一、优化组合,发挥所长 
  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强调人际交往对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让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的学习方式。如果任由小组成员自由发挥,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就不能从合作中得到任何提高。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在成立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分工,发挥他们的特长。如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每组4~6人为宜,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进行汇报。这样组织,教师就不用担心谁在小组里无事可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有了一定时间后,学生互换角色,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二、团结合作,提高技能 
  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善于汲取他人的长处,集思广益,最终形成小组的意见,达到合作的效果。这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因此,教师可事先规定: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先独立思考,按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学生往往都争先恐后,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时教师要发挥组长的作用,由组长安排,让学生逐一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接着,让学生讨论,记录员做好记录并进行整理;最后,汇报员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
三、把握机会,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是教师的职责。应用合作学习,学生之间能优势互补。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是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时,有些学习内容,学生独立思考受到限制,单独探索有一定的困难,个人操作难以完成。这种情况,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正确把握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四、科学评价,激发热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会出现一些预设以外的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案,鼓励、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看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高涨,思维是否活跃,是否认真讨论,是否有融洽的学习氛围,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等。教师在巡回检查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如某个小组在活动中表现比较好,合作学习顺利,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当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出现问题或者进行得不顺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当少数学生参与不够积极,合作不够友好,或者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的观点不一样的同学就与别人争吵等情况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耐心指导,教学生如何与别人沟通。 
  科学评价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以鼓励学生为主,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给予肯定。对合作学习,我们所追求的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小组团体合作学习成功了,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教师的科学评价就是要保持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五、正确引导,合作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给了学生比较开阔的思维空间,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交流、倾听、思考等综合能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对各小组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尽收眼底,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次,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小组讨论的重点按照预设的思路、主题展开,而不是让学生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无关的小事上。再次,当学生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分析原因,耐心引导,调整学生的思路。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思维发生碰撞。只有经过讨论、交流、比较,才能得出真理。这样的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让学生受益匪浅。 
 总之,新课程改革中小组建设非常重要,只有让小组中的孩子每个都能听,都能说,都能动起手来,那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