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习小组建设

简谈建立合作小组的意义

作者:于莹 发布时间:2015-07-20 13:31:00 浏览次数: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和学生对合作学习小组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合作学习小组的出现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一次伟大的社会进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关注、关心、指导、帮助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发展。
       学习小组的意义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看,小组这种组织形式确实是早已存在的。一个班一般都分为几个小组。在最传统、最落后的课堂上,都能看到小组的活动:小组讨论、小组值日等。因此,当人们看到新课改出现了合作学习小组的时候,可能不以为然,没有感觉到小组有什么了不起。现代学校出现一百多年来,班是基本的学习组织、基本的学习单位。几乎没有人对班的存在产生过质疑,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班是维系上课听讲、下课做题的传授式教育的制度保障。我们都是从小学的班、中学的班、大学的班走过来的。班有着浓厚的工业文明色彩:讲规模,讲统一,讲效率。班的基本要求是统一:统一的年龄,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地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标准。要满足这么多的统一,唯一的办法就是教师统一讲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若班依然是基本的学习单位,满堂灌就会持续地存在下去。
    构成课改课堂新模式的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学习小组。
    首先,以小组为中心的小组围坐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全班排坐。从座位形式看,学习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个体的学生,也不是班这样的群体,而是学习小组。在个体和班之间,出现了新的组织建制。小组围坐用强制的形式保障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其次,学习秩序出现了所谓的“颠倒”现象:不是先教后学,而是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在先,教师讲授在后。自主学习是由小组组织、在小组发生的。小组的组织作用、氛围作用、激励作用、帮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小组建制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传统模式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所以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机制保障。
   再次,“学时”取代“课时”。“课时”概念是传统讲授式教学的产物。它关注、强调的是实施、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时间,是课堂上主要用于教师讲授的时间。“课时’一词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歧视:只有用于教师讲授的时间才值得准确测算、规定、重视、管理。学生学习的时间远不像课堂听讲那样重要,因而无需测算、规定。学时指学生在完成特定学习内容时所用的全部时间,包括课堂前后的自学、小组学习、课堂上的其他学习。而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正是学习小组。
    最后,展示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敢于把相当比例的课堂时间交由学生展示,确实是需要勇气的。展示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影响展示效果的主要因素也是小组。
    那么,学习小组在何种意义上体现了社会进步呢?
    第一,自治精神的培养。自治精神的核心是自我负责、自我治理、自我担当。遗憾的是,目前学校、家长的许多想法、做法与此使命背道而驰。社会上盛行的种种现象,诸如要么顺从,要么冷漠,要么对抗,要么抱怨,都与自治精神缺失有关,都与学校、家庭的管理过剩一脉相承。小组的出现为教育带来希望,为新型社会的建设带来希望。自主、探究、合作是新课改的核心。以自主为首,有自主才有探究,才有合作。自主是一种权利,指学生所应有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权利,学生参与制定与自己相关的规则的权利,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做出决策的权利。还权利于学生的过程,也就是给责任于学生的过程。没有权利,就无从谈责任。当教师、家长抱怨孩子没有责任感的时候,请先扪心自问:还孩子权利了吗?自治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然而,这种能力一旦写进教材,一旦成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就只能培养学生考场答题的技能,而不是自治能力。培养自治能力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学生自治,而学习小组是成本最低、操作最易、效果最好的途径:让学生去选举,让学生去制订学习方案,让学生去组织活动,让学生去自我评价。我们期望,让学生把这种精神和能力带进未来的社会中去。
    第二,团队精神的培养。传统模式下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个体的自学,一是班内的群体学习。前者无从谈团队精神,后者以安静地听课、安静地做题为主,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合作,因而很难培养团队精神。小组学习之于团队精神,其意义在于:其一,建立一种意识和能力,构建自己的组织,确立自己的任务、目标。其二,组织好、管理好我们的组织。在组织中学会提出想法,学会说服团队成员,学会影响他人,学会在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使用票决机制,等等。其三,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帮扶,珍爱团队荣誉。其四,学会退让,学会放弃,学会服从。当自己的观点、想法正确时,学会做领袖;否则,学会做配角。团队精神首先是一种担当意识、领导意识、创新意识,其次才是合作意识、退让意识、服从意识。我们对学生的期望是:不仅愿意服从某个集体,而且能创建一个集体、领导一个集体、改造一个集体。如果没有后者,我们所培养的,要么是奴才,要么是主子,还可能是麻烦制造者,唯独没有具备独立人格的人。
    第三,归属感的培养。山西泽州一中的李海勇校长有许多令人非常欣赏的名言,比如“旧课堂是火车,新课堂是动车”。他说,过去常有性格孤独、精神抑郁的学生,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倾向;现在情况大有好转,学生的精神状态变了。表面上看,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有人关照、有人指导、有人呵护,实际上,在精神、情感深处,学生是非常孤独无助的。
   小组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在新模式下,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小组中度过的。小组的存在为小组成员带来了追求和体验集体荣誉的机会,使小组成员在精神和情感上有某种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有人分享,挫折有人分担,走进小组,犹如走进了自己的家。学习小组完全可能由校内学习延伸到校外学习,甚至是毕业以后的学习。
    第四,学习小组的出现可能给学校管理带来挑战。
    教师应成为导师。小组导师有别于班主任,也不同于大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小组导师有些像正在出现的全职医生,全程、全方位指导小组学生的学习。导师在小组的组织管理、小组学习计划的制定、小组户外学习的安全、小组班外(校外)顾问的聘请、小组学习方式的形成、小组成员的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将会履行自己的职责。
   随着学习小组的出现,学校将逐渐建立一套支持小组活动与发展的系统。
   班建制的学校常给人带来两种联想:一是工厂的生产流水线——标准化、效率化;二是军营管理——绝对服从、绝对整齐。请我们的校长、老师们考虑: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吗?这符合生命成长规律吗?这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吗?人是有生命的存在。我们站在碧波荡漾的湖边,站在春色满园的田间,漫步于生机勃勃的林荫道,有生命的植物、动物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我们所期望的学校是生产产品,还是保障生命的成长?
    支持小组活动与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原有的主要针对个体学生和班集体的评价体系不适应、不支持小组活动与发展的需要,应该有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优秀小组长、优秀小组、小组优秀学习项目等等。较为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评价是关于小组团队性学习成绩的评价。我们鼓励小组合作做事、合作探究、合作展示,就必须建立尊重合作、鼓励合作的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