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习小组建设

学习小组组建初探

作者:杨如荣 发布时间:2015-07-21 12:35:00 浏览次数: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因其在改善课堂的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主流,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改变学习方式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合作学习真正取得实效,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个人认为在开始小组组建之前,以下方面需要考虑:
一、小组类别 
两种形式并存:学习小组和行政小组。学习小组主要是以学科学习为主的管理评价团队,行政小组是班级的日常与学习的管理评价团队。
二、小组规模 
研究与实践均表明,两两成对的“四人小组”为最佳,最多以“六人小组”为宜。
三、小组划分
1、划分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保证了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和互补,为组员之间的互助合作提供较大的可能;而组间同质为组际之间在同一起点和同一水平上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划分方法:①依据学习成绩,进行均衡组合,初建学习小组,并从高到低依次编号(每组同一层次学生的代码相同)。②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及班长、学委、科代表)一起,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学科优势(尤数学、英语)等进行组间的个别平行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组合。建议:①尽量不允许学生之间进行自由选择。②每个学期重建一次;当然,重组之前,应引导学生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四、小组分工 
给予每个成员扮演不同角色、担当相关责任的机会,力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能力较强的可身兼数职,能力较弱的也必须担任一职,使每个学生体验到个人的价值,发挥自己的长处。但教师一刻也不能松懈关注(≠监视)学生、帮助(≠包办)学生,这是由他们成长的不成熟所决定的。需要注意的是,如下提到的各项职务的设置可根据班级实际需要或增或减。
1、确定小组组长。先期,可由教师指定临时的代组长;以后,教师可公布组长候选人的标准,采用自荐和竞选(以“假如我是组长”为题演说)的方式,让有意向做组长的同学担任(组长未必是组内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学生:成绩好,组织、协调、表达、洞察等能力强、威信高、负责任、乐助人),既为小组的领袖人物,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然后,根据组长和组员的双向选择再作微调(同号流动;潜能生宜编入对他们持中间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小组;若无接受的,要表决心),缩短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根据小组人数的多少,可增设副组长(可由组长找搭档)】 
2、选置学科组长。由学生个人申请或班主任、科任教师挑选。 
3、设立常规组长。如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礼仪组长、宣传组长、生活组长等。
4、分配课堂职务。如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初期选派、中期轮换、后期取消)、计时员、控噪员等。
5、安排行政小组。每周可指定一个值勤小组,从纪律、文明到学习、卫生对每个小组进行全面管理,事无巨细,全权负责。 
无论是哪一种分工设置,各分工组长都要职责明确。各小组将每日情况进行汇总,并将结果在班内公示栏进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