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建设的体会
作者:王慧萍 发布时间:2015-07-11 12:30:00
浏览次数:
小组合作学习,在我校已经推广多年,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能力,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
一、小组的划分
划分的小组,不仅人数要差不多,最关键的是小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也要差不多。否则,会出现成绩较好的小组不屑于参与竞争,而成绩较差的组不愿参与竞争。甚至还会引起部分成绩较差学生的不满。所以,公平的划分小组很关键。
二、小组长的选拔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灵魂人物,不仅要调动全体成员竞争的积极性,还要协调各个小组
成员之间的关系,分配小组任务。所以,小组长要满足这样的条件:成绩优秀;有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与同学相处融洽;组织和协调能力较强。
同时还要明确小组长的责任:一是团结关心组员,管理小组同学的课堂纪律。二是协助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任务,组织小组同学有序的进行展示。三是协助老师督促同学预习,检查同学作业,分发试卷等。三是调动每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学习较困难的同学。
三、小组的奖惩措施
明确评价原则:首先是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依
据。每次测验结束后,要计算小组得分,以便对得分高的小组进行奖励。这样做有利于激励学生用最大的努力去进步。其次是评价的及时性,及时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与促进作用。当堂反馈当堂完成,当堂展示,当堂评价。
奖励策略:奖励是激励学生参与小组竞争的关键。奖励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口头表扬、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也可以有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时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让学生尽可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小组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惩罚策略:只有奖励,没有惩罚,有些没有希望得到奖励的小组,就会主动退出竞争,消极对待小组的合作学习,那么小组的建立就形同虚设。所以,惩罚也必不可少。可以口头批评、表演节目,也可以打扫卫生。
以上就是我对课堂教学上的一点体会,一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