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习小组建设

关于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作者:靖国亮 发布时间:2016-09-14 17:17:56 浏览次数:
        语文课堂改革不断深入,推广小组合作学习势在必行。它可以发挥集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满堂灌”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现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不过,有不少语文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过于偏重形式,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一、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教学进入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往往三五个学生围成一桌,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教得兴奋,学生学得有趣,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似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缺乏实质性,合作效率不高。有的老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当形式,走过场,大多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学习。这就出现这样的现象,即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一言不发,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有的小组成员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特别是学困生由于还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面前往往没有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而学优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往往不顾学困生是否已经明白就结束学习,从而达不到特定的学习目标。
        2、学生缺乏合作技巧,合作学习其实并不合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常发现学生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的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合作。如:因为发言者的表达逻辑不是很严密,有个别组员对他说:“得了吧,你自己都讲不清楚,要我们听些什么呢?”这样的行为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我们可想而知,假如学生这样说:“你刚才的思路很好,讲得很有道理,只是说得太快了,我不太清楚,你能不能再讲一遍呢?”结果会是另外一种情况。还有一些同学在发言的时候其他同学根本就没有听,这会让他觉得很没面子,有的同学说当我指出别的同学的错误观点时,他不接受……,言语的表达不当会伤害组员间彼此的感情,进而使得一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兴趣。
        3、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只是由过去的“满堂灌”主体变为现在的纯粹旁观者。新课改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一些老师在布置完任务后就任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而在这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回答,老师都只是站在旁边观看,亦或无所事事的站在讲台上等着评判学生的讨论结果等。教师没有介入观察和指导学生的讨论活动,不能给与及时、适度的点拨,没能真正发挥老师作为管理者、引导者的作用,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甚小,很难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4、教师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评价单一、片面。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常看到,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用的往往是对目标结果的评价,即对小组的汇报仅仅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如“你说得真好!”、“你这里错了,应该……”。这样的评价会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评价主体单一。忽略了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的评价,老师是唯一的评价者;二是错误的把对小组团队的评价混同于对个体的评价,忽略了个体的意见;三是评价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评价以及在此过程中对个体的激励。
 
二、解决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1、建立有序的合作机制,明确职责,营造和谐氛围,提高小组合作效率。根据系统优化理论,只有当各部分以合理的形式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能得以最大发挥。所以每一学习小组首先必须统一合作机制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在小组内应做好具体的分工,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发言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成员有序地开展活动,教师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其次要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各小组成员在交流中获得认知,收获成功。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和指导。引导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技巧,增强团队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技巧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收到成效的关键。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技巧既非与生俱来的,也并非在团体之中就会自然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合作学习的技巧”当成合作学习经验的一部分教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引导:首先,教师得设法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养成学生良好的倾听行为。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且尽可能的做好笔记,尊重别人的发言;其次是在每一次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应明确一项交流技巧,即先准备后发言的习惯,把它融入合作学习与生活当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肢体语言来强化自己的口语效果;再次是对学生小组合作技巧的指导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除了课堂环节需要合作之外,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树立起人生需要合作的理念,如学校学习需要合作,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同样需要合作,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去自觉地运用合作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
        3、教师要准确定位,融入合作学习中,师生共克难关。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可置疑的。但要想取得高效的教学成果,教师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合理引导,积极调控,承担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分解并布置好学习任务,同时在课中要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对各个小组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做出适当的调控。并给予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只有做到师生同舟共济了,教海航行才能乘风破浪,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4、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模式,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与时俱进,实施发展性的评价。第一、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形式有三种:学生自评、他评、小组互评。主要是评价自己和同伴对团体做出的贡献,并反思合作过程的得与失。在这一过程中不求人人正确、但要人人参与,使得人人进步;第二、要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外,还应对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及小组成员的参与度等进行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进行充分的肯定;第三、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避免俗套化,评价时要因人而异、因事而生,发之内心,动之以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发掘其更多的潜能。    
        高效、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能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达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目标,但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合作学习的效益,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