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改动态

推荐一堂“生活即语文”的好课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2-09 10:59:36 浏览次数:

  两天前,朱平老师给我打电话,说要发一篇他和学生们一起写的文章。我以为反正是发给《新淮中》报用的,恰好这两天比较忙,没有及时打开。今天认真阅读了这篇文章,不禁欣喜万分,仿佛这一堂语文课生动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语文一向被认为是非常难教的课程,大概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即使没有教好、考好,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似乎也都没有多大的罪过,法不责众嘛。为什么语文难教难学,我始终认为是评价标准的问题。
  究竟什么叫做语文好,基本上是两大类观点,一是考试拿高分,二是能说会道能写。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前者侧重考试能力,会则侧重实际应用能力。问题是,对于语文能力怎么考核,也是众说纷纭,有强调双基,有强调应用,偏激者甚至主张语文考试,回归科举时代的做法,就考一篇作文。都有道理。
  我常常想,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以前大纲里面讲,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我认为是言简意赅的道出了语文课的真谛。上海有一本杂志叫《语文学习》,早在许多年以前,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相等”,实际上就是“大语文”的概念,语文课正应当贯彻这样的理念。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贯彻这样理念的课堂是不多的,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苦不堪言,语文课变成了鸡肋,真正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再说考试吧,以学生的阅历非要学出余秋雨式的哲理文章,真是让人不解,于是小小年纪也要装出深沉来,写出的东西也就难免空洞而无物了。编《新淮中》副刊,我就拜读过一位同学“抚长剑而长吟”的句子,真是佩服现在的学生,就连短短的匕首都属于管制刀具之列,不知道他如何佩得“长剑”而吟。校园里浮糜文风之盛可见一斑!
  说了一大通废话,还是回到朱平老师的课吧。大家读完后,估计都会认为这样的课没有遵守集体备课所制定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要是被正统的领导看到,搞不好朱平老师还要吃批评的。但我要为朱平老师的课叫好,理由有三:
  充分体现了教法的灵活性。叶圣老曾说过,教材不过是例子。既然是例子,只要是能够实现教学目的的材料大可尽情取用,只是好的是正面的例子、不好的就是反面的例子的而已。学生时代要阅读经典作品,但也不能拘泥于经典;同理,教师要充分应用好教材,但绝不能拘泥于教材。朱平老师这节课使用的教材不是具体的文章,而是一则新闻,一则图文并茂、音画兼具的新闻,以此为媒,在感佩英雄事迹的同时,进行诗歌写作的训练,实在是两相得宜。
  体现了教者的语文功底。老实说,现在语文老师敢写下水作文的并不多,表现在语文教改方面,由于教者没有了底气,当然也很难想象能够迈出大步。有人也许会说,游泳教练还不一定会游泳呢,那是过去的笑话,如果将其作为我们语文教师不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借口,那真正是极其荒唐了。语文教师不敢写下水文、示范文,跟数理化老师不会做题目,我不知道存在什么差别。
  实现了教学双方的共鸣。毋庸讳言,尽管时下进行的新课改要求教者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但是许多语文课仍然没有走出教者一言堂的困局。一个巴掌拍不响,失去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变成了教师的单弹独奏,哪还有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可言。
  其实,我是一向反对把语文课当成政治课来上的。我国的语文教学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异化现象非常突出,若干年以后也许可以称之为“历史的局限性”,其实那是语文课的越位,语文课的根本仍然应当是“让学生正确的斫夂驮擞米婀挠镅晕淖帧薄V炱嚼鲜φ馓每稳肥岛芎玫匕亚楦薪逃⒓壑倒劢逃⒏锩⑿壑饕褰逃群陀镂慕萄в谢慕岷狭似鹄础N颐强床怀銎渲兴到痰暮奂#嬲恰八娣缜比胍梗笪锵肝奚绷耍�
  有机会真想去听听朱平老师的语文课。
  

一杯薄薄的思念
 
         ——祭一个伟大的灵魂

朱   平


  婺江桥上的纵身一跃,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弦,为了挽回轻生女孩的生命,他却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的生命。他在与妻子、女儿相聚不足26小时里,却永远的离开了她们,离开了他热爱的部队,离开了他留恋的人间……

跳水•救人•感动

  一个人用他自己的壮举感动着一座城,化成一座精神的丰碑,永远驻留在人们的心中。看到英雄孟祥斌跳水勇救轻生女子的新闻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关注着英雄的相关报道。
  12月6日的语文课上,我放弃本来准备探讨的课文,把这则新闻告诉学生,并且在课堂上播放了从网上下载的浙江卫视关于孟祥斌的新闻报道。伴随网友演唱的《这一次》抑郁而悲壮的歌曲:“这一次你纵身一跃,滔滔婺江见证壮烈。这一次你奋力的托举,托起生的希望震撼人间……”
  于是,整个课堂气氛都开始悲伤起来,很多学生都哭了起来。我语调低沉的对学生说:“我们有必要为英雄写点什么,为英雄的壮举祭上一杯薄薄的思念……”

菊花•烛光•泪珠

  那是一个凄凉而又明亮的夜晚,许多听了他事迹的市民都纷纷来到桥上,他们手举蜡烛,为英雄守灵,烛光照亮每个人的脸庞,每个人的脸庞都闪着晶莹的泪珠,他们在心里祈祷:英雄,走好!
                                                      ——蔡梦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尔如是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如是说。
  生命稍纵即逝,一个是对生命痛苦的绝望,一个是对生命热诚的呼唤,然而孟祥斌却没有丝毫犹豫,径直跳进冰冷的婺江,托起重生的希望。纵身一跃的姿势将历史定格,他为中国铸就了军魂,金华的山水将他铭记。
  菊烛泪      时尹
  婺江桥头,人影簇簇,冰凉的泪水洒满天堂路,英雄你触到了吗?
  婺江桥头,菊花丛丛,幽幽的清香飘向天堂路,英雄你闻到了吗?
  婺江桥头,烛光点点,闪闪的灵光照亮天堂路,英雄你看到了吗?
  泪临婺江     吴天罡
  秋意寒,婺江边,烛光照满天,晚风拂江雾尘哀,行人深夜驻江畔。
  城南桥,纵身跃,真情化苍穹,英雄壮举留人间,泪临婺江祭军魂。
  婺江畔,秋意阑珊,淡菊雅洁,夜色黯然。星星点点,千万支蜡烛为你照亮前行的征途。城南桥,人潮涌动,千万声祝福为你打开天堂的大门。

离别•思念•重生

  听!刺骨的寒风在召唤,冰冷的江水在召唤,泪水纵横的路人在召唤。
  你那如花的生命竟悄然谢下,仅留一阵余香。
  也许不久,你将重生,因为你用生命的余香感动了整座城!    ——支晶

  物欲繁华的世界,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心灵的世界一片荒芜,也许生活中我们缺少太多的感动。孟祥斌的离去恰恰给了我们一个静思的机会,生命价值的崇高让我们肃然起敬。一切的卑微、渺小、猥琐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一个伟大的灵魂正躺在另一个世界,呼唤着人间的真情。
  网友和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奔走着,他们陆续的发贴,守灵,募捐,送别,告慰一个飞翔于天堂的灵魂,一个人和一座城的故事在全国各地迅速传开。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愁苦着,现在的学生心中缺少真情的涌动,然而看着这一段一段的文字,我却改变了事先的看法。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读着他们写下的文字,感动着……

  你走了
  周洪珑

  你走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夜晚烛光伴你前行,黎明菊花为你送行
  你走了,却换回一个新的希望
  死亡不是遗弃,爱永远存在
  你走了,却唤起人们心中的爱
  真情的泪水,朴实的留言
  融入婺江流向前方
  你的手是为了帮助别人
  你的心是为了关爱别人
  你的存在是为了别人而活
  你走了,却在婺江边矗立一座丰碑
  碑上镌刻着一个永恒的生命,孟祥斌


  婺江别
  孙长春

  江水寒  人已去
  纵身一跃 
  撼动整座城
  月光淡  烛光满
  彻夜难眠 
  恸哭缅英魂
  菊花残  泪满面
  韶光年华却已逝
  婺江别  祭军魂

  
  祭上一杯薄薄的思念,给远在天国一个伟大的灵魂,虽然天上人间各分散,但古老的通济为你呜咽,金华的山水把你铭记。英雄就在身边,英雄并不遥远,孟祥斌,你用军人的脊梁挺起一座丰碑,一座永恒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