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改动态

探索“因教而学”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葛金雷)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0-31 08:11:54 浏览次数:

  一、前言
  “因教而学”是我国教育界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较新的教学理论,为解决“因材施教”与班级授课制的矛盾,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以配合教师教学方法的实施,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笔者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特点,运用“因教而学”模式,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两种教学模式比较

  三、在课堂教学中的咛逵τ�
  (一)致亲爱的同学一封信。本学期,我任高一(3)、(4)、(16)班的体育与健康课,针对高一新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朦胧认识,扭转体育与健康就是玩课的片面认识,我利用第一节室内课的时间,给新生宣读了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一封信。“高中阶段,为了奠定明天成功的基石,你需要获取大量的给养。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知识海洋中劈波斩浪时你更需要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在这三年中,你的生理和心理也将进行着从青涩到成熟的巨变。”公布教学内容,让学生热爱体育与健康,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因教而学,塑造、展现一个健康的自我。
  (二)精讲多练、把课堂还给学生。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往往是我嘴讲干了,学生腿站酸了,眼巴巴的看着器械不能练习,效果可想而知。采用“因教而学”教学模式,往往准备活动就是衔接主教材的辅助练习。提出目标,让学生自己分组练习,如学习技巧前翻中准备活动可采用仰卧两头起、葡萄前进;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中准备活动可采用每人一球运球,两人一球传接球的练习,这样既直接导入,学生又感兴趣。体育与健康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所以,每一节课更多的应该管住老师的嘴、放开学生的腿、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建构和谐育人环境。传统班级授课制往往注重的是老师一节课下来的总结性评价,采用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练习情况的一种判断,它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练习行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能够评价同伴参与体育锻炼的反馈信息,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互评应该说更能发现问题,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因为有些动作练习者是在身体失重、失衡,改变空间、时间的知觉下完成的;通过互评,使其从活动实践中逐步认识动作技术结构和要领,逐渐掌握其规律,使学习过程成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中,我往往针对一些学生的滑稽(错误)动作,在提前告知没有恶意取笑的情况下,进行夸张性的示范、往往博来同学大笑的场景,让同学们在欢笑声中领悟动作的要领,通过自评、互评、合作,老师夸张性肢体语言以及师生同练建构和谐的育人环境。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本学期,我把每班每周两节体育课根据室外上课的班级数情况作出调整。室外班级数少,上老师的教授课,主要是大纲规定的内容。室外班级多数,上学生的自选课,主要是根据兴趣小组进行练习。这种上课方式在目前我校体育与健康课还没有实行分项目、分性别、跨年级的组织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阴雨天室内课上,我往往向学生分析学习方式、方法和生活方式中的误区,如1、由于国情所限,学校应试教育在短期内还将继续进行,导致学生学习时间过长;2、进入寒冷冬季,由于睡眠不足,相当部分学生不吃早餐,直接影响生长发育;3、部分学生不注意个人卫生、公共卫生、睡眠卫生、口腔卫生、用眼卫生等,导致个人生活质量不高等等。通过讲授,老师能够让学生明白健康教育的意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培养未来人在生理、心理上都能健康成长,以强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小结
  1、“因教而学”,理论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2、“因教而学”,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班级授课与因材施教的矛盾,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3、“因教而学”,理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适用于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点评] 葛金雷老师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对“因教而学”的教学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是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个典型案例。无论是致学生的一封信、还是放手多练,无论是评价方式还是学习习惯,都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了教师在调动、引导学生过程中的教学智慧,这些措施确实能有效地解决班级授课制与因材施教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