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教科室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教科室学期工作巡礼

作者:刘学廷 发布时间:2024-06-29 07:46:01 浏览次数:
    本学期,我校教科室以“科研兴校”“科研增效”办学思想为指针,围绕学校提出的“学生多些疑问入课堂,教师多元评价助成长”指导思想,重点在“践行五育并举、培养好老师好导师、深化五动融学课堂、构建学生互助小组、鼓励全员研题命题”等方面,创新思路、精心谋划、扎实推进、注重实效,为推动我校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创建“书香校园”,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以命题研究促进课堂效益提升
 
  2月份,学校命题研究中心制定工作计划,将“服务高三、助力高考”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并制定本学期工作行事历。
 



 
  3月初,校命题研究中心召开工作例会,会议总结了上学期的命题研究中心工作,并对本学期的命题研究中心重点工作作具体布置,并要求全体成员加强学习、主动思考、认真研究、团结合作、创新方法,确保按时完成命题研究中心工作,让命题研究工作再创新佳绩,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4月份,命题研究中心为高一、高二年级命制期中模拟试卷,并根据期中考试结果,完成高一、高二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5月份,命题研究中心为高三各学科制定“双向细目表”,并命制多份高考预测卷,提高练习质量。
 



 
  本学期,为全校老师购买《2024高考蓝皮书》,为高三全体选修学科老师购买《江苏高考典型试题分析2023》,各备课组制定研题计划,加大对高考试题和最新模拟试题的研究,特别是九省联考带来的命题导向,并出版《研题月刊》,展示优秀研题成果。
 















 
  二、以专项研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3月份,在信息中心计算机房开展青年教师学科思维导图制作培训活动,集团教育研究院杨春宏院长为全体青年教师研修班学员,就思维导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方面做培训,并利用电脑软件进行思维导图制作演示,每个学员结合自己的学科实际制作思维导图。
 

 
 
  4月份,淮安市广教研观摩课在我校举行,由省苏州中学、海安中学、海门中学、锡山中学、淮阴中学等中学名师与我校老师同题异构,要求研修班每位学员调整课务,参与听课学习,并参考课堂观摩、结合我校五动融学课堂理念,每人设计一份任务单导学案参与评比。
  



 
  5月份,在淮安区古末口遗址博物馆举办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沙龙活动。区教育学会副会长王国云,校党委书记、校长于敏,校工会主席兼教科室主任胡鹤毅等出席活动。沙龙主要内容有:总结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研修班成员参加的活动与比赛成果;校新秀杯一等奖获得者唐静、姜霁娜老师分享了作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研修心得;朱治宇老师分享了“教海探航”论文写作思路;王国云会长以“破解教育论文写作的3W代码”为主题做论文写作讲座;胡鹤毅主席鼓励教师将日常教育教学经验提升为理论,最终一定会“吹尽狂沙始到金”;于敏校长希望青年教师多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能力,要能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6月份,组织研习班学员认真学习《江苏省淮安中学教科研校本研修教材》中“论文写作研究”章节相关内容,要求每位学员上交一篇论文,并积极参加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第36届“教海探航”论文竞赛。
 
  三、以课题研究促进教育改革创新
 
  3月份,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对1-3月份教科研成果奖进行评审。2024年1-3月,全校共申报育苗奖57项,共发放奖金15500元;优课优案奖61项,共发放奖金18600元;论文发表奖4项,共发放奖金2400元;论文获奖13项,共发放奖金2600元。通过教科研成果奖评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月份,省教科院拟面向全省征集教育重点领域改革实践研究的典型案例,并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荐的典型案例进行遴选,优秀的案例将以《智库专报》《成果要报》的方式报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作决策参考,还将批送到《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社刊发。我校申报的案例是《命题研究撬动课堂变革:学校命题研究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实施背景、具体做法、实施成效等方面详细介绍我校命题研究中心近4年的做法和成果。
 



 
  4月份,在校史馆一楼报告厅召开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级部教科研分管主任、课题组成员、社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各级部分别就本级部引领性项目推进情况作了介绍,并展示近期的成果。各年级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师生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团委书记苏晶晶就社团管理方案作了解读,并汇报了本学期以来社团活动开展情况。通过校学术委员会的平台,对项目和活动进行交流展示、论证指导和成果点评,创新管理方式,促进各部门教育教学效率提升。
 



 
  5-6月份,组织教师参加2024年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主题征文活动和江苏省第36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引导教师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有效方式和途径,助推学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科研水平提升。
 






 
  本学期,我校还组织202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并对在研课题强化管理,注重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加强课题研究辐射效应。目前,我校共有在研课题18项,其中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7项,区级课题4项。各类课题数量较多,质量较高,教科室做好课题服务工作,组织好课题的开题论证、中期检查、课题结题等活动,做好跟踪督查,及时解决课题组遇到的困难,定期组织课题研讨、交流、展示活动,引导更多教师了解并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本学期,各级部制定《互助型学习小组建设行动指南》研读计划,对其中“探究篇”“实践篇”“争鸣篇”提出了不同的研读建议。高一I部在任敏副主任的组织下研读扎实、形式丰富,乐晓东、李霄等班主任老师研究讨论并付诸实践,提升学习小组的凝聚力。
  本学期,还组织骨干教师汇编各级部提供的优质任务单导学案例,遴选精品汇编成《新教学:任务单导学》,发放给全体教师供在教学中学习参考使用。研讨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基于素养立意的任务单导学”的可行性及理论支撑,组织备课组长培训会,研讨“素养立意”课堂的执行方案。
 
 


 
  四、打造书香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本学期,教科室与高一、高二年级,团委会、语文和英语教研组协作,继续办好读书节活动,精心设计系列活动,为师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高雅的阅读体验,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增强师生参与度和获得感。
  为迎接省诗教示范学校验收,教科室策划并实施了“诗联长廓”的建设,位于东西两侧一楼的连廓处,分为“历代咏淮诗选”“淮安名人诗选”和“历代咏淮楹联选”三个板块,与绿化区的吟咏花木的诗词标牌一起,营造了诗香校园的浓厚氛围。
  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参加淮安区诗联百千万工程,我校获淮安区“2023年度诗教联教工作先进学校奖”,114名师生获奖,其中杨堃、董慧玲、王敏、毛志红、颜露露、丁晓英等6名老师荣获“2023淮安诗联百千万工程百名诗联教师”称号,刘文熙、周熙杰、许晧、张涵、葛苗苗等5名同学荣获“2023淮安诗联百千万工程百名诗联新秀”称号,黄灿等103名同学荣获“2023淮安诗联百千万工程诗联新人”称号。
 






 
  凡过往皆为序章,凡未来皆为可盼。教科室将一如既往秉承“教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转化研究成果,助力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