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教科室

阅读方知艰难,教学乃悟深浅 ——《鲁迅群文里的“我”》教后记

作者:梁艳 邵娟 发布时间:2021-04-01 09:29:43 浏览次数:
        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语文人通过创新教学表达对先生的敬意。
  3曰29日上午,由江苏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梁艳老师带来了《“鲁迅群文里的‘我'”》一节阅读课。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部编高中语文教材编写者、高考语文命题专家张克中教授指出,围绕鲁迅小说进行群文阅读问题的探讨,梁老师的课很有特色,任务群视野下的小说阅读或者说任务群视野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今后仍然是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淮安市教研室宋明镜老师、淮阴中学刘学飞老师对梁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宋明镜老师点评
  梁老师以鲁迅小说中的“我”作为研讨任务,教学实施从《祝福》说开去,达到多读书、多表达的目的,以群文来实现更大的教学价值。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认真阅读分析,并在课堂上作了很好的交流,通过多位同学对语言分析共同完成《祝福》里的“我”的身份推断,并完成了“我”的身份的思维导图,这些都是合作完成的集体智慧。群文阅读拓展了课内与课外,学生在专题阅读、自主研讨的基础上,在师生共同构建的课堂阅读的氛围中,实现了真正的群文阅读宏阔视野,丰富了对鲁迅、对“我”的认识,构筑起了人物的整体形象,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过程中完成了群文专题的学习,获得了多维度的成长和进步。
  刘学飞老师点评
  第一,为梁老师的教学选题点赞。梁老师的选题是鲁迅小说中的“我”,鲁迅就是周树人,学生都害怕周树人,老师也害怕选择鲁迅作品,自己读懂本身就有难度,再要求学生参与、再去让学生引起共鸣,就是难上加难。第二,为梁老师的学习建议点赞。梁老师通过比较阅读,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阅读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都有较高的价值。这节课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达、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学生既是学习的表达者,也是学习的聆听者,还是学习的记录者;老师既是引导表达的导演,也是客串的记录者。花未全开味愈浓,梁老师的课促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与学习。
  梁艳老师说课
  2月23日晚8:00,我接到市教研室宋明镜老师的电话,要求录一节省级平台的课,供大家学习与批评。要求是群文阅读,任务驱动,另一节课的老师选择了鲁迅群文里的“看客”,我思考两个小时,才确定选择鲁迅群文的“我”,报到了省教研室。此后两周内,一直犹豫与忐忑,为什么选择鲁迅,为什么选择群文,阅读方知艰难,备课方知深浅。
 



 
  择短处读。
  选择“鲁迅群文里的‘我'”作为本次课的研究主题,我当时的思考是:一、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祝福》的阅读,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思考与质疑,班级有那么几个孩子在课堂作业里反复地问 “‘我'为什么刚刚回乡,却在文中写到‘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而阅读的问题在哪里,教学的起点就要在哪里;二、鲁迅作品在选择性必修中的多次出现,于学生而言又缺少这方面的深度阅读经验,所以对于我和高一的学生来说,鲁迅群文虽然有阅读难度,但值得挑战;三、个人好久没有读鲁迅了,相较鲁迅,我读得更多的是同时代的周作人,相较小说,我更擅长读文艺理论与西方哲理随笔,处于阅读的舒适区太久,以致没有阅读压力,也就没有阅读的愉悦。
  作为教师,读书、思考、教学始终是抛开花叶枝末,占据根的位置,养其根而俟其实。阅读是个人的事,但是作为教师,阅读就是所引领的那一群孩子的共同的事。所以如果阅读一直是我熟悉的、我懂的、我喜欢的,其实就失去了学习的能力、扩张的视野、认识世界的能力。
 
 


  其实我所读的所有书里,鲁迅的文章于我是个短板,现当代里,我更喜欢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这条线以及相近文风的一些作家。但确定课题的第二天,我把《鲁迅全集》翻出来,先读了《呐喊》《彷徨》以及鲁迅著作年表,还把林贤治的《人间鲁迅》拿出来。这样的任务驱动式阅读,在我的教学生涯里,经历过好多次,而读自己不熟知的领域书籍,带来的学习乐趣,也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乐在其中。
  其后,我发现我选录给学生的群文里,学生阅读也兴趣盎然。走进未知的领域,或者发现非老生常谈的东西,学习的内驱力就愤然勃发了。专注地读下去,不得不克服一些难度,耐心进入我们不熟悉的情境与思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潜在扩展了我们的心智。
  立问处教。
  群文阅读里,一个问题能否成为基本问题,需要判断它是否具有关联性,内涵是否指向学科素养。而小说阅读中,“我”这个人物,无论是作为叙述主体,还是作为小说“介入者”,还是作为独立的艺术形象,都承载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课堂以“‘我'是谁”作为统领课堂的基本,切入口小,教学起点贴近学生思维,同时具有典型性,能激发学习者对系列问题展开深度思考,加强文本之间的关联,延展了学生研究问题的宽度,拓展深度。
  围绕“‘我'是谁”梳理资料,建立阅读联系,我设置三个学习任务:(1)《祝福》里,定点寻“我”;(2)《彷徨》里,比较见“我”;(3)在辩论里,互辩立“我”。在此任务的驱动下,我们用了三节课精读《祝福》解决了小说的阅读、人物的探究以及鲁镇的分析,然后把《狂人日记》《在酒楼上》《孤独者》三篇小说利用三个晚作业时间完成批注阅读,再利用阅读课组织同学们自由讨论文本中出现“我”的文字,然后再用一节课时间独立完成自己的文学微评论。整个阅读周期为一周,用课四课时,作业时间三个板块两小时,学生置身其中,阅读兴趣盎然,就学生的阅读经验提升而言,非常值得。
  鲁迅•群文•文学评论,这任一个词,对高一的学生而言都有足够的难度,教师在设计课堂也难操作,但只要问题设计得得当,逻辑顺序合理,就会异彩纷呈。学生就每一个单篇的阅读反馈设计各个不同,互为补充,而群文相连,因为问题的导引,迅速发现篇篇异同,内在逻辑。课后几个学生都说,“老师,我写的更好,我就犹豫一下,没立刻站起来,就没有机会了……”
  今天回看课的设计,我用了两个班设计了两个版本的学习过程,最终还是选择了第一遍的学案设计。学生问题在哪里,课堂生成就在那里,课堂逻辑就在那里。而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课堂的好看或者课堂活动的丰富,往往会产生课堂的断裂感,通过此课,引以为戒。
 



 
  向远处行。
  “相对于单篇文本的教学,群文阅读的本体性方法,更多是立体的、多层次的、自驱动,也进一步地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多文本语境的交叉建构,带来的是阅读视野、阅读方法、思维角度、体验过程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潘庆玉.群文阅读:由链接而群聚,因秘响而旁通[J].《语文建设·上旬》2018(1))群文阅读不仅为学生的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的人格发育、精神成长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2003年,我主持了第一个课题语文学习的专题阅读。时至今日,我还记得一个初走向教学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写课题报告、做课题实践的艰辛,那个专题阅读的手稿,我一直保留了十年,反复回看与复盘,促进我的专业成长。2010年,在文通班,我试验了用一节课对四篇文章的进行比对阅读。2012年,在班级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尝试,选择了余华的《活着》。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