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教科室

教育叙事:努力成为教育艺术家

作者:戴加喜 发布时间:2021-03-15 16:48:12 浏览次数:
戴加喜老师 

 
  高一是基础年级,与初中学习有所不同,所以我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常总结,提高对教学诊断、调整、纠错的能力,提高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敏感度,养成对教学的自觉反思行为、习惯。
  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高一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有一次,收错题集,我们班徐XX同学把其它学科的本子交上来。我查完数学错题集,发现翻完这个本子,也没有找到数学订正在哪里,我就把本子扣下来,准备找他谈一谈,“怎么不及时订正?”当我把其他人的本子都发下去,在上课的时候,我在黑板前讲题目,他在下面没有听讲,去问课代表,他的错题没有发到。我回头时候看到他们讲话,就批评课代表,“上课讲什么话?”课代表不说话,徐XX同学站起来冲我喊,“你干嘛批评她?”我说,“上课时候,你们讲啥话?”他说,“我的本子找不到。”我说,“你交了没有?交肯定有!”他说“我交了!” 我说,“你没有交,只要交的我都发了。” 他说,“我交了怎么办?”我说,“你没有交。”然后他就和我吵起来,还有一位男同学戴XX也跟着说,“老师,他要是交了怎么办?”我说,“他交了没有?和你有啥关系?你怎么知道他有没有交?”这位同学说,“他是我同学!”我想,下课再讨论,因为不能因为这件事耽误其他人的课。我深吸一口气,笑着说,“我们下课再讨论,下课时候到我办公室再找一找。”下课后,我把本子还给他,让他自己把数学错题找出来,他低下头说,“不是这本,自己交错了?”第二天这几个同学主动写了纸条给我,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该顶撞老师,希望老师不要放在心上。
  从这件事,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自尊心特别的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爱护尊重学生,善于处理,在课堂上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能使他们在其他学生面前丢脸,课后私下谈心交流,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论英雄。就像我们无意中说的一句话,有可能带给学生的是无穷的力量。
  有一名学生,学习踏实认真,但是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为了激励他,上课我就提问他,回答的非常好,我就随口说了一句话,“将来一定能考好,考第一。”这句话他就深深记住了,高三毕业了,果然考的非常好,特意过来找我玩,跟我谈心,说:“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使我相信自己能取得好成绩。”
  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多鼓励,多表扬。尤其是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挫折感,产生厌学情绪,这时如果老师都忽视他的话,学生就很容易放弃。因此,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即使知道他很难学会,要常常鼓励他,给他一个微笑,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多鼓励他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教育者积极的教育眼光,需要教育者一个个真诚的微笑和鼓励,那是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所在学校和执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同时,不断对自己所授课程进行教学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师生关系的艺术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必要时甚至可以积极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
  我相信,当教学反思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时,必然会冲破经验的束缚,形成“学会教学”的能力,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
 
  (此文被评为“新课程教育叙事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