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教科室

教育叙事:春天里,我们一起去探寻星辰

作者:孟娟娟 发布时间:2021-03-12 14:35:06 浏览次数:

孟娟娟老师
 
  春天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春天一到,即便短暂得如同眨眼一般,一切忧虑仿佛也会烟消云散。
  细想来,语文这门功课有时也如同春天一般,时而鼓涨着饱满的热情,时而冷峻着忖度的目光,它的四肢百骸需得舒展开来,才能尽显生命的流光溢彩。
  带着这样的念头,我和我的学生们一同跨入新高一的大门,第一次半是窃喜半惶恐地摸到新教材的边角。在那个空气温润的九月里,我们一起完成了好多次关于语文课堂的积极尝试。
  还记得第一次让学生们到室外去寻秋的时候,捡到悬铃木树叶的男生煞有介事地将叶子铺展在书桌上,却因班主任老师的一句叱喝而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徐师父第一次来教室听课时,我和学生们几乎是互相鼓励着“攻坚克难”一般完成了苏轼群文阅读;每周阅读课上我总是习惯于叼着一支笔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看着一群逐梦少年们立在讲桌前挥斥方遒,而我只是静默着在纸上“刷刷”写下他们谈吐中的中心思想,以待于课后的追问交流;表演课上学生们你方唱罢我登临,每个人都大大方方地绽放着自我;辩论课上正反双方唇枪舌战,最后以两位男生的互相“攻讦”而被老师我“耳提面命”……
  日子催着春天行进,而春天漫步在路上。
  这条路是奔赴花开的阳光之路,其实也是一条播撒花种的艰辛长路。
  每次我走进语文课堂,总是期待学生能不需要我发出指令就知道随着自己的求知欲而去打开书的扉页,总是期待着基础知识不需要我反复抽查就巩固得漂亮而到位,总是期待着数次更迭推进的语言表达训练能让学生变得视野开阔、思维全面,变得越来越有勇气去表达自我……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暗笑自己,为什么要对语文这门功课倾注那么重的忧思?为什么那么害怕学生眼睛里的光逐渐黯淡乃至消失?为什么格外警惕于语文课上只充斥着自己一个人的声音?
  对于自己作为语文教师的身份,对于语文教学的体认,我的困惑与忧惧一直远远大于我自身的些微收获,而我几乎以为这恰是自我成长的首要前提。
  我以往从自己老师身上汲取到的养分,从同侪身上感受到的光芒,从自己的挫败与反思中打捞出的经验……这些无形而珍贵的收获,让我明白了,以往的全部岁月都不是虚度,七年的教学经历并非为了沥出一锅“老油”,其意义就在于让我学会了等待,等待基础各异的学生们在我亲培的土壤里兀自生长、独立成材,等待自己的内心变得温和而厚重,等待自己学会在曲折与盘旋中逐渐上升,然后等待着和更多上升的事物一起汇合。
  语文也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上面摆放着生命的瓶瓶罐罐。有时候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去读诗,一起去做刷题之外对生存际遇的观望,做一些看似在语文外围打转实则对语文学习发起突围的举动……在尝试的起初阶段,我并不知道这些行为里有什么功利化的追求,也不知道艰难并举后会不会对语文学习现状有所裨益。
  但是我始终相信,在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我们会像孩童那样,渴望着阳光的渗透,追慕着星光的点染。浸润着清香的草木与回旋着歌声的的山谷,也会被我们一齐收纳进文学的篇章。如肖老师所言,无论哪条路上,都有你我随心纵情的歌唱,年轻的河流,朝着远方生长。
 
  珍惜课堂上那些并不凝滞的“沉默”
 
  有时候,语文课堂会因学生的踊跃参与而显得鼓噪、喧闹,这种热闹迎合了我们老师的期待视野,好像一旦参与课堂的声音变得纷纭起来,我们便不是在唱“独角戏”了。
  每个人都需要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这个职业行当更是如此。曾经有较长一段时间,我很娴熟于使用小组合作模式,并且自己动脑筋设置了灵活的小组规则、多变的考核机制,力求让学生们能在某种有吸引力的外驱力下变得积极踊跃,再辅之以我的中肯点评和积极鼓励,好像一切都在破冰后朝着春暖花开的方向迈进。
  直到我有一天发现,有一位女生几乎从来没有在语文课堂上主动发过言,因为小组考核的既定规则,我也几乎没有点到她的名,加上作业呈现上数次表现也较为平平,她变成了一个“沉默”的随堂者。
  那时候,我开始反思并慎用小组考核机制。从这些受限于当下境遇的学生个体来看,他们的沉默无疑也是一种课堂表达。我开始反向关注他们的沉默——沉默的原因、沉默之下是否有潜在的声音、沉默下的语文学习模式与学习效率等。
  诚然,有些学生并不擅长于表达自我的观点,有些是习惯于冷眼旁观课堂上的“人声鼎沸”,有些是“怕说怕错”,慢慢阉割了自己的“表达欲”,表达能力也随之萎缩……总之,沉默并不是对课堂的全然拒绝,也不是课堂走神之余的“无力呼救”,更不是一堂课上师生双向的“目中无人”与“一望到底”。
  史铁生说,沉默常常是必要的,沉默可以通向有声有形的语言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就像浪,舒缓下来,感悟到了水的深阔、水对浪的包容、水于浪永久的梦想意义。
  我们的语文课堂一直呼唤着有梯度的问题设计、灵活而节制的教学语言、以术御本的指导思维,而现在我开始逐渐觉知到,那些看上去逼仄、实际上并不凝滞的“沉默”,其实也是弥足珍贵的。
  譬如个体沉默之外的“集体沉默”,也就是公开课等场合下的“冷场”,长假返校归来后的“四目相对”,早晨和下午第一节课上的与“困”兽作斗……种种沉默表现形式不一,但是却敦促我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时完成更新,也促使我对自己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更加关注。
  每一种沉默都是崭新的,唯独我们自己的教学思维与逻辑惯性有可能是陈旧的。
  有些沉默确实是学生的消极抵抗,基于某种惫懒或懈怠的心理,不愿意诉诸言端;有些沉默意味着学生内心其实有自己的主张,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各持己见却又不愿“争论不休”;有时候沉默仅仅是一种从众的惯性,这种沉默对思维的侵袭是无声的也是最彻底的;还有一种沉默,是因为学生在对课堂上所呈现出的内容正进行着反思、延伸性的思考或整合,这时候一旦被打断,教学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针对第一种和第三种,我会在设计每一篇文本的教学问题时尽心尽力、下足工夫,尽量做到“不重复不教条”,因本而异的同时引入一些时效性比较强的素材,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如果学生有自己的延宕性思考,通常下课时他们便会“现身”于老师周围,这种交流是主动式学习的一部分,不仅需要点拨到位更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抽丝剥茧的知识构建,课上的沉默与课后的提问相辅相成,在老师的第三层捕捉与辅助下,学生更倾向于主动去完善有针对性的问题探讨,并在学思互渗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最值得被珍视的,是第四种沉默。当我们在课堂上因为害怕“冷场”而大讲特讲的时候,当我们为了“急追忙赶”教学内容而变得重复啰嗦的时候,一定要回头反观一下自己的教学过程,细数一下那些闪烁着学生思考痕迹的“沉默”,因为只有守住课堂的“静”,才能成全学生的“思”。
 
  对浸润式学习的反思
 
  《论语》中有言曰:“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是老祖宗所悟得的“涵泳”之道,正如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所强调的那样,“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涵泳”一词中,“涵”的意思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指游于水中。我所理解的“涵泳”,就是要把在语文学习中把课内外阅读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沉浸于具体思考之中,对字词句篇反复玩味、仔细推敲,以获得其中之趣味。
  这是我自己在几年语文教学经历中一直恪守的基本教学思路,也即是“浸润式学习”的内涵之所在。这种语文学习方法需以丰富的阅读积淀与频繁的写作训练作为支撑,从死记硬背、无法入门到似懂非懂、渐入其中,每一步都需要师生协力并进。大概需要共同坚持一年以上系统化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学生们才能在引导下从入门过关走向渐入佳境。
  读写相辅融合,并非一日之功。有些同学废弛在入门的基础训练上;更有甚者,从未更新自己的语文学习思维,会在寒假自我阶段向我索要“一劳永逸”的方法,譬如做题的套路、写作的模板之类等。诚然,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用最僵硬的方式笨重地去“背负”语文,他们耗费大量精力去死记硬背语文的术语和教条的解题方法,殊不知这些只是语文的“衣服”,还是一些早已跟不上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的“褴褛破衫”。
  学生的学习表现并未让我在教学中感觉到斗志消沉,相反他们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正好为我平日里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抓手”。作家卡佛说,文学能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的匮乏,还有生活中那些已经削弱我们并正在让我们气喘吁吁的东西。我想,学生们在平日里对待语文的态度与学习方式同样能够让我明白,基于学理基础相对匮乏的现状,在浸润式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也并非易事。
  “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朱熹所倡导的治学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
  其一,致身正坐,摆正对“语文核心素养”一词的理解。因为语文学习包罗万象,一张试卷汇聚万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似乎很难找到具体的“抓手”。教学必修上册新教材的时候,还能勇于去开拓新的教学路径,到必修下册教材的开篇文言文专题时,顿时会有一种在教法上被“打回原形”的错觉。
  基于当下所处的心理窘境,寒假期间我对高考全国卷、八省联考和本市统测试卷进行了仔细试做和粗浅剖析,总结出了高考考查角度下小说和作文两板块题型的基本命题特点。在依据文本设置考查点的同时,这两类题型都需要综合大量关于文体的知识储备、细读文本的基本能力,源头始于“字和词”的理解,中间需要穿梭过“句群”的平原,最后抵达两项基本思维能力的山巅——信息筛选与信息加工。
  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应试考查方向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以前我喜欢讲文本细读和作文训练,如今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思维,接下来应该在语文应试的训练方法上进行补课与突破。因为一旦我在教学中排斥讲练结合的细化推进,这一块就会积久成弊,变成学生的“语文短板”,到那时候即便我再强调读写训练,也难以转变成学生对语文分数的正面拥抱与积极期待。
  其二,缓视微吟,不要因为一时的收效微巨而对自己长久以来的教学规划产生质疑。自我怀疑与警醒当然是必要的,但若是为了一时的“拔分”而否定自己的坚持,则更得不偿失。因为信息检索、筛选与加工、提炼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阅读训练。文化典籍薪火相传,作为师者需要做过细的工作,从中精挑细选并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阅读现象不容乐观,作为年长学生几岁的读书人,更有义务帮他们克服碎片化阅读、浮浅式阅读的弊病。
  温儒敏先生在他的专著中说,提高语文素养并没有捷径可走,它需要长期的熏染、积累、习得,必须依靠大量的读书。这个思路并没有夸夸其谈,因为有时候太过心浮气躁,速成容易带来“朽凋”,捷径反而是“死路”。
  其三,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我希望自己能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把这八个字落于细微之处,在教书的时候打通文史哲、经科时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壁障,切实帮助学生捕捉到快速提炼信息、读懂文本的方法与路径,身体力行地带领着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表达能力。
  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中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枝,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曾国藩语)由是我坚信,所有日子都不是突然发生变化,就像我无法把所有春天都揉进同一个清晨;但是我更相信,所有的春天都会在巷子里紧跟在我的后面,只要我用心去捕捉教学过程中那细碎微亮的点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