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高一I部

聚焦新课标 创设新课堂——记高一1部丁晓英老师的一节语文课

作者:徐浩洲 发布时间:2019-11-20 16:32:38 浏览次数:
        2018年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与2003年版相比,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将原定的五大课程目标增至十二大课程目标,新增选择性必修课程,设置了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并明确学业质量。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语文教育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之一便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该项任务群突出强调整体阅读,要求学生能够思考与表达,提升文本鉴赏能力。
  面对新改革、新挑战,高一1部丁晓英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为语文组下一阶段组织文本阅读提供了很有意义的教学参考。
  课前,丁晓英老师预设了四个必选课题供学生们思考。她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能够找到切入点,精准分析文章。

 
 

 
  其一,透过作品看作者——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作者的生平并分析其人物形象,这为学生品读文本情感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二,思维导图明结构——学生通过搭建思维导图,逐步剖析文章结构及情感变化,由浅入深地进行阅读和思考。
  其三,标画警句谈感悟——学生选取文中经典语句并思考分析其深刻含义,进一步品读文本内涵。
  其四,联系现实谈社会——学生将自己的感悟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以小见大,由表及里,探寻文本作品的真谛。

 

 
  课堂上,丁老师鼓励学生主动展示,从四个必选课题中任选其一谈谈自己的见解。此外,丁老师还选出了5名学生代表组成评委会,从内容、声音、语言、说理、独特性等方面为每位同学评分,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
  学生互动结束之后,丁老师总结、整合了学生的观点,并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见解——让理解偏差的同学能够重新回归文本。
  通过对四个必选课题的解读,学生们已经对整个文本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丁老师再次抛出8个深层次课题,让小组以抢选的方式争得主动权。这不仅极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们再次投入到文本中,深度理解文本内容。
  最后,丁老师引用贾平凹先生的语句对文章进行总结,并预留了一道开放性思考题作为课后练习——让每一位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理解,用一句话总结文章。这一举措真正实现将思考由课前贯穿至课后。
  有了充分的预习,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和优化的教学方法,整堂课可谓是精彩纷呈。在课堂上,丁老师真正践行了“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这种授课方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完全沉浸在阅读学习中,为学生以后如何阅读及赏析文学作品打开了新的一扇门。
 
  丁晓英,南京师范大学毕业,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淮中任教的20年里,她善于思考和学习,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崇尚宽严并济,追求和谐的师生关系。
  校“优秀教师”
  校“优秀班主任”
  校“高考突出贡献奖”
  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