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龙:累了困了,有我在!
马士龙
个人荣誉方面:“校优秀教师”、“校优秀班主任”、“淮安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淮安区优秀班主任”、“淮安市优秀班主任”、 “高考阅卷优秀教师”、“高考班级管理特别贡献奖”
教育理念: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2006年8月进入淮安中学,至今已经有11个年头。做了11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信奉的一句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高中生涯不留下遗憾”,一直激励着我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方面奋力前行。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勇于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尤其在班级小组目标的引领、小组量化考核、班级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调动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神经,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为梦想而奋斗,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关心学生,从不放弃班级任何一名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指导学生有效提高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课堂效率最优化。教学成绩,一直处于同类班级前列。
工作亮点一:目标引领
刚开学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对班级定下高三一年目标:我会与班级60位同学和所有家长一道完成“人人上本科,人人不掉队、人人不做逃兵”。下面开始对学生从思想上做工作,在第一周内我找了每一学生认真谈了一次话,给他们分析只要我们努力,我们考大学就有希望,主要鼓励学生,给学生打鸡血,利用班会课阵地和每天早晨5分钟晨会时间,从思想上给学生洗脑,走进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每周的反思,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粮食。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梦想,我在班级让学生自己为自己制作了一张“十年后的我”明信片,主要包括:理想大学、高三一年的终极对手、十年后的我从事的何种职业,贴在桌面,时刻提醒自己。我让学生在网上每人搜两张自己理想大学中最漂亮的图片,然后刷成照片,班级制作了一个大学墙,主要目的要让每一位学生有理想,让班级60位同学成为追梦人,班级照片墙是动态的,根据每次周练、月考以及大型考试按照名次进行排序,主要是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每次的周练、每次的大考中时刻记住自己在班级位次的变化。
工作亮点二:考核驱动
结合本班级的特点:我们班级划分了10个组,每组6名成员。小组的划分是根据高二4次考试成绩划分的,让小组的成绩整体悬殊不大,有利于小组后期竞争。
对小组实施每天考核、每天通报(晨会制度由学生完成)、每周总结(由组长在每周周日晚自习进行召开组会)。每次考试结束根据小组常规积分和成绩积分进行排名,挑战成功的组每次积两分,我们班级后黑板的积分就是这样由来的,让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竞争,小组与小组之间有竞争。
为了让班级优生人数增加,班级成立了两个火箭组,也就是班级的领头羊,并对火箭组进行单独考核。
为了消除低分,班级准备根据高三以来的两次考试,实施班级内部师徒结对,达到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帮扶,并纳入小组的相关考核。只有考核驱动用起来,学生才能在追梦的过程中,不会寂寞,让学生天天有追求,人人在为圆梦而奋斗。
工作亮点三:鼓舞士气
我在鼓舞士气的方法主要利用班会课阵地、每日通报、课间跑操、家校平台方面进行激发鼓舞学生士气,也就是我们高三II部许主任进入高三一直在提倡的提高学生精气神。
在班会课方面:我的班会课一般模式是固定下来的,班干部总结(以表扬学生为主)理想大学介绍(要求追梦人的家长参加)、励志视频学习、学习经验交流、班级高考宣誓、家长助威团亲临现场为孩子加油鼓劲(家长参加班会对高三的学生尤为重要,对调动孩子的激情具有很大的启发和触动)等,我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每周确定一个主题。班会课是激发学生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你们可以发现,每周班会课之后,学生的学习劲头很大。
学生眼中的马老师
他认真,乐观,负责,并时时刻刻充满激情。他不停地改变班级的结构,以便于更合理的教学,总是及时地对班级做出调整总结。在我们累了困了的时候,便会想起,有一个人比我们付出更多,更加努力。就是这样的马老师,在高三那段辛苦的日子里激励着我们。不仅是给了我们慷慨激昂的课堂,马老师更是我们的心灵导师,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方向。
上了大学之后,真的很自由,然而也很考验意志力,每每在晚自习偷看手机时,总会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不自觉的望向窗外。想来也是好笑,不过在这时候,便会告诉自己该学习了,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马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
—— 朱甜甜
(我校2017届高三学生,现就读于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