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高三II部

致马老师:还记得每天早上的一壶开水吗?

作者:魏婷 发布时间:2017-11-20 06:59:33 浏览次数:

编者按:
  虽然同在一所学校,时常在表彰会议或是同事口中听到马士龙老师的名字,但真正和马老师认识却源于本次的人物专访。等我说明来意后,马老师立刻在电脑上找到相应的素材,可见他工作的细致认真。
  得知马士龙老师成为本学年的年度人物候选人这一消息,马老师的学生们和学生家长们十分激动,纷纷以文字的方式自发为马老师加油。由于篇幅有限,小编从中摘录了三篇文章,前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我校2017届高三2部4班的学生郭君彤(现就读于河海大学)和季璇(现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第三篇是2017届高三2部4班谢启迪同学的家长来稿。


  我心目中的马老师
  河海大学 郭君彤


  毕业已近半年,昔日高三苦读之景历历在目,最难忘怀的还是班主任马士龙老师。
  还记得当年每天早上的一壶开水吗?
  他对我们的要求从未因为外界因素降低。无论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每天早上6点25到校读书是雷打不动的要求。更可怕的是,他比你还要早。我曾踩着点到班级,隔着一条走廊就听见了朗朗书声,一进门就是他对你的迷之微笑,心下顿生愧疚,再不敢迟到。每天早上急匆匆赶往学校,急急吼完一个早读,早已口干舌燥,拿着保温壶去开水房,队伍已经排到了门外,蜿蜒成一条长龙,只可远观。瑟瑟发抖更为无奈,却陡然瞥见化学办公室蒸腾的雾气。仿佛一种召唤,提着保温杯在围观群众惊异不解的眼光中迈进,捂着杯子在一干艳羡的目光里踱出,顿然生出一种受教于马老师的自豪感与优越感。
  优越感的来源当然不会是源于我们每天早上的开水,而是对于我们高三四班的自豪。当年我们班可谓是战绩辉煌,每逢模考四班的本科入围率永远是最高,远超于同类班级。这与马老师的努力付出密切相关。每天晚上我们班都会在教学楼的黑暗中亮起星点灯光,主动留到10点50,甚至更久,陪伴我们的还有化学办公室的灯光。纸糊的玻璃窗透过的灯光是我们的定心丸,更是一种无言的陪伴。
  清早的开水与深夜的灯光从未缺席,同时未缺席的更是他的一路陪伴。一路模考下来,从清晨到深夜,有我们在学习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为了能给我们随时答疑,讲台就是他的第二办公场所,甚至连回家都很少,我们都心怀感念。每次考前考后,他都会找我们谈话,其实内容无非是千篇一律的心态,可是永远都能感受到温暖。
  毕业聚会那天,我们挨个儿去敬他酒,就连女生也喝了啤酒。高高举起的酒杯被灯光折射出炫目的色彩,是我们一年共度的青春。我们每个人脸颊酡红,或哭或笑,依依惜别。因为离别了这一年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聚首,甚至再也遇不上马士龙这样的老师。永远都记得举杯时他眼中的不舍与对我们的欣慰和祝福。高三一年有他陪伴何其有幸!
  我心目中的马老师,虽不是盖世英雄,却也顶天立地,撑起我们高三那年的一片蓝天!

 

微信图片_20171120070145_副本.jpg

 


  365个日夜的执着
  中国矿业大学 季璇


  高三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在这段日子里,你背负着来自高考的压力,负重前行;你对未来充满迷茫,却又兴奋,五味杂陈。但是,你收获的更多的是同学间共同战斗的友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
  虽然我已经步入大学的门槛,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但是,我常常回想起高三的那段岁月,回想起高三的往事,回想到同学的欢声笑语,回想到一堂堂课上的情景,每一次都忘不了那个熟悉的背影——我的班主任。
  回忆在去年分班的时候定格,那天,下雨。我匆匆的从化学竞赛的班级赶到原班级去新的教室,整栋教学楼都在嘈杂之中,唯有高三2部4班是安静的,老班早早就到班级,准备我们高三的第一次班会。说实话,第一次听老班讲话,我很多都没怎么听懂,应该是当时我忙着注意他的口音而不认真听讲。从分班那天起,在他的观念中,我们就要时刻处于备考的状态里,从那时起,我们就应该心中只有那一个目标:高考。从那天起,老班便与我们共同奋战,送走上一届高三的他还没有好好休息,便又踏入战场之中。
  老班是我见过的最负责任的老师,没有之一。凌晨六点的校园里,总有他的身影;当你学习到很晚,走过楼梯口,化学办公室里面的灯总是亮着的。我印象中他的一句话依然清晰:“老师都是良心债,干老师这一行凭的是自己的良心,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放弃一个学生,就是毁了一个家庭!”他说出这一段话,我们都在底下偷偷抹眼泪。他陪我们早起,陪我们熬夜,几乎一整天都待在学校里,生怕课间有问问题的学生,在他的眼里,我们都是他的孩子。在我们班,考试没有人作弊,班风良好。他坚信作弊是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重要因素,他倡导我们,把每一次小考当作是高考,把每一次作业当作是考试,晚自习桌面清空,考试化对待。在他的严格监督和认真倡导下,我们深刻认识到每一场小考的重要性,渐渐地,我们班级形成无人作弊的优良班风。
  老班也是一个教学有方的老师,不仅是他教的化学永远都是第一,他还费心想出了很多学习方法,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避免时间的浪费。他创造出的新的方法,使四班成为一个有班级特色的班级体。在我们班,有师徒对接,有火箭组、超强组,还有每人规定问老师题目的制度。每一周,我们都会进行小组开会,讨论学习方法、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方案。这些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更加主动的去学习,这些方法很快在全年级得到了推广。
  老班也是一个幽默有趣,爱与学生打交道的老师。课下,我们偷偷模仿他的口音讲话也成为了我们的一大乐趣。他的课堂也十分有趣,上课时不时开一个小玩笑,哄堂大笑。他善于引导学生,而不是以批评的形式。虽然我们已经毕业了,但再次回到学校,我们与老班依旧有聊不完的话题,一顿饭,一桌老朋友。
  老班,多休息!下次放假,再聚!


  我心中的马老师
  2017届高三2部4班谢启迪的家长 陈玉荣


  自古以来,多少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用优美的词句赞美讴歌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无私奉献最好的诠释。而作为2017届高三2部4班的一名学生家长,对这句话的感受可能更深一些。
  初闻马老师,是在高二升高三编班时儿子的电话中,儿子欣喜地告诉我,他被编到了二部四班,他们的老师配备都是些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班主任是化学组最优秀的骨干教师马老师。听儿子这么一说,我由衷地为这届孩子们高兴,庆幸他们能有马老师这样的隐形翅膀助他们起飞翱翔。
  因为忙于工作,鲜少有和马老师当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初识马老师,是缘于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课,我作为特殊家长代表参加了这次班会。在我的印象中,高三老师就是不苟言笑、严肃的化身,而眼前的马老师却是那么朴实、平和。在和他交谈期间,不时有学生到办公室来问他问题,马老师总是先一脸歉意地望望我,既而便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帮学生解答。看着他全身心地为学生解答的样子,我暗暗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后来,由于孩子的成绩总不见什么大的起色,我一直羞于露面,只是默默关注着班级里的动向。每天6点10分左右,马老师必定会来到教室,静候每位学生的到来,接着班级群里便会传来孩子们认真读书的图片;晚上,10点40到11点左右,其他班级的学生差不多都走光了,只有四班的窗户还往外透着微弱的光芒,马老师静静地陪着孩子们,群里还会时不时地看到他发来的孩子们在教室苦读的身影。“我走你未醒,我回你已睡”,这不正是马老师和家人的真实写照吗?
  马老师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他眼里没有差生这个名词。他想方设法地鼓励孩子们,哪怕他们进步了一分,前进了一个名次。一次次的周考模考,让部分孩子情绪低落,失去信心,甚至思想出现了偏颇。马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激励他们,直到他们都露出开心的笑容。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大考,四班学生全部入围本科线,这让家长和孩子们振奋不已。“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也许正是马老师的教学信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