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年淮中 > 校友之家

1988届陈汉楼:淮中为我扣上自信世界的第一粒纽扣

作者:陈汉楼 发布时间:2024-09-05 07:54:31 浏览次数:
 
  我的家乡是水乡,三面绕水,半岛状蜿蜒至古射阳湖中,环绕家乡的防洪大堤就是我们儿时足迹的外延。冬去春来,四季更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乡民数百年来一层不变的生活节奏。茫茫水天相接处,就是我们当年梦想的舞台。蓝天下,随着湖风缓缓飘散的袅袅炊烟,就是我们孩童心中的天际线。走出去,迷茫慌张。不走出去,虽是井底蛙,却有颗远游的好奇心。芦荡村舍,没有纵马驰骋的豪气,更无出游求仕的自信。
  那年母校招录政策的一大亮点就是只招应届毕业生。现在想来,当年招生的改革是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力度,将今天看来严重内卷的中考竞争起跑线划齐。我也是在这样的政策下,有幸成了淮中学子。  
  开学报到,是我生平第一次踏足县城。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兴奋之余,更多的是对我眼中的大都市熙熙攘攘的人流产生的孤独感、畏惧感。直到进入校门,那种忐忑不安的情绪才渐渐平复。平直宽阔的林荫大道上,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学生骑着自行车擦肩而过,或者是手捧书本默默吟读。大道两侧的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台,不时传来同学们的喝采声。围墙外赭黄的文通塔最是醒目,记得哪本书上讲过,高塔处,必有文曲星。比肩而立的两幢教学楼,那是我当年看过的最壮观的建筑了。我要在这校园内呆上三年,一学年一个楼层,步步登高,慢慢长见识,最终让我们走上高山之巅,有了仰望星辰的机会。
  读书,更多的是紧张与不安。当年的城乡差别现在难以想象,一张城市户口拦住了多少通道,阻断了多少人的梦想。一次,我们几位同宿舍的同学一起到校门外左侧的老虎灶打热水,不知何原因,一位同学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店主儿子发生争执,对方的一句“你考不上大学,还不是回乡下当泥腿子吗?”,让这位同学顿时语噎,看出来他是在努力忍住泪水。平时讲义气的我们,此时也被这句话戳中要害,心有戚戚焉。楚汉之争中的名将韩信故居韩侯祠,只与母校隔着几条街,楚王受过胯下之辱,背水一战成名。我们这些来之偏远乡村的孩子们,何尝又不是在高考阵线上背水一战呢?
  更为幸运的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用他们的才华与智慧照亮了我们的未来之路。一批年轻教师,如语文老师张春蕾,他们可能刚刚师范毕业走上讲台,似乎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还带着大学生的书卷气,可教学的认真劲一点也不含糊。他们用无比的热情与朝气感染着大家,引领我们在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中乐观前行。人到中年的数学老师蒋文荣,用他一贯笃定的目光、丰富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求知欲望强烈的我们彻底将一切学习外的不快抛到九霄云外。蒋老师的“发散性思维”解题法,至今难忘。老人家讲过,如果一道难题,你花了很多步骤仍然无解,就该考虑解题思路了,赶快另辟蹊径,这也诠释了大道至简的要义。有这样一群高度负责又学识渊博的老师团队,当年我们的一位牛姓同学,获得全国数学竞赛江苏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真是牛人呀!校园内,我们经常能看到和蔼可亲、轻言细语的陈校长在巡视,他似乎知道我们求学的不易和背负的各种无形压力,给我们更多的是信赖。至今,我一直以陈校长当作教育家的形象。
  我们淮中人该有多幸福, 绵延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就在校外静静流淌;淮安人引以为傲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故居与母校咫尺之间。安静的校园,宛如将熟悉的老家搬过来一样,真正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百年名校的积淀,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积极的学习氛围,母校多维度的正能量悄然塑造我们这批从野地里移栽过来的幼苗。历经三年寒暑,根红苗正,茁壮成长,终成正果。多年来,当友人问我是哪所学校毕业的,我明知是寻问我大学的出处,但我总是忘不了详细介绍一下我的高中母校,友人们也总是能感受到我以母校为荣的骄傲。母校是我们正规接受知识、认识科学的起点,我们也在成长中建立了远航的自信。
  参加工作以后,在他乡异地又有这样一群人,因为曾共聚在文通塔下畅怀梦想,在一个学堂求学,在一个食堂就餐,通过“校友会”这一组织又走在了一起。俗话说,与优秀的人同行,才能走得更远。如今,我虽然离开母校已经三十多年,但校友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与亲切的乡音告诉我,来自母校的营养继续滋养着我,支持着我从容走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