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仍每日伏案工作!人民教育家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21 15:40:01
浏览次数:
从教70年,
开设了近2000节公开课,
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
写下了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
人民教育家于漪
是无数中国教师心中的偶像。
近日,央视《面对面》节目
对93岁的于漪老师进行了专访。
她对三尺讲台的始终坚守,
对学生持久而强大的爱,
感动了无数观众。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择一事,忠一生”。
让我们一同走近她的故事。
人民教育家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
“基础教育从事的是做人的基本建设的工作。人,要有人的样子。根子扎得正、扎得深,未成年人才能健康地全面发展。根子不正、不牢,地动山摇。为此,从事基础教育容不得半点疏漏与闪失。因为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人民教育家、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说。
从教71年,于漪一直扎根讲坛,勤学不怠,成为教坛不老松。她主张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育人的大目标,坚信“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她终身为教育求索着、奉献着,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秉守“教文育人”理念
“既教文,又教人”
1951年夏,22岁的于漪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初入教坛。工作步履维艰,又遭大病突袭。她鼓励自己,生死就那么回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既不能张皇失措,更不能精神崩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努力,一步一步往前走。
△于漪早年讲课照片
凭着这份信念,几年后,当她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时,她围绕语文的性质与教法展开求索,凝练出以“教文育人”为主旨的教育教学思想。她胸怀仁爱之心,尊重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力,涵育学生价值观。
1964年4月16日,于漪在《文汇报》发表《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一文,提出教师不仅要“胸中有书”,熟悉教材内容,更要做到“目中有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讲解重点,把人的要素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于漪强调工具性与思想性并重,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之中,竖起了“既教文,又教人”的大旗,弥补了以往过分重视工具性的不足。她不断反思,持续深化认识,又提出“人文性”的观点。
1995年,于漪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一文中指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她的“人文说”激起巨大反响,推动了语文教育领域关于语言与语文、语文学科性质的新一轮讨论,并使讨论在“人文性”上达成共识。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样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熟悉情况的教育专家认为,把“人文性”三个字写入课程标准,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概括语文学科的性质,正是源自于漪多年来的实践和推动。于漪说:“‘人文说’是我向当今教育贡献出的一颗赤诚之心。”
对准每个“音调”
拨动学生“心弦”
教育是触及灵魂的事业。于漪主张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珍爱学生、尊重学生。她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和创造力,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传授知识的精华和做人的道理,引领学生实现人生的全面发展。
△于漪和学生们在一起
于漪记得班上每个学生的名字。在她看来,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她说:“每教一个新的班级,我总会先看熟学生的登记卡,记住照片上每个人的特征。上第一节课,我就能叫出全班学生的名字,学生都很佩服。”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打动学生。于漪将此比作“对准音调”,就像雕塑工艺师需要了解原材料。她时常留意自身的认知盲点,及时学习补足,并随时调动个人的知识储备,对学生因势利导,提高对话效能。
于漪的课堂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师生互动多。通过统计现有的于漪课堂教学实录可发现,于漪每堂课平均与学生对话超过100次,教“形声字”时互动甚至达到216次。在频繁的课堂互动中,于漪不仅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还可以捕捉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一次,在上《变色龙》的公开课上,于漪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曲线,以此梳理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名女生举手表示有不同意见,于漪就请她讲。
女生说:“我认为波峰不应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他感情的波动是有起伏的,但板书对奥楚蔑洛夫的感情变化没能表现出来,我认为这样不是最恰当的。”于漪感到既意外又欣喜,鼓励她说:“好,你来画,你用红笔在我的基础上改。”
当时,教室后边坐着一百多名听课的教师,全班同学都盯着这名女生,看她怎样挑战于漪的讲课。她在黑板上用红粉笔改线条,把原本弯曲的线逐步画高一些。如此一来,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显示出主人公心理波动越来越大。于漪夸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你比我深刻!”
课后,有听课的老师感叹:“于漪不但不怕学生质疑和批评自己,还热情赞扬,这种尊重学生的胸襟实在了不起!”
于漪认为,只要学生课上聚精会神,思维便会进入十分活跃的状态,思想就会迸发出火花。学生是能思善想并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容器”。作为教师,要学会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出发,做到目中有人,并不断研究学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珍惜并激发他们的潜能,启发他们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师站上讲台,就是用生命在歌唱。在密集的课堂互动中,于漪总能发现学生的困惑,捕捉他们思维的闪光点,给予有针对性的解答和鼓励,让学生的生命之火燃烧。
一辈子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2001年是于漪从教50周年,她在纪念活动中做了《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的发言,当谈到个人职业历程时,她由衷感叹:“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她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一辈子扎根教坛;她对这个职业有着高远的期望,一辈子学习做合格的教师。勤奋学习,不断反思,是于漪作为教师的行动姿态。
1958年,29岁的于漪被调入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的前身),先教历史,后因工作需要改教语文。那时的于漪连汉语拼音b、p、m、f都不认识,也没学过语法。于是,在语文基础方面,于漪制订学习计划,从语音、语法、修辞、逻辑到中外文学史,逐项补课,但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刚教语文不久,前辈教师听她的课点评道:“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儿,你还不知道!”短短的十多个字,像一把利箭,深深刺痛了于漪的心。
从艰难生活中走过来的于漪,将外在的压力化作内在驱动力。她广泛涉猎古典和近现代文学作品,提升个人语文素养,力争赢得语文教学的发言权。除了每周两三个晚上要政治学习迟些回家外,于漪基本会在晚上九点之前备课、改作文,九点以后自修至深夜。于漪深知,如果教师对教材若明若暗,别说有损教师形象,扪心自问也对不住自己的良心。钻研一篇课文,她不惜投入10小时、20小时甚至更多,《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备课竟花了三十多个小时。
在于漪看来,简洁明了的教学语言是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当力求优美生动,出口成章。她每次讲课前都准备充分,坚持写详案,把课堂要讲的每句话都写下来并修改,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不规范的口头语言。她先去除不必要的字、词、句,并对不合逻辑的地方一一删改,然后背下来,进而口语化。
在家洗衣服、择菜时,于漪脑子里仍反复琢磨怎么上课。从家到学校途中,她总会把备好的教案在头脑中放一遍“电影”。为了学生、为了课堂,她使出浑身解数,激发自身所有的潜能。在孜孜不倦的求索中,于漪从语文教学的门外汉一步步成长为行家里手。
△早年间报纸刊载于漪照片(左)
办好一所学校
带好一个团队
除了是一名教师,于漪还有党员、校长、人大代表、学术团体负责人等多重社会身份。
1985年到1995年,于漪担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起初学校面临诸多困难,教学设施破败,管理落后,教师间派系严重。于漪抱着必胜的信念,立足学校的育人功能,把学校办成亮丽的中国师范学校的样子。
她带领班子确立了三个办学制高点:时代的制高点,战略的制高点,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如学规、食规、宿规、会规、劳动规章等,把一所从烂摊子起步的师范学校逐步带入正轨,一步步迈向卓越。
于漪提出两代师表一起抓,花大量精力用于培养教师,特别是培养青年教师。“学校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校长应该培养教师,尤其是培养青年教师,他们是在教育实践中成长、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于漪还主张学校应成为现代意义的学习型组织,创设空间,让学生个性得到发挥,让教师才能得到发挥。
于漪当校长期间,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语文组被视为“传奇”,成了上海乃至中国语文教育的高地,连同于漪在内,出了三代七名特级教师。区域管理干部、校长、研究人员也层出不穷。
不因掌声而止步
活成一面旗帜
1978年,49岁的于漪被评为全国首批语文特级教师。2010年,她入选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于漪荣获“改革先锋”称号,是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唯一代表。2019年,于漪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为她颁授奖章。伴随新中国教育的发展一路走来,她扮靓了时代,时代也成就了她。
于漪尽管获得了许多荣誉、担任许多社会职务,但她从没为名利所羁绊、因掌声而止步。当不同方面对她许以重金、职位,拋来橄榄枝,她权衡再三,总是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个人去向的判定标准,坚定地选择一辈子做教师。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金山石化二中需要校长。学校举办方代表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和石化总厂党委书记多次到于漪家里,希望她兼任校长,一周只需要她去学校两三天,还给她配车和住房。于漪当时担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住在她先生单位分的房子里,很局促,但她想到学校正处于发展期,少不了她,便婉言谢绝了邀请。
上海市人大领导关心于漪的身体,希望她去人大做专职委员,从事科教文卫工作。但她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又想到特级教师的基本条件是终身从教,便放弃了这一机会。
在于漪退休之际,一所规模宏大的民办学校以年薪60万元聘请她当校长。当时于漪的退休金和各种补贴加起来,每月还不到3000元,这份年薪可谓天文数字,但她仍拒绝了。
于漪说:“在人生道路上走了几十年,曲折坎坷,最牵动我心的是学生能健康成长,国家能繁荣昌盛。我是一名教师,不愿做知识贩卖者,人如果和金钱画上等号,人格也就扫地了。”她笃定信念,把一生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
在于漪从教50周年之际,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于漪老师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情系中学语文事业
倡导中国特色教学
于漪为促进中学语文教育界的团结和交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79年12月25日,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上海成立,于漪因参加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未能参加研究会成立大会,但依然被选为副会长,是教学第一线的唯一代表。该会后来变更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语专委会”)。
1981年,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二次年会在福州召开,于漪在主题发言中提出,中学语文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2010年,为庆祝中语专委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于漪荣获“中学语文教育终身成就奖”。
△于漪发言
2019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成立40年暨于漪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举行。这是继1991年之后举办的第七次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也是首次由中语专委会主办。对中语专委会的未来工作,于漪说:“开展母语教育,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不仅是技术问题、应用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要有民族精神的根、爱国主义的魂,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哺育学生成长。”
2022年春天,上海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而实行全域静态管理,不管居家抗疫还是生病住院,这位93岁的老人一天也没闲着,仍思考着中国教育发展的大事。于漪认为,不管教师怎么教,都要有中国特色。作为教师,在学科专业领域要多一点教育自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多一点中国的话语,这样有利于增长教育实践与教育创新的志气。
于漪坚持用笔思考,把对教育教学的感悟凝聚成一篇篇文章。至今,她在报刊上已发表了700多篇文章。从2004年到2010年,75岁后的于漪仍坚持每年发表不少于30篇文章,这个数量让很多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都望尘莫及。
于漪喜欢闻一多的诗:“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回望过往,在《岁月如歌》中,于漪这样写道:
“教师,太阳底下永恒的事业,执着追求的就是学生今日的健康成长,明日的长足发展,引领他们成为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在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伟大事业中,有你点燃的家国情怀,有你奉献的仁爱之心,有你浇灌的才、学、识,岁月怎不如歌!人生怎不幸福!”
她就像红烛一般燃烧着,
用火热的激情参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
她奉献着,
在教师岗位创造育人的伟业。
致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