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年淮中 > 校友之家

端午节:豪情犹系小龙虾

作者:新淮中 发布时间:2021-06-16 15:19:20 浏览次数:
        我们今天吃的许多蔬菜、水果和主食都非本土固有,而是从境外传来的,比如莴苣、油菜、洋葱、卷心菜、西红柿、核桃、葡萄、玉米、红薯等等,种类极为庞杂。相比而言,来自异域的肉食不算很多,主要是一些特殊品种的猪、牛、羊、鸡之类,比较重要的还有牛蛙,1959年从古巴引进,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养。
  近几十年来,论起对中国人餐桌影响最大的外来动物性食材,绝对非小龙虾莫属。
  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是一种淡水动物,红色外壳,一对大钳子,长得与真正的龙虾有几分相似,但实际上不是同一个科的,体量相差悬殊。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初被日本引入亚洲,主要用作牛蛙的饲料,后来又传入中国。这种动物生存能力很强,在南方各地的水田、沟渠、河湖中大量繁衍,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多少人吃它,更不会有人去养。
  小时候老家(淮安)的乡间有许多野生的小龙虾,常常用钳子剪断稻茎,或者在堤岸上挖洞,农民深恶痛绝,视之为害虫。小孩子喜欢捉来玩,但需要小心捏住虾头,以防被钳子夹到——小龙虾个头不大,却着实凶猛,钳子力道十足,能把手指夹出血来。
  菜场上偶尔也有小龙虾卖,价格极廉,却乏人问津。有人挑大个的买回去,洗净蒸熟,蘸姜醋吃,味道略有些像螃蟹,因此得名“螃蟹助理”。
  当地有一家食品厂,每年收购小龙虾,制成虾仁罐头出口,余下的虾钳加葱姜、辣椒煮熟了,当零食发售,几元钱可得一大包,是下酒的好东西。那家厂子后来倒闭了,单卖的小龙虾钳也就此绝迹。
  我母亲很多年前就喜欢买小龙虾,而且特别挑选个头小的,先将双钳剪下,再剪去虾头,将虾头中的一点虾黄挤到小碗里,最后将带壳的虾仁抽去肠线,与虾钳、虾黄一起下锅,加黄酒、生抽同烧,添些毛豆粒,一碗之内,红翠相映,杂以金黄,色泽诱人,味道鲜香,十分下饭。这种做法是母亲自己琢磨出来的,还传授过不少亲友。
  上世纪末小龙虾突然爆红,每到夏季,从南到北,自东向西,许多城市的餐馆和排挡都成了它的天下,甚至登上豪华宴席,身价与日俱增,大有超过螃蟹的势头。除了为广大食客带来口福之外,小龙虾还顺便普及了三个生僻字,对于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不无帮助。
  这三个生僻字来自两个地名:一是“盱眙”,一是“簋街”——“盱眙”音“虚怡”,是江苏淮安地区的一个县,以盛产小龙虾而著称,每年大规模举办“中国龙虾节”。“簋”字音“轨”,原指古代一种圆口双耳的食器,而簋街则是北京东直门内的一条美食街,街上几乎所有店铺均以小龙虾为主打的特色菜品。
  小龙虾能够在污水中存活,以致一度谣传其专吃垃圾,体内病毒超标。其实现在的小龙虾都是人工养殖出来的,与其他水产品没有太大差别,只要烧熟煮透,不必担心吃了有什么后果。
  到了小龙虾上市的时节,常见三四好友围坐一圈,中央是红彤彤的一大盆,边剥边吃,绅士也好,淑女也罢,全然不顾形象,满手满嘴汁液,吃得啧啧有声,与细剔慢品的螃蟹宴大异其趣。小龙虾如此风靡,恐怕大半来自这份难得的豪情。
  如今市面上的小龙虾做法极多,麻辣、油焖、蒜泥、清蒸、咖喱、红烧、酒浸皆可。老实说,小龙虾本身的味道稍嫌淡薄,不宜走清淡路线,还是下重料为上。盱眙小龙虾以“十三香”为代表,簋街小龙虾以麻辣为主(直接称之为“麻小”),都是很合适的烧法。
  中国南方不少地方都出产小龙虾,这几年湖北潜江异军突起,风头超过盱眙,网店铺天盖地。听说原产地美国有些地方也吃小龙虾,与玉米、土豆、蘑菇、胡萝卜同煮,加辣椒、洋葱、柠檬,一大锅连汤带汁,味道相当狂野,倒与中国的麻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的超市也卖去头去钳的冰冻小龙虾,一磅要几美元,不算便宜。
  小龙虾吃多了,会令人上瘾,时时惦念。记得有一次跟团出国,同行的一位女士在免税店特意买了一款男士香水带回去,说是她先生指名要的牌子,因为闻起来很像小龙虾的香气。大家打趣说何必万里迢迢花钱求购,把吃剩的麻小汤汁存在冰箱里,每天直接往衣领上洒几滴,岂不更加方便?
 

 
  贾珺
  初中三年及高一在淮安中学就读。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品《中国皇家园林》入选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