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年淮中 > 校友之家

贾珺:《中国皇家园林》这本书写的是啥?

作者:新淮中 发布时间:2020-04-29 10:27:35 浏览次数:

《中国皇家园林》封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日前发布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版)》,推荐了300种课外阅读书目(小学110种,初中100种,高中90种):重磅书单!教育部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
  这份《指导目录》中包含四本建筑类的图书,分别为东南大学刘先觉先生的《建筑艺术的语言》(小学)、清华大学楼庆西先生的《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初中)、同济大学阮仪三先生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初中)和我写的《中国皇家园林》(高中)。
  我不太清楚自己的书怎么被选中的,但能够与三位资深前辈的大作一同登上指导目录,还是深感荣幸,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皇家园林》这本书大概写了些什么内容。
  中华文明号称“上下五千年”,除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外,自夏朝以降的四千年中,历经了几十个王朝的君主统治,如果加上一些割据政权和少数民族建立的王国,那么称王称帝者的数量就更为可观。这些大大小小的帝王除了拥有辉煌壮丽的宫室台殿之外,往往还热衷于修筑美轮美奂的园林——我们把这类最高统治者享有的园林统称为“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又称苑、囿、宫苑或御苑,是中国园林史上最重要的园林类型之一,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宫殿建筑群,很多时候直接以“宫”为名。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帝王的地位至尊无上,处于整个社会结构的最顶峰,在政治上拥有无限的特权,在经济上拥有无穷的财富,有条件尽最大的人力和物力来营建皇家园林,征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和各种奇花、异兽、怪石、珍玩,占据最优越的地段,构堂筑台,堆山叠石,开湖挖河,栽花种树,达到同时代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准。
  每一朝代皇家园林数量之多寡、规模之广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朝代的强盛程度——秦汉、隋唐和清代康乾年间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同时也是皇家造园之风最盛的三个时期。
  根据具体的位置和使用方式,历代皇家园林可分为大内御苑、离宫御苑和行宫御苑三种主要的类别。大内御苑均建于都城皇宫内,或紧邻皇宫,与宫廷连为一体;离宫御苑一般位于城郊,相对独立,帝王长期在此居住并处理朝政,具有皇宫之外的第二生活中心和政治中心的职能;行宫御苑的数量最多,散布在都城附近以及帝王外出巡游的路线上,供其临时驻跸或游赏之用。
  每一时期的皇家园林不但是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而且是宫廷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秦始皇在渭水岸边仿建六国宫苑,其中收纳掠夺而来的各国财宝和美女;汉武帝在上林苑训练骑兵,并以昆明池为水战演习之所;魏明帝亲自率领百官掘土运石,大建洛阳芳林园;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兴庆宫御花园沉香亭畔召见大诗人李白,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三首《清平调》;宋徽宗耗费大量的民脂民膏,以“花石纲”运送珍异的花木石峰,聚为艮岳,不料数年后即成废墟;清代皇帝的政治活动和日常生活与皇家园林的联系更为紧密,入关后的十位天子居然有六位在不同的御苑中驾崩,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相对于私家园林而言,皇家园林的规模更大,建筑类型更庞杂,山水形态更加接近真山实水,花木品种更多样,文化内涵更丰富,功能更复杂,可满足帝王及皇室成员朝仪、理政、起居、游赏、观农、宴乐、狩猎、祭祀、求仙等种种需求,还经常仿建其他地区的山水名园,堪称“天上人间诸景备”,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每一座皇家园林既有自身的鲜明特色,也有很强的继承性,一些经典的造园主题,例如一池三山式的仙境摹拟、表现重农思想的田圃景观、再现民间集市风貌的买卖街、象征兰亭雅集的曲水流觞、表现濠濮之乐的观鱼场所等等,在不同时期的皇家园林中经常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再现,成为一脉相承的传统模式。
  中国历代王朝大多在北方地区建都,这一实际情况导致北方的皇家园林远比南方兴盛,尤其长安、洛阳、开封和北京四大古都及其周边的京畿地区是皇家园林最兴盛的地方;南方地区的皇家园林主要以六朝时期的建康(今江苏南京)和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浙江杭州)为代表,相对居于次要地位。由于战乱和其他各种天灾人祸的破坏,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许多皇家园林均已被毁,只有少数还有遗址可寻,大多数连踪迹都难以寻觅,现存的皇家园林大部分为清代所建,主要分布在北京和承德地区,虽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几千年御苑建设的辉煌成就,但也足以令全世界为之赞叹折服。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努力以有限的篇幅为广大读者呈现出中国皇家园林真实而生动的面貌。
  第一章借助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描述中国皇家园林的历史源流,从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商周开始,依次叙述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各朝苑囿建设的概况。
  第二章介绍现存的皇家名园实例,如北京的紫禁城御花园、西苑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明园、静宜园,还有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保定古莲池和涿州行宫。
  第三章重点探析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园林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包含选址、布局、建筑、叠山、理水、植物、小品、匾额、楹联等等环节。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中国皇家园林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与其他类型的古典园林相比,既有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充分体现了华丽壮观的皇家气派,同时也表现出精雅、细腻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讨论皇家园林的文化主题。中国皇家园林是宫廷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包罗万象,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高度成熟的文化体系,具有深厚的儒释道哲学底蕴,与诗文书画等艺术门类联系紧密,营造出博大而深远的意境。
  我长期在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清华校园原为清代康熙年间诚亲王胤祉的西郊赐园,后来一度被朝廷收回,改作皇家园林,与圆明园遗址仅一路之隔,距离颐和园、静明园和静宜园也不算远。大概出于近水楼台之便,我这些年来也和皇家园林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做过一些粗浅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得以执笔完成了这部关于中国皇家园林的小书,希望能够用相对浅显的文字,向读者系统介绍皇家园林的相关知识。囿于个人学术水平和时间、精力的限制,书写得并不理想,希望日后能够抽时间重新改写、修订一下,才不至于过分汗颜。

 

中国古典园林五书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皇家园林》是华润雪花啤酒公司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合作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之“中国古典园林五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的一册。这套书一共五本,除了这一本,还有东南大学顾凯先生的《江南私家园林》、华南理工大学陆琦先生的《岭南私家园林》、厦门大学曹春平先生的《闽台私家园林》和我写的另一本《北方私家园林》,全套书曾于2015年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对古典园林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