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年淮中 > 淮中校史

84年前,淮安中学参与创办了这所“中学界西南联大”

作者:任建伟 发布时间:2022-03-28 09:13:42 浏览次数:


 
  3月28日,是诞生于抗战炮火、有着“中学界西南联大”美誉的国立第二中学的校庆纪念日。
  国立二中在西南重镇——今天的重庆市合川区,前后存续了不到十年时间。在蟠龙山下,嘉陵江畔,该校师生抱着救国图存的壮志,浴血西南,艰苦办学,学生中走出了14位院士,还有李锡铭、刘国光、何东昌、许国璋这样的著名校友。
  解放后,扬州中学、南京一中、常熟中学都将国立二中写入本校校史。鲜为人知的是,国立二中的发起和创办,江苏省淮安中学也曾参与其中。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揭秘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 战时停办  异地设校

 
  省立淮安中学学生正在进行军乐演习(1935年)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将中华民族拖入战争的泥淖。10月底到11月初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虽然极大振奋了我国抗战军民的士气,但坚持4个月的淞沪防线最终失守。国民党政府迁都武汉,接着又迁往重庆,江苏、安徽、南京(首都)等地相继沦为敌占区,各类公私立学校纷纷仓猝停课,包括南京市立第一中学(南京为民国首都,时称京中)、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安徽省立凤阳中学在内的大批师生背井离乡,历尽艰辛,陆续撤至武汉。
  11月中旬,扬州中学校长周厚枢,镇江师范校长曹刍,江苏省教育厅督学、科长薛钟泰,在武汉筹设江苏省旅川联合中学,收容江苏省师生,准备继续上课。12月中旬,时任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校长李清悚、南京市实验小学校长马客谈、扬州中学校长周厚枢等倡议创办国立中学,在四川、云南、贵州择地设校,并组建“中小学教师服务团”,来吸收南京市、江苏省等沦陷区失学青年到大后方继续学业,以求弦诵不辍。
  教育部接受建议,并扩大设校范围,设立了6所国立临时中学,每所学校均设一个教师服务团。6所学校分别是:国立四川中学(收容南京和苏浙皖学生)、国立贵州中学(收容南京和苏浙皖学生)、国立湖北中学(收容山东学生)、国立河南中学(收容河北学生)、国立甘肃中学(收容察绥学生)、国立陕西中学(收容山西学生)。每校学生约1200人,其中国立四川中学规模较大,教育部期望最高,希望该校开展战时教育实验,作为今后全国中等教育改进的示范。

 
  2 原定成都  改在重庆

 
  
  教育部准予川中呈报开学日期备案的指令

 
  国立四川、贵州两所临时中学及教师服务团,按照教育部要求收容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师生。此前,李清悚、马客谈等在汉口长江饭店登记来武汉的南京师生,周厚枢、曹刍等在汉口东山里办理江苏师生登记。教育部决定公布后,相关师生登记,便转移到汉口四长街第一女子中学,设立京苏浙皖战区员生登记处,办理三省一市公立中小学教职员和公私立中学校学生登记,由教育部义务教育科科长周邦道、统计科长王万钟和李清悚、曹刍两位校长负责。
  同时,教育部指定教育部督学许逢熙、科长王万钟,周厚枢、曹刍、李清悚、马客谈、薛钟泰,安徽省立凤阳中学校长刘奇,安徽正阳公立中等商业学校校长时相会等九人组成国立四川临时中学校务委员会,由许逢熙任主席,周厚枢兼任校长。半个月后,教育部指令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校长孙为霆,江苏省教育厅督学、原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教导主任沈涤生为校务委员。
  1937年11月,战火逼近武汉。为保存教育资源,武汉的大中学校开始向后方迁移。1938年1月中旬,员生登记告一段落。除一部分师生由周邦道率领入黔组建贵州中学外,马客谈、李清悚、薛钟泰、刘奇、王万钟、赖兴儒等分别率领三个大队1260名师生从武汉动身西上,计划经宜昌、重庆,前往成都。
  学校原计划定址成都郊区,四川省政府拟拨款48000元新建校舍。但教育部及国立四川临时中学校委会都认为将师生从武汉转运到重庆,已经十分疲惫,再从重庆转运成都更是困难。于是,按照教育部指令,在重庆就地选择校址立校。

 
  3 筚路蓝缕   一校三区
 
 
  周厚枢,1927年出任扬州中学校长,年仅28岁。1938年春至1939年秋任国立二中校长。后担任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校长。抗战胜利后,被派往台湾接收明治制糖会社所属八厂。1967年病逝。

 
  1938年1月,周厚枢应教育部长陈立夫要求由重庆飞往武汉,陈立夫面授学校筹备方针,周厚枢汇报了学校筹备组织计划以及开学后的行政及教学计划。1月19日,周厚枢返回重庆,校务委员会主席许逢熙也从贵阳到达重庆。
  国立四川临时中学在重庆机房街商业中学设立临时办事处,开始察勘校址,确定校舍,赶制校具,选聘教师,办理抵渝师生登记,筹备开学。周厚枢、沈涤生等赴合川县等地,觅定临时校舍三处,即合川濮岩寺、北碚关庙和文星镇文星小学,拟略加修葺,待师生半月内全部到川时,即可早日上课。后来因北碚关庙过于狭小,又买下了北碚地方医院作为补充。
 


 
  1938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国立中学暂行规程》,校名“临时”二字取消,改名为国立四川中学。因冬季长江枯水,航运几近停滞,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辗转,两千余名师生直到3月初才全部到达重庆。
  因曹刍、时相曾两名校务委员未能到校,教育部又加派教育部编审钱用和为校务委员,而钱用和受宋美龄委托在武汉筹备战区儿童救济事宜未能到校。
  3月8日上午,国立四川中学校务委员会在重庆登记处召开第一次会议。许逢熙、周厚枢、薛钟泰、孙为霆、李清悚、马客谈、沈涤生出席。会议决定由周厚枢和民生公司联系船运,五天内开始将重庆师生移送到各校区,马客谈、薛钟泰、孙为霆分别负责北碚、合川、白庙子三个校区监工并筹备开学。
  3月10日上午,校务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决定女生、师范两部设在北碚校区,高中部设在合川校区,初中部设在白庙,总办公处与师范部设在北碚地方医院。孙为霆和沈涤生驻合川校区,王万钟、刘奇驻白庙子校区,薛钟泰、马客谈、李清悚驻北碚校区。

 
  
  国立四川中学分布图
  (原载《川中校刊》第一期,本文局部处理)

 
  4 濮湖书声   弦歌九载

 
  
  濮岩寺校门(1938年)

 
  
  国立二中旧址重庆濮岩寺(今定林寺)内景

 
  其间,学校积极进行校舍建筑的设计施工,并购置图书仪器、校具。据《申报》1938年2月15日载,“该校现得某省某校图书仪器百余箱,正由教部设法运川应用。校具需数达万件以上,已在工料较廉县份,雇工日夜赶制。”据《川中校刊》第一期介绍,“二月中旬,由主席及校长委托现总务主任滕仰支(原江苏省立黄渡乡村师范学校校长)先生负责订购大批校具,最大者如教室桌凳各置一二四八张,黑板四十余块,寝室床榻一千数百条。饭堂方桌三百余张,长凳一千余条,食具两千数百套,及其它校用杂具文具等项”。
  在教师选聘和学生分级编班考试方面,3月下旬,周厚枢从武汉宜昌重庆三处登记的教师中选聘了第一批计150人为各部教职员,由孙为霆负责人事调配和接洽。3月20日,从武汉宜昌到重庆的约一千名学生运输到校。经过紧张筹备,国立四川中学校务会决定于1938年3月28日三处同时正式开学。随即,各部进行分级编班考试,“齐一程度,划分班级,正式上课”。3月28日,从此成为国立二中校庆纪念日。
  1938年4月初,教育部在川中原有1200名既定公费学额外,又追加了免费生400名,半公费生30名,公费生200余名。(教育部为救济学生,对来自战区的贫苦学生给与衣食住行补助,家境尚可的酌收半费,因此,学生有公费生、半费生及免费生三种。家境贫寒、品学优良的学生每人每年发给六十元至八十元,或津贴半数不等。)学校又从登记合格教师中选聘了第二批50名教职员作为补充。
  第二批师生于1938年5月4日到校,学校再次进行编班考试,这样,川中的办学规模达到了42个班,在校师生已逾2000人。因为师生人数急剧增加,原有校舍及水、灯均严重不足,高中部临时搭建教室11间,初中部加租民房两所,女子部加租茶楼一所并借营房一所,师范部也添建了校舍。
  1938年秋季,四川中学校务委员会撤销,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仅合川高中部学生已逾1800人,宿舍不敷应用,另初中高中分设两处,管理极其不便。学校又在合川西门外磐(也写作“蟠”)龙山公共体育场原址,添建校舍。

 

 
 

 
  1939年4月,教育部颁布《修正国立中学暂行规程》,国立四川中学遵令改称国立第二中学。1939年8月,国立二中增设职业科水产部,分专科及高中二种程度。
 
  
  蟠龙山国立二中校门,校名为陈立夫题写

 
  1940年春,国立二中合川磐龙山校舍落成,至此,除师范部仍留北碚外,初中、女子、水产、高中四个部齐聚合川,书声琅琅,弦歌相闻,绿草如茵,桃李含苞,呈现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时任国立二中校长孙为霆(原校长周厚枢于1940年1月转任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校长)作曲《磐龙山校舍落成示诸生》,表达了喜悦之情:“感青衫诗传长庆,望红尘春满嘉陵,高斋喜辟磐龙岭,种桃李遍山城。怕一天烟雨化作思乡泪,愿四面弦歌都成杀敌声,边烽靖,待明年买舟巫峡,与诸君飞盏南京。”一年后,孙为霆校长受聘去国立中央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严立扬接任校长。

 
  孙为霆,1932年出任省立淮安中学校长,时年29岁。在任期间,淮安中学新建教学楼,扩建大礼堂,翻建学生宿舍,添置图书仪器,学校面貌为之一新。1938年参与创办国立四川中学,任校务委员、初中分校校长。1939年12月,接任国立二中校长,1940年秋离任。后担任国立中央大学、上海震旦大学教授,建国后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教授。1966年病逝。
 

  严立扬,1932年出任省立徐州中学校长,时年38岁。此前曾在省立第九中学(即淮安中学)、省立第五中学(即常州中学)、苏州中学任数学教师、教务主任、训育主任。1940年秋接任国立二中校长,直至1946年秋学校复员江苏,继续任常熟中学校长。1971年病逝。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6年春,教育部明令国立第二中学复员江苏,校内非江苏籍师生各回原籍,无家可归者则随学校复员,委派校长严立扬主持复员工作,并负责在江苏省常熟县筹建新校,以接纳国立二中复员江苏的师生。8月,学校确定迁至常熟,并更名为江苏省常熟中学,令严立扬继续担任校长。10月,常熟中学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国立二中复员江苏省的师生相继到达常熟。11月初,校长严立扬偕同国立二中最后一批师生,并运载着国立二中原有的大量图书、仪器、档案以及在合川为常熟中学新制的教学和生活用具到达常熟。11月11日,常熟中学正式开学。
  至此,国立二中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圆满谢幕。

 
  5 英才迭出   国中模范

 
  
  位于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内的国立二中旧址纪念碑

 
  一所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离不开各种规章制度。教育部要求国立中学校长以上设有校务委员会,校委由教育部聘任,并以一人为主席,所有重大决定、经费支配及学生重大奖惩,均由校委会审议决定。会计主任也由教育部派出。川中在正式开学前就由教导主任和校务委员分别拟定了各部办事细则、学生成绩考查规程、奖惩规程、各科教学研究规程、教导方针、各部各项训练指导办法、学生各项生活规约等,交由校务委员会通过后,交校长发文各部执行。
  关于办学方针,时任教育部长陈立夫提出国立中学要“三育兼重,文武合一”,要求各校实行导师制,即十至十五名学生,有一位导师指导,导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如品行涵养、学业修习、思想发展、身体健康等方面,予以全面指导。学校要德智体全面培养,学校实行军事训练,打破文武界限,注重军事教育训练,以备将来之用。
  在课程设定方面,上午进行精神训练、体育训练及全部学科教学、内部整理與整理,下午是生产劳动、军训、体育服务训练等。星期日,开展纪念周活动或安排劳动日、服务日。由于属于战时办学,课程和往日不同,教材也有较大变化,如历史学科注重本国史教学,以加强学生爱国爱民族的观念,地理也注重本国地理、乡土教材和学校附近环境状况,高中地理注重地质学研究,让学生了解国家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甚至工程开标常识,自然科学则注重实践实验,劳作课注重工业训练,强调手脑并用。
  在育人目标方面,学校明确五大训练目标。一为精神训练。不偏重知识灌输,特别注意培养国民精神、引导青年理想、磨砺学生气节、涵养公民道德。二为体育训练,如增加操场运动、野外活动,着力锻炼学生体格,使其发育健全。三为科学训练,反对读死书,注重培养科学精神与知能,帮助学生打好硏究高深学术的基础。四为生产劳动训练。帮助学生革除过去士大夫不动双手偷惰倚赖的恶习,深入民间,从事实际生产劳动。五为特殊教学训练。为的是适应战时要求,加强后方服务训练,让青年学生养成团结御侮的观念。

 
  
  《新闻报》1939年3月9日第10版报道国立川中

 
  对于国立二中的办学情况,1939年8月21日《申报》刊载报道,称“该校生活上之物质设备,极其简单,而师生勤苦教事之精神,及校风之优良,实为一般学校所罕见云。”国立二中的确不负国家所望,办成了战时模范中学。参与创校的几位元老后来陆续调往别校担纲,如川中校务委员会委员、校长周厚枢后主持国立云南中学筹建,复转任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校长,川中校务委员会委员沈涤生担任国立五中校长,校务委员会主席许逢熙担任国立十中校长,而川中校务委员、初中分校校长孙为霆则于1939年12月升任国立二中校长。
  国立二中之所以被誉为中学界的西南联大,不外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国立二中和西南联大一样,都是抗战时期名校迁往内地继续联合办学,这些名校包括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江苏省立扬州中学、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安徽省立凤阳中学等。
  其二,国立二中和西南联大一样,都有着颠沛流离、筚路蓝缕的办学经历,前后八年半办学期间,学校所在的合川遭受日寇多次轰炸,但师生不为所动,坚持办学。尤以1940年7月22日为最,80余架敌机对合川狂轰滥炸,合川县城死伤近3000人,国立二中有18位教工及其家属遭到人身伤亡(3死)或财产的严重损失。
  其三,国立二中和西南联大一样实现了高水平办学。
  仅以1938年该校第一届毕业生为例,共有毕业生187人,152人升入各类大学,升学率达83.5%。其中,保送入大学29人,统一招生被中央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西北联大、西南联大、四川大学等名校录取的有91人,另有32人考取中央政治学校、金陵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另有8人直接进入政府机关重要部门或银行机构就业。
  虽然只有不到九年的办学时间,据统计,国立二中毕业生中,有12人当选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他们分别是大气物理学家陶诗言,理论物理学家杨立铭,物理学家、中国半导体学科和红外学科创始人之一汤定元,我国计算机事业创始人之一张效祥,中科院工程院双料院士、建筑学家、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微波与光纤专家黄宏嘉,地质学与地层古生物学家盛金章,昆虫学家尹文英,著名数学家王元,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戴元本,大地测量学家宁津生,农田水利学家茆智。另有2人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们是工程力学专家徐皆苏,应用力学专家鲍亦兴。
  除上述中美院士外,还有曾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等职的叶至善校友(叶圣陶之子);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及妇联执委的陈琏校友(陈布雷之女);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李锡铭校友;曾担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何东昌校友;对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校友;著名语言学家,英语教育家许国璋校友,他编写的《许国璋英语》自六十年代问世以来,影响了数代中国英语学习者,曾风靡中国英语教学界;路翎校友,著名作家,创作了《哨兵》《财主的女儿》等数十部中长篇小说;曾任重庆大学校长的电工理论专家江泽佳校友,他主编的《电路原理》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教育部第一批全国统编教材;著名美学大师蒋孔阳,著名物理学家、中科大前副校长包忠谋等。可以说,国立二中的校友在各行各业都有优秀的人物,拥有高级职称的各类专家、学者难以计数,行政级别副厅以上的也相当多。

 


 
  其四,国立二中和西南联大一样,师生都有着浓烈的报国之志和爱国之心。1939年3月,国立二中学生赶制毛袜、手套、衫裤等用品,支援前方抗日将士。1941年9月,全校师生为支持抗战,积极参加“合川七十三万人民献机运动”,为教师号及青年号飞机捐款。教职工捐月薪的百分之五,学生每人至少捐五角。更有众多二中学生投笔从戎,和在校师长及同学诀别,奔赴抗战前线。

 
  
  国立二中建校55周年校友合影(1993年)

 
  1988年3月28日,国立二中校友在母校合川濮岩寺旧址举行了校庆50周年大会。1989年1月15日,初中部旧址纪念碑在合川兴隆湾落成。1993年3月28日,180名国立二中校友重返重庆,在母校合川濮岩寺旧址举行校庆55周年大会,为“抗日战争时期国立第二中学旧址”纪念碑揭幕。2009年7月,国立二中旧址公布为重庆市抗战遗址文物保护点,同年12月,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国立二中合川濮岩寺旧址现位于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内,该校拟将修缮后的国立二中旧址建成国立二中旧址历史博物馆。

 
  
  位于合川区人民公园内的国立二中纪念亭

 
  1998年,原合川县在合川人民公园蟠龙山(即前述磐龙山)半山腰,建成国立二中纪念亭,这是一座仿古碑亭式建筑。纪念亭正中门额上,悬挂着“纪念亭”匾额,纪念亭两边门柱上,书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八年国难,蟠璞弦歌谱新篇,同立山河复兴志”,下联是“六秩星移,嘉陵桃李结硕果,不忘父母养育恩”。纪念亭内,设立了一方大理石纪念碑。纪念碑正面刻有国立二中校徽及“抗日战争时期国立第二中学纪念碑”碑名,纪念碑背面刻有《抗日战争时期国立第二中学纪念亭碑文》。

 
  6 校史空白   得以补全

 
  
  省立淮安中学抗战胜利后复校第三届毕业典礼合影(1948年)

 
  1937年秋,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因战事爆发被迫停课,直到1945年10月在镇江师范附小复校,后迁至扬州何家花园一所私立学校内。抗战八年,形成了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校史的空白。
  那么,我们能否将远在重庆的国立二中视为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在抗战时期的延续呢?
  答案是肯定的。

 
  
  1965年,孙为霆在西安家中

 
  1937年10月,包括孙为霆校长在内的省立淮安中学师生随政府西迁至武汉,继而才有了上述苏皖中教界同仁共同发起创立国立四川临时中学的佳话。
  据《川中校刊》记载,建校伊始,当时除省立淮安中学孙为霆校长被教育部指定为川中校务委员会委员,还有刚从省立淮安中学教导主任升任江苏省教育厅督学的沈涤生,他也是校务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了学校筹建工作。
  省立淮安中学校长孙为霆先后担任国立四川临时中学校务委员、初中分校校长,并于川中成立一年后,接替周厚枢担任国立二中校长。
  省立淮安中学教导主任、国文教员黄作舟任国立四川中学创校时高中部主任,后转任国立二中女子部主任。省立淮安中学事务主任、生物教员刘云谷、省立淮安中学社会学科地理教员胡其博、英文教员李荣祖,均在川中高中部任教,另有邱友宝、葛成之两位省立淮安中学老师在川中初中部任教。
  综上所述,包括校长、教导主任、事务主任在内,江苏省立淮安中学行政班底和一批省立淮安中学学科教师参与了国立四川临时中学的创建及后来国立二中的办学。
  其实,国立二中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校长严立扬和省立淮安中学也有关联,据严立扬女儿严国维记述,严立扬为淮安县石家集人,曾担任省立淮安中学前身省立第九中学数学教员。
  可以说,除了国立二中部分师生直接复员并继承国立二中档案、校产校具的常熟中学外,包括扬州中学、淮安中学、南京一中在内,多所江苏名校(包括安徽凤阳中学)的校长发起并创办了国立二中,而同时这几所学校的本体在抗战时期都已停止办学,将国立二中视为上述学校在抗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存续是合情合理的。
  事实上,1993年,扬州中学派员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国立二中成立55周年纪念活动,常熟中学也向纪念大会发了贺电。常熟中学凭借其拥有的国立二中历史档案优势,在2013年,和常熟市档案馆合作出版了《国立第二中学(1938-1946)》一书。
  在参与创办国立二中的苏皖学校中,扬州中学关于抗战期间校史的表述是“1938年,部分师生迁至四川,成立国立四川临时中学,校址合川,后曾改名国立四川中学、国立第二中学”,南京一中的校史表述是“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部分师生西迁,与苏浙皖入蜀师生联合成立国立第二中学。"
 

  2001年4月,淮安市中学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验收,学校将更名为江苏省淮安中学。2001年12月28日《楚州日报》第一版发表张大铭文章,首次提出将省立淮安中学纳入淮安市中学校史。

 
  由于校史研究的缺乏,江苏省淮安中学过去一直没有将省立淮安中学并入校史,仅认定1923年成立的淮安县立初级中学为学校肇端,并在1993年,淮安市中学(即今天的江苏省淮安中学)举办了70周年校庆活动。直到2001年12月28日,原淮安市中学教务处主任张大铭在《楚州日报》撰文《江苏省淮安中学溯源》一文后,才确立了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和淮安县立初级中学,同为江苏省淮安中学前身,而张文的依据是在淮安教育档案中发现的谭稚成以校长身份于1949年1月发布的《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招生简章》。

 



  1949年4月,省立淮安中学470余名师生在朱稚山带领下南迁苏州周庄、吴江芦墟,每天利用各小学放学时间,授课两小时。后部分师生返淮,加入两淮市第二联立中学。图为校长朱稚山致吴江县田赋粮食管理处公函。 
 
  1948年12月,淮安第二次解放,人民政权建立,成立了两淮市。两淮市人民政府动员两淮(淮阴、淮安)教育界人士复校,两淮市第一联合中学和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以下简称为“一联中”“二联中”)应运而生,陈天马和谭稚成分别担任这两所学校的校长(这两所学校即今天江苏省淮阴中学和江苏省淮安中学的前身)。这份“二联中”招生简章里面明确要求“凡前在伪省立淮安中学及淮安县中之学生,除简师生应向第一联合中学登记入学外,一律于二月十四日以前来校登记,听候编入相当学级继续学习,逾期不登记者,即取消其学籍。”这份历史文件告诉我们,当时的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和淮安县立中学除师范性质的简师学生向一联中报到外,其余学生全部进入二联中。因此,二联中正是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和淮安县立中学在淮安解放后的延续。
  2003年,江苏省淮安中学举办建校110周年办学成果展示大会,将校史正式前溯至江苏省立淮安中学的前身——民国初年成立的淮安府中学堂。
  校史研究是一项重要而又严肃的工作,既是准确记述学校历史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扬学校优秀历史传统的需要。此前,淮安中学校史中,对国立川中、国立二中均无提及,现在是时候补上国立二中这枚珍贵的历史遗珠了。
  校史是一所学校历史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也是体现学校精神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潘志嘉在《国立第二中学(1938-1946)》一书中,对国立二中的精神做过概括,即“心系国家、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和“务实创新、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对江苏省淮安中学而言,无论是国立二中,还是省立淮安中学、淮安县中学,在100多年的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承,都将成为学校薪火相传的文化财富,而在百余年中培育的众多杰出校友,更是激励后学的榜样和标杆。
  校史是一座宝库。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我校将以省立淮安中学抗战时期校史研究为契机,加强校史资料的发掘与整理,充分发挥校史文化的教育功能,编写校史教材,树立校友典范,在师生中开展校史教育,让校史这笔珍贵的财富发挥其更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资料:
  [1]常熟市档案局(馆)、江苏省常熟中学.国立第二中学(1938-1946)[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2013:1
  [2]郑锦涛主编.国立中学的回忆(第二辑)[M],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2008:1
  [3]国立二中校友联谊会总联络处编.抗战时期国立二中建校五十五周年纪念集[M],无:未标注,1994:1
  [4]孙钟.祖父孙为霆先生传略[EB/OL].http://dfz.nanjing.gov.cn/gzdt/202007/t20200727_2310609.html,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