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年淮中 > 淮中校史

美丽的勺湖与淮安中学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03 17:55:25 浏览次数:

  说到淮中,没有一个人不把她与美丽的勺湖、雄伟的文通塔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呢?
  也许是相邻为伴,湖光塔影衬托了校园的美丽,也许是名人辈出,地以人传,更显示了景物的风雅。不管怎么说,二者互相依托,彼此渗透,共同展示了楚州悠久深厚的文化风貌。年岁稍长的都知道,原先二者是合一的,正是“校中有园,园中有校”。只是在1981年,原淮安县人民政府修建勺湖公园,一堵长约300米的白身青檐云龙墙才将校与园隔开,市府曾一度将勺湖公园又划归学校。其实,不管是否有云墙相隔,二者的历史文化总是一脉相通的。
  据史料记载,勺湖是因构筑淮安城,修补取土逐渐形成的,南与运河相接,西与萧湖毗邻,东与文渠相连,拥有水面114亩,陆地40亩,原为放生地。所以称勺湖,有人说是以形而名。有人则说是王母娘娘的玉簪随手一划而成。据勺湖草堂图咏者的解释:首先是面积不大,所谓“湖以勺名,水微者也”。喻其水只有一勺之多;其次,勺湖草堂系讲学之所,其流风余韵,沾洒后人,譬之“山泉瀹一勺”,有饮水一滴而知大海之味之意。楚州本以人文为盛,种种疏解,也是很自然很浪漫的事情。
  因勺湖水面洁净,菰蒲飘香,被文人雅士辟为寄抒情怀远离尘嚣的好去处,更被禅家视为建立清净之新的佳地,因此,“古迹多在其地”。自晋建淮安城池以后,在勺湖周围设立的庵观寺院很多,以龙兴寺最为代表,可惜毁于兵乱水火,只剩下文通塔了。文通塔建于唐(708),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时为尊胜塔,明(1629)重修,改名为文通塔。因与城东南的龙光阁遥相呼应,“以壮文峰”,所以,一时也有人称其为文峰塔的。清道光年间,有位巡抚路过楚州,久闻这里是文化古城,很想试探一下虚实。可是,一连几天,他出的对子没有难倒应对者。归期已至,只得登船。当他抬头望见文通塔时,随口吟道:“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哪知,送行的人竟无一人作答。回到京城,将此事说与曾客藉楚州的御先生汪廷珍,并云楚州文风不过如此。汪大人听了,哈哈大笑,回答他说:“此言差矣。人家摇头是不想应对,给你面子,摇手已是应对了。你看,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这不是工对吗?”巡抚这才恍然大悟,感慨说:“妙哉,妙哉,楚州真是文化通天之地啊。”
  勺湖南面原有魁文书院,系郡守课士之所。始建于乾隆初,时曰“惜阴书院”,供奉周公、孔子二像。嘉庆年间改名。民国时为淮安县第一高等小学,后为淮安县中学。
  勺湖北面有勺湖草堂,系清乾隆(1745)年间,楚邑文人阮裴园所建。阮先生是清雍正时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湖南提督学政。乾隆十六年(1751),陈情辞官,回乡侍母,杜门著书,积12年不出。为了汲引后进,他把家安在湖南,而把草堂筑在湖北,诸生朝夕过从请业,水边林下,讲问不停。尝著有“治经日程”、“教学迷规”等用以教人,又选刻清朝馆阁诗及课业各集,这种教学很适应当时的科举考试,因而,经他“奖掖之人数百余”,由此声名大振。乾隆三十九年(1744),草堂被黄患毁坏。越二年,山西荆玉峰任淮安知府,他是阮先生在辛酉典试中所录之士,为报恩,亦为提倡风雅,乃捐俸重葺草堂,又请人作勺湖草堂图,征人题咏,于是勺湖和勺湖草堂深印楚人心中。同邑人,1865年中进士入翰林院编修,也为湖南学政的学者顾之臣任满后,亦步阮先生后尘,辟勺湖书塾,聚诸生讲习其中。现在的勺湖草堂系1982年重修而成。
  上述历史足以说明,植根在这样地理环境中的淮安中学该有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