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校德育 > 践行核心价值观

从人才选拔制度的历史看今天的教育改革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4-05 09:53:27 浏览次数:

  中国当代的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当代的教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视很多智力好的学生的教育,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教育;第二,重视知识的教育,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第三,重视智育,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面对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各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还指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目前的教育是与我们的教育目的相违背的,我们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革,目前的教育虽然有许多弊端和不足,但他的存在也不是偶然的,他也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结果。本文拟从中国教育史的角度揭示应试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对目前的教育改革也许会有点益处。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产生是靠教育,那么又如何识别和选拔人才呢?自古以来,不外乎两种方法:第一定性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举荐,也就是靠“伯乐”去发现“千里马”;第二种选拔人才的方法——考试,也就是一张试卷定终身。中国的教育总是在这两种方法之间做出抉择,没有第三种方法。
  一、定性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是一种以主观为主选拔人才的方法,在隋以前多用此法。
  1、先秦的“举贤才”。
  先秦的孔子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而仕的产生则是靠“举”即“推荐”。孔子提倡“礼贤下士”和“任人唯贤”。墨子更提出:选仕要“听其言,迹其行,察其能”。到了秦朝实行愚民政策:焚书坑儒,也就无所谓选拔人才了。及至汉代吸取秦之教训,改革了选仕制度。
  尽管孔子提出了“举贤才”“任人唯贤”的思想,但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社会上客观存在的是“民以别贵贱”“民以别智愚”的宗族观念。普遍存在的是“任人唯亲”现象。就连孔子这样的先哲,在提出“任人唯贤”的同时,也主张“故旧不遗”。
  2、汉代董仲舒的“察举养士”。
  汉代吸取秦的教训,一方面实行“察举养士”另一方面实行“太学养士”。
  察举的人才为“贤良方正”、“孝廉”、“茂才”(为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贤良方正”为上层官僚,需皇帝亲自出题策问。州举茂才,郡举孝廉,形成严格的制度。高祖十一年曾下诏求贤:要求郡守亲自劝勉贤士应诏,郡守若遗贤不举则罢官。汉各帝时明确规定“郡国民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两人,六十万三人……不满二十万两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通典。选举》)。
  在察举选士的同时还设太学养士,董仲舒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本原也”“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凿玉而求其采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在察举制度下,士人能否当官,一般取决于能否被举,而能否被举,则取决于乡闾的舆论,以“声名”取士是这种制度的重要特点。既然察举重视士人在地方上的声誉,因而“声名”与士人的前途关系极大,于是士人作伪求名之事也就层出不穷了。由于察举大权操纵在各级官吏之手,士人没有门第、靠山便很难被举。在这种情况下,士人不得不请托权门,交游结纳,士风日恶,出现许多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并被操纵选举的官僚大族所利用,所以靠这种制度也选不到真正的人才,以致“举茂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审举》)。东汉顺帝阳嘉元年,从尚书令左雄建议,规定年到四十以上方可察举孝廉,而且还要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待其虚实”(《后汉书。左雄传》)。即凡举来之人,须先试用于公府,次复试于端门,到此,察举制度由重名声,又增考试。这种改变虽不能根本改变察举制度的固有弊端,但在当时却收到一些效果,并为后世的科举考试开创了先例。
  3、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官人法”
  九品中正官人法的具体做法是:
  (1)设置中正:郡置小中正官,州置大中正官,司徒选择“贤有识鉴”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2)品第人物:中正官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据其才德表现,做出简短评语。家世称为“品”,才德称为“状”,依品状评定其等第。等第共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3)按品授官:中下官将品第士人有关材料造成表册,定期递交司徒府供吏部选官参考。通常是官位尊卑与品第高低必须相符,即上品任高官,下品任卑职,升官要同时升品,而降品即等于免官。
  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东汉以来州郡名士操纵舆论、左右荐举的局面,或多或少的扫除那种浮华朋党的邪气,国家通过对选举的控制能够经常得到一些有用人才。但是魏晋之际,世族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水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就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了,甚至发展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知识分子发出了“贵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慨叹。
  4、文革十年的“推荐”制度。
  推荐制度也是对过去考试制度的改革,但这种改革的结果是几乎毁了中化民族。当然改革的重要背景之一就是看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重知识,不重能力;重智育,不重德育。“知识越多越反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所以才出现了象张铁生这样的“拙碛⑿邸薄N颐腔箍梢砸老√�1978年恢复高考时老百姓的欢呼声。
  二、定量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科举制。科举制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始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止,共实行了1300余年,经历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间。科举制在各个朝代的具体做法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废除了主观取士的思想,实行客观取士,即通过考试的方式取士。
  (一)科举制的积极作用和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积极作用
  (1)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2)选官有统一的标准,全国要想做官的人,都要全力去适应这个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3)为各地的平民百姓打开了做官的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从而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4)和过去相比,科举制度是公平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可以应考做官,这样使全社会的知识分子都埋头读书,不去反抗。
  (5)科举选士制度,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多少要凭点真才实学,使一些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打破旧的封建等级界线,选拔有些有才干的人,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在社会发展中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2、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因为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校读书。隋唐以前学校毕业便可做官,隋唐以后,学校毕业后还必须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做官,从而在客观上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2)科举考试以儒学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学内容和标准的一致具有积极意义。
  (3)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医学、武举等。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的进行冲击。
  (二)科举制度对世界教育的影响
  科举考试制度对朝鲜、越南和日本曾发生重大影响。公元788年——1893年,朝鲜实行科举制度;越南也从1075年——1919年实行科举考试制度;日本更是从公元676年就实行了科举考试。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推行的文官考试制度,也吸取了中国科举考试的合理因素。美国学者卜德认为:在西方推行的文官体制,在精神文明领域内,是中国对西方最宝贵的贡献之一。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中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美国的,穷流溯源,美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可见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东西方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三)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对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
  科举考什么,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使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的要求,在学校完全成为科举预备机关的情况下,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也就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各个方面。
  (1)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影响下,学校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恶习。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养有实际能力的人,又形成了空疏的学风。
  (2)科举把考试、应考、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碌的最好门路。因此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宝贵荣华,锦衣玉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们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了功名,他们只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书既不是为了振兴国家,对于学业也就不求甚解,也就没有真才实学了。因此明代颜元说读书人都是“白面书生”“脆弱如妇人女子”,不仅没有“经天纬地之略,补乐兵农之才”而且是“上不见可相可将之才,下不见扶危济难之功”。黄宗羲也说:“以语录为究竟,当报国之日,则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3)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和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的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请托、重门第、通关书、贿赂、科场舞弊以及师门谢恩等等各种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严重毒害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了学校和社会风气。
  (四)各个朝代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
  科举制度自隋唐建立以来,为了完善这一制度,历朝历代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突出的表现在宋朝和清朝的改革。
  1、范仲淹的科举教育改革。范仲淹是北宋一们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政治家,他认为当时只为考试而不重教育的科举制度犹如“不务耕而求获”,建议“先策论以观其大要,次诗赋以观其全才”(《范文正公文集卷八》)。当上宰相后,提出《上十事札》受到多数支持。宋祈等奏:“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事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以尽人才”。范仲淹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提出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三方面:(1)令州县立学,规定应科举者,需在州县读书三百日以上。(2)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贴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3)改革太学:以“苏湖教学”为太学教学模式。体现出对当时教育空疏及形街饕褰萄У呐泻汀懊魈宕镉谩钡闹髡拧5痪梅吨傺图词芘偶罚逃母镄媸О堋�
  2、王安石的科举教育改革
  王安石在宋神宗期间曾两度为相,在其推行的变法中,实行教育改革。他主张:要择才而教,教以实用之学,“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他还主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王安石的教育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这样学校不仅养士,而且有取士的职能了。(2)整顿地方学校。(3)颁定《三经新义》,即《周官新义》和对《诗》《书》的阐释,合称为《三经新义》。(4)设置了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5)改革考试制度。废除了明经科,增加了进士科名额,考试内容为本经、兼经和策论。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王安石的教育改革宣告失败。
  3、龚自珍的教育改革主张:(1)反对教育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2)指出科举制度已到穷途末路。(3)主张研究有价值的学问。
  4、魏源的教育改革主张:(1)他认为培养人才要有务实和求实的精神,要有实际本领和能战斗的能力。(2)提出了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主张,提出“师夷和技以制夷”。
  5、太平天国的教育改革:(1)实行普通平等教育。(2)改革教育内容,废除了孔孟之道的教育内容。 (3)改革考试制度。消除了种族、贵贱、男女、贫富差异,曾特为妇女开高女科。(4)文风和文字改革。如把“魂”改为“云人”,把“国”改为“国”等。
  6、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1)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2)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3)筹办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各地大小书院改为初等学堂,省会的书院改为大学高等学堂,府城书院改为中等学堂。在专门学堂方面设立了铁路、矿务、农务、茶务、医学等学堂。(4)派人出国留学。(5)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
  以上所有的教育改革最终都没有也不可能逃脱失败的命运,直到封建社会快要终结时,封建的科举制度才随之灭亡。
  (五)科举制度与应试教育
  科举制度和我们今天的应试教育虽然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他们又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它们都是通过定量的方法——考试来衡量和选拔人才,它们有着几乎相同的弊端和缺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试教育和科举制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应试教育仅仅是对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的所有弊端在我们今天的应试教育中几乎都有所体现,例如: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高分低能;考试和个人前途密切相关等等。
  三、对两种选拔人才方法的评价
  无论是定性的选拔人才的方法,还是定量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选拔人才,但结果往往会出现二律背反的现象,即想得到人才,而结果却得到的不是人才。
  定性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靠人的推荐,靠人对人的评价,虽然也制定了很多的标准,但这些标准是不明确的,是含糊其词的,偏差是很大的,而这种评价许多都是主观的成分,缺乏客观的标准和依据,所以在具体运用上就难免有失公平,有所偏差,导致的结果往往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就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认为“故旧不遗”。如果抛开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也许定性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但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讲求人际关系的国度里,定性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也只能早早的收场。即使到了后来的接洽制和今天的应试教育,还有许多人没有忘记这种方法的“好处”,还或多或少的有着一定的影响。还有人做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梦。即使在今天应试教育的这样一种严格的考试制度下,还是有人在利用手中的权力和金钱影响着考试的公正性。
  定量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可以认为是比较科学的方法,它是历史对定性选拔人才方法否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它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从总体上讲,它是比定性珠方法更优越的,它的一大进步是它把选拔人才的方法由主观变成了客观。它所体现的是相对的公平,只要是人才,只要有知识,无论你出身如何?地位怎样?你都可能被选拔。打破了那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恢复高考制度后的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不能认为这种发展与教育无关,我们不能不认为我们目前的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
  目前我们的教育出了很多问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西方的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也在进行着教育改革。对于应试教育的弊端,早在一千多年前已经有所体现,但历朝历代针对这些弊端的改革都未能取行成功。我们今天的改革要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因循保守,不求最好,只求较好,要降低每个人的期望。因为就教育本身来说,他具有二律背反性,即它在培养选拔人才的同时,它又在遏制扼杀人才。我们的教育改革所要做的就是要把教育扼杀的人才降低到最低限度,但不可能不扼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