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三十度的甘甜
作者:赵浛浠 发布时间:2025-11-06 09:52:03
浏览次数:
讲台上的地球仪缓缓转动,阳光恰好穿过它透明的轴心,在蔚蓝的海洋与棕黄的大陆之间,投下一枚跃动的光斑。
那是我第一次明白,地理不是死记硬背的名词和坐标。您在黑板上画下晨昏线,粉笔划过,一条优雅的弧线把光明与黑暗轻轻分开。它泛着淡淡的白色光泽,您笑着说:“这是地球写给昼夜的一封情书。”那一刻,我觉得整间教室都亮了起来。

图为赵浛浠同学和吴京老师
您讲信风与季风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橘子,轻轻掰开。“你们看,”您说,“这些橘瓣的排列,是不是很像地球的大气环流?”我们凑过去,看那一瓣瓣果肉像大陆般依偎,像气流般回旋。“橘子的种子可以乘风远行,在相似的纬度落地生根——就像文明,沿着北纬三十度悄悄迁徙:从江南的橘,到地中海的橙,它们其实都是地理写下的同一句诗。”
我忽然想到,成长或许也是如此。从懵懂到知晓,从酸涩到清甜,我们也在一次次出发与抵达之间,完成自己的“环流”。您让我们看见,世界并非割裂的碎片,而是彼此应答的整体。
您常说:“学地理,是从一粒沙看见撒哈拉,从一滴水想象太平洋。”那只小小的橘子,也因此装得下整个世界的智慧。您就像李商隐诗里的青鸟,带我们飞越知识的“蓬山”;也像一盏灯,照亮我们探索的路。真希望您永远站在讲台上,看一茬茬学生如作物般生长、成熟。
地球依然转动,季风年年如期而至。而您曾放在我们手心的那些橘子,早已在心上发芽,长成一片葱郁的果园。每一枚果实都在记忆里安静地发光,像是您为我们点亮的星座——在经纬交织的夜空里,永远温柔,永远明亮。

作者:高二2部20班赵浛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