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师生天地 > 师生作品

淮中师生妙笔描“寒露”

作者:袁夫石 王煜涵 刁周羽 发布时间:2022-10-08 15:08:22 浏览次数:
编者按:
  红叶深秋凝景象,蝉噤荷残偶见霜。今日,寒露。至此,秋意渐深。温度也随之逐渐降低,原本晶莹剔透的白露逐渐变冷,成为点点寒露,温度再降,凝结成霜,便有了下一个节气——霜降。
  漫步在淮中校园,随处可见深秋景象,每一处都似一幅画卷,惊艳了一整个秋。
  今天,邀您一起感受淮中师生笔下的寒露之美。
 
 
  从诗词俗谚中体验寒露之美
  语文组  袁夫石



 
  
  有人说,在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是最美的节气之一。古诗中吟咏寒露的诗句很多,“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柳底繁阴月易藏,无端寒露泣寒蛩”……
  一、最接地气的寒露
  民谚云:“吃了寒露饭,单衣很少见。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这表明,寒露一到,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了。
  有农谚云:“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等等。这些都是农人稼穑的格言。
  还有俗语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那么寒露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
  二、最端然大气的寒露
  唐代诗人元稹著有《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诗云: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请看,寒露来临,人们惊讶发现时光已走到了晚秋;早晨看见菊花次第变黄。千家万户前,风儿好像扫着落叶,晴空万里上,大雁好像随着太阳南飞。雀鸟化为牡蛎,真替它感到悲伤;收割农田,害怕早到的寒霜。因此知道,松柏的志气,无论是寒冬还是酷夏,它都是郁郁苍苍。
  这首寒露诗,以其大气磅礴、悲壮雄浑的气势,描写了寒露时节景物的独特之美,寒露时节的秋色有着水墨画的意蕴——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寒山转苍翠,千山万水,层林尽染,衰草连天,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三、最具羁旅乡思的寒露
  唐代诗人钱起著有《晚次宿预馆》,诗云: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诗人啊,沦落天涯,漂泊憔悴,乡心无依偏逢秋,可怜秋半不还家。去雁催离悲,鸣蛩转寒露,遥远的天边传来的钟声,给诗人产生了错觉:难道是故乡在召唤吗?这首“寒露”写尽了羁旅之苦楚,乡思之惆怅,堪为“寒露”的佼佼之作。
  四、最具肃杀之气的寒露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声赋》)
  欧阳修将秋之为状写得如此凄凄切切,销魂断肠。“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寒露如此无情,人生多么短暂。在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最早出现“寒”字,人们可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啊。
  “古人逢秋悲寂寥”,虽然如此,然而古往今来,仍有不少诗篇赞美这金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多么昂扬乐观,多么神采飞扬,多么朝气蓬勃!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最美的寒露已至,亲爱的你,准备好了吗?

 
  
  淮中之秋     张建华 绘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高二II部2班  王煜涵
  
  夜露凝寒,万物皆秋。一个婉约而极富诗意的节气——寒露,悄然而至,“闲庭生白露,清风散晓露。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关于寒露,也有若干习俗。登高、赏红叶、吃螃蟹、饮菊花酒等等,朝踏白露去,暮迎桂香归。且赏双叶红于二月花,且品秋高蟹肥膏如脂。菊花烂漫,秋意渐浓,我欲于山间柿丛觅独芳,于草木梧桐间寻暗露,欲将这时光淬炼成露,与世界共饮,与美好共生。静待寒露染红秋林,丹桂飘香,悦见时间硕果,草木萧疏梧落黄,天高昼暖夜来凉。
  寒露至,微风起,珍重当下,不负韶华。我于林中观朝露,恰如仰头见春台,愿君珍重!
 
  寒露喊来寒露珠
  高二II部2班  刁周羽
 
  “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又是一年寒露,自此,翠绿的山岗浸染了萧瑟的黄,树叶凋零,鸿雁也驶向了南方,沿途的鸣叫,惊醒了一座有一座沉睡的村庄。
  寒露,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是进入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它是一条纽带,一端系着白露,一端连着霜降。进入白露,天气转凉,清晨的草丛,挂上了晶莹的露珠,似一粒粒珍珠,是大自然所给的宝贵财富。随着气温逐渐下降,露珠渐成了寒霜,正可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自古以来,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因此,也就有了“寒露惊晚秋,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的千古名句。因与重阳节相近,有了登高和赏菊的景象,同时又有赏枫叶和吃芝麻的独特风韵,有“柿红结枝头,人忙打豆场”的幸福场景。
  等风起,等风落,寒露至,仓格满,独望月,繁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