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师生天地 > 师生作品

彳亍“淮安府署”话校本

作者:李左 发布时间:2019-10-31 10:24:54 浏览次数:
   


        地理核心素养中,实践力的培养是重要一环。怎样在教学设计中渗透“地理实践力”?我想到了校本课程。
  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创设情景、“搭架子”、“筑优素养的跑道”。许多年前也自编了几篇“校本材料”。开学第一课我喜欢聊一聊“有用的有趣的地理”,有学生考上大学了还提说起高一时候听的“经国济世的地理”。文通班讲“九月星空”,虽然考试不考,我还是“执着”地在黑板上画出九月星图。
  有个学生小陶跟我“探讨”野外定方向到底能有多少种方法,并问为什么用手表定方向是从角平分线看过去?记得当时那个班不少学生喜欢下课拖着老师问地理问题,有时候问到下堂课快上了。孩子们高一时能有这闲功夫对“副科”保持一点好奇心,也许跟当年哪几位大师级主科老师有关吧?小陶后来考上山东大学数学系,现在美国“常青藤”读博,攻读前沿科技,前段时间在硅谷实习。
  又有一年高考后物化名校班的小朱跑来跟我说:“老师,我的第一志愿填南京大学地理系。”本来地理课后一般是不留书面作业的,以防耽误了主科学习,可偏偏有学生喜欢上了“仰望星空”。
  到了高二选修班我喜欢把“淮安地理”拿过来“搭架子”,穿插探讨“热点话题与地理”、“生活中的地理”、“诗词谚语中的地理”、“战争与地理”、“古文中的地理”、“做个合格的驴友”……其实这都是着眼于学科能力培养的,无意中就走上“校本”这条道了。几年前军训的一天早晨,广播里说上午要下雨,我随口对学生说放心没雨,有学生又好奇了,我指着天空说“看云”。“校本”有时候就是很“生活”的。
  今年中秋节前一天的下午第一节课后,游览著名的“古淮安府”的一次经历,让我又想起校本课程“这茬”了。有个现场教学小活动,看着师生几个从“兵科”探究到“礼科”,从“公生明”牌坊到后花园的小桥流水,从开始的漫不经心到一步步往历史“细部”走而生发的沉思,从发现的惊奇、目不暇接到“原来有这样一个主轴线”的感悟,从“走”到“趋”到驻足体验、品味,不就是以脚步做舟楫把历史的栏杆的一个小段落节目轻轻地“拍”了一小遍吗?
 
 

 
  我彳亍在因千百年人踩马蹋而脚印凹凸重叠的青石板上,既有大地重现般的沧桑配着天高云淡的大写意感,又产生目光被某个细节拉扯着无法即移的满足又失落的五味杂陈。这不就是在“阅读”吗?是让你心跳逐渐加快的阅读。
  几处牌子上提示“心脏不好请勿进”,可孩子们还是不放过每一处“了解”、“知道”、“弄懂”的机会,邵老师在“全息”的情境里给孩子们讲“情感态度价值观”。原来“语文”有时候是可以和农具、自行车等等一样能实实在在触摸到的物件呀!
  在府衙“正堂”看到两副对联,一副是:“到盛怒时少缓顷臾俟心气和平省却无穷苦恼;处极难事静思原委待精神贯注自然有个权衡”。其字堪称“法书”,我自然地一撇一捺地比划起来,内容也“实在”。还有一副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天下有道则见”,有抱负有才干,官还是可以做的,但头脑一定要保持读书人的清楚明白。对联没有落款,是隶书,横竖如灵动的卧蚕,像现代著名女书家萧娴的字。
  扯到“别人家的”了,其实校本课程视野下的地理素材同样是非常丰富的。就在我看着“兵科”的几副大弓想着“将军角弓不得控”的“角”是哪种牛角、如何做成的时候,孩子们像小鸟似的围着“院心里”的日晷在叽叽喳喳。爽朗的秋阳照着,我走过去说:“这是赤道日晷,我们学校也有一个。”有个孩子问在哪?我才想起来穿着汉服的她们是高一1部的。(日晷位于校史馆西侧)
  可以这么说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多彩自然景观的“大淮安”的校本课程素材比比皆是,一条“里运河文化长廊”可能就让你看不过来了。我们能亲眼看到令人振奋的城市化所表现出的全要素,这颗璀璨的江淮明珠几乎能够支撑起课标和高考对人文地理素材的各类要求。丰富的材料等着我们去好好利用,比如可以按事先计划的主题(深研课标考纲),通过对图文资料的查阅、解读、设问等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从而“玩转”课堂,进一步落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
  快速发展的“大淮安”既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人文地理“校本”,自然地理方面的话题说起来也是根本停不下来的。千里长淮波浪宽,东南季风吹过稻花香两岸;每年高考时节收麦子,中考时节种水稻,七八月伏旱热得“薄衫”穿不住;九月开学锋面雨带从北方南下路过,一场秋雨一场寒;反气旋如同调色板朋友圈里天天见“秋色如画里”,而暖锋过境春雨如丝月朦胧“妇联”们(涟水人喜欢称妇女叫妇联,大概是觉得叫‘妇联’文雅、亲切、礼貌吧)又忙着晒小城雨巷各种小欢喜;还有那夏天的快行冷锋不客气的凑热闹来几场水龙吟;还有渠北的沙土落花生、渠南的油泥薄荷香、运西的毛螃蟹心浮气躁为哪般;还有大运河、古运河、白马湖、绿草荡上的欸乃声声水上乾坤日夜浮……这倒也没什么,神州哪里的四季不是如画如歌的?
  几年前看到一本写里下河的书,拿在手里看了又看,最后以“反正考不到”为由说服自己省了几十块钱。里下河地区解放前水患严重,想想几百年间黄河夺淮是怎样的情景,似乎听到了声声水漫如诉、鼓角铮鸣,淮剧一开腔就让人感受到那过往的印记。新中国把淮河修好了(每次骑行经过屹立在洪泽湖大堤上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石碑,总要停下来多看几眼拍几张照),从此里下河地区变成了富庶的淮上江南淮右佳处,淮河儿女祈盼千年的淮水安澜一下子真正的“淮安”了。淮安“水文化”的校本课程信息量就像洪泽湖万顷浪花“烟波浩渺”。
  明清季的漕运总督部院是一处煌煌国家大机关,其建筑虽漫灭在时间的蓑草间,但那种不凡之气还能逼你的眼。有一次陪已经是“省人民教育家”的同学来淮游玩,区教育局有关人士专门安排参观漕运博物馆地下展厅,精彩的图文声像解说三D影视让我这个“土著”淮安人都“惊呆了”:原来我们是“这样来”的,是生活在这里的啊,也一下子感悟到了我们为啥可以“这样走”。呈现的内容是真丰富,好想花个几天时间慢慢看。
  现代化的亚洲第一水路立交更是不一般了,学生好奇心爆棚地问世界第一水路立交是哪里?我心话“我们家”的这个水路立交说不定就是世界第一,试想还有哪个国家沿N33.5度人工开挖一条“二里八”?还有哪个国家的人工运河(经解放后大规模疏浚重开)有这样规模?当这两大人工水系遇到一起,那是怎样的“脚踩星河踏月”?水路立交的水上建筑的恢宏造型好似展翅欲飞的大鸟,这应该是寄寓了淮安人的一种独特的情思。
  有人说淮安的路名就不一般,这个我信。我几乎天天在梁红玉路上走,就像我看到篆香楼路一样,觉得这名字起得漂亮。几乎天天看到的藏军洞路的牌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记得高中时“碰巧”看到一本厚厚的关于淮安气象、水文、地形地质的内部资料,知道这里是渠北“高平田区”,自宋至清的好几百年间黄河曾从这里走过,大量泥沙沉积下来。这个藏军洞是宋之前的“汉家故事”还是宋的“红玉”故事?我在淮河中游的寿县看过古老的城墙,有一处说是“藏军”的。淮安下关城东这一带是怎么“藏军”的呢?那是怎样的一处防御或进攻的阵地体系呢?海相湖相黄泛等复杂沉积环境下叠代形成的地层和其它水文地质条件适合挖筑什么样的大规模洞穴呢?还是仅仅就是个名称?我只相信第四纪地质学和考古学证据。不过通过设问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就够了,因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每一幢高楼的兴建都需要清晰详尽的水文地质图文数据资料,这是“有用的地理”。
  我还在通往南门大街的镇淮楼门洞里抚看过古老的石牌,还到边寿民路去拿过马拉松冬季队服,还骑行在胯下桥、韩信路、湖嘴街等许多名字看上去并不寻常的“巷陌”遍览老淮安民居,木质骑楼临街的窗里飘出“淮冒(mao第四声)子”腔。以伟人的字命名的大道更是淮安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靓丽名片,我喜欢骑着山地车在景色如画的辅道上跟“轨行”的现代电车赛跑。有次我问“城东人”蒋老师刘伶台路:“‘病酒’的刘伶跟淮安城东是怎样的关系?真有刘伶台吗?”“听岁数大的人说原来是有个台子的”,热情的蒋老师讲了那么多,激起了我实地看看的想法。红军中学附近有和缓起伏的低矮黄土丘岗,如果能找到一个剖面才好呢,仅从第四纪地质角度,不同时期的地层所包含的意义对喜欢地理实践的人是很有吸引力的。
  常听淮安人自豪地说:现在来淮经商、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了。我想这也是很好的校本课程资源。有次跑完步在兰州拉面馆吃早餐,老板自我介绍是化隆人,我一下子就感兴趣了,我知道化隆是在青藏高原上。老板操着浓重的西北腔说:“我们那里一个县三十几万人口有二十几万在外经营兰州牛肉拉面,全国大多数兰州牛肉拉面馆是化隆人开的,淮安闹市区房租每月一万多,政府鼓励我们这些小本经营户,不收税。”我看着干干净净的店堂、桌面、亮着灯的消毒柜里的碗筷以及没有太多油腻感的店家和安静的食客,宽松地坐下来,点了一碗“大份”的牛肉拉面加鸡蛋外加一大碗羊肉汤作为我的早餐,感觉汤也是“宽”的,几口宽汤下肚,二十公里跑下来就不算个事了。
  我的题目也有了:从自然地理角度想想化隆县有哪些资源是应该是比较丰富的,其地理环境有哪些特征?化隆县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为什么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兰州牛肉拉面馆大多是化隆人开的,能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方面找找原因吗?以地理综合思维的视角请你为化隆县进一步做好“拉面经济”以及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出出主意。要为这些问题设计好一堂课,老师课前需做很多工作,查阅、解读资料并进一步生成问题。这种查阅、解读资料的过程仅仅靠“百度一下”是恐怕不行的,需从专业网站或知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或专业杂志、年鉴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
  许多年前跟一位物理老师闲聊时提到一天中物影移动速度的快慢问题,我想到了“田野教学”四个字。要对物影问题有更深的“认知”,出去走两步不就有了吗?现在想想,田野教学不也可以拿来作为“实践力”教学的一种设计吗?

 

 
  不说了,早走题了吧?还是回到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淮安府署”聊聊日晷吧。日晷盘下面也是有刻度的、是悬空的,晷针的方向和角度是必须要精确的。对赤道日晷来说这些精确要求有什么意义?古人是如何测定晷针角度的?日晷是如何计时的?如何利用经度差校正?如何自己制作日晷?这些问题就涵盖着“实践力”的训练,是能够提升学科思维能力的、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是“生活中的地理”。附近哪里还有可以用来计时的日晷呢?下次再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