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师生天地 > 师生作品

一个农村少年的名校之旅

作者:苏北阿任 发布时间:2018-12-26 07:47:28 浏览次数:
       2001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在淮安中学铁云馆的一个教室里,我面对着台下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作为文通中学第一任校长,心情十分激动。他们是文通中学首届学生中的佼佼者,即将前往首都北京,展开一段史无前例的名校之旅,实地感受清华北大这些顶级学府的氛围,帮助他们树立中学阶段的奋斗目标。在那次讲话中,我给小朋友们讲述了自己22年前经历的一次名校之旅。
 
  一个农村少年的名校之旅
 
  那是1979年的暑假,我刚以优异的成绩从合兴小学毕业,即将成为一名中学生。
  有一天,父亲说要带我去淮安玩。在此之前,我几乎就没有出过家门。吃过早饭,我就开开心心地坐上了父亲的自行车。从合兴到淮安城里,大约20多里路,那时候苏北灌溉总渠边上的328省道,还是一条石子路,路面高洼不平,我们一路颠簸来到了淮安城。
  对于一个从未出过家门的孩子来说,城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宽阔的南门大街,雄伟的镇淮楼,鳞次栉比的楼房,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我大开眼界。
  因为父亲事先讲好,要给我们姐弟三人每人买一枝钢笔,所以就直奔位于西门大街上的淮安第二百货公司批发部。琳琅满目的文具柜台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钢笔、圆珠笔、铅笔、圆规、尺子。那时候钢笔有两种,一种是钢笔的合金片完全裸露在外面的,另一种是合金片只露出笔尖,叫“小尖子”钢笔,价格比前者贵,看上去也比较高级些。父亲很快给我们选好了小尖子钢笔,我记得是英雄牌的,为了让我们姐弟仨区分开来,父亲特意选了红、黑、蓝三种颜色的笔杆。这也是我上学以来的第一支钢笔。
  买好了钢笔,父亲突然对我说,三子,我今天带你去一个地方。然后父亲骑车背着我从二百批发部,一路向西,来到了一所学校门前。

 


  只见门口的一侧立柱上挂着一块深褐色的木板,上面是镌刻着“淮安县中学”五个绿色大字。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从门口一直延伸到校园深处,水泥路的两边是高大粗壮的梧桐树,树叶浓密,在夏日微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阳光直射下,树叶显得明暗不均,在水泥路上投下了浓密而又参差不齐的树阴。透过林阴道,似乎能看到里面影影绰绰的一排排教室。这是我从未领略过的美景,因为我从小便一直在那座连围墙都没有的合兴小学读书,而这个校园实在太大,而且太神秘了。
  父亲到传达室和里面的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只看见里面的人摆摆手,父亲点下头,似乎有点失望,退回到架车的地方。
  他很认真地对我说:“三子,你以后就要考这个学校。”我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一定是传达室的门卫不让我们进去,那我将来一定考进淮安县中学,光明正大、挺着胸膛走进这个校门。
  在那个夏日的中午,我和父亲在烈日中站在淮安县中学门口向里张望的情景,便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淮安县中学,在淮安人心目中,绝对是最高学府了,当时有句话——踏进淮中门,半个大学人。从淮安县城回家后,我便在自己一个心爱的红塑料皮包着的笔记本扉页,端端正正地写上“淮安县中学”,因为我认定了这个目标,我一定要考上淮安县中学!
  1983年8月31日,那一天,父亲带我进城找了位于现在吴承恩中学的县招办,拿到了一张淮安县中学录取通知书。从那天起,我正式成为淮安县中学的学生。
  如今回想起来,40年前一个农村少年的名校之旅,没有鲜花掌声,没有迎来送往,连校门都不让进,只能看到围墙和通往校园深处的林阴道,但是它给这个少年的影响却是永生难忘的。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名校之旅,改变了这个农村少年的命运,后来他不仅做了淮中学生,大学毕业后竟又回到了淮安县中学,成为一名淮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