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师生天地 > 师生作品

周恩来班背后的故事

作者:张欢等 发布时间:2018-03-07 10:44:54 浏览次数:
编者按:
  我校自1979年以来,坚持开展“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活动,迄今已有39年。
  我校始终教育学生要像周总理那样从小就立下远大的人生目标,奋勇争先、砥砺奋进。每年都开展以“学总理”为主题的班会课,组织学生参观周总理纪念馆和故居,教育学生以周总理为榜样,做优秀中学生。
  每年的3月5号表彰大会上,表现突出的班级被授予周恩来班的称号,更有部分班级获得市级、区级周恩来班的荣誉称号。今天,新淮中公众号邀请了部分周恩来班的班主任和同学讲述属于他们的故事。


 

  又见海棠花开
  淮安区“周恩来班”班主任  张欢
 
  “庭中海棠傲雪留,只待来年春雨流。”伟人已逝,而庭中的海棠花不屈不饶地留在雪地里,只待明年春天来场春雨,海棠花依然可以盛放,让人远远望去就如彤云密布一样繁荣壮观,这种振奋、豪迈的气息依旧,海棠花也依旧。
  三月的淮中校园花香初动,唯有那静静等待花开的海棠最引人留足。总理诞辰将至,淮中校园又掀起了“学总理,创三好”活动,每年的学创活动已然成为淮中的校园文化。同学们通过学习总理,去追寻总理的足迹。踏着总理的足迹,我们走过许许多多日子,同学们受总理精神的熏陶,每个人都受到了品德教育,人格得到了净化,对前途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更增强了对国家的责任感。
  在学习总理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出总理精神传承所带来的教育力量。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稍稍遇到困难就会气馁,通过学习总理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他们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物质的奖励,而是精神的追求和自我修养的提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能把读书上升到这样高的境界,正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也正是这一代学子们所需要的!

 

  理想与成长
  赵菀榕
 
  “世界上最让人沮丧的事情,莫过于年轻人变成犬儒。因为他们还未追求就已放弃,还未成长就已衰老,还什么都不明白,就已经什么都不相信了。”
  一学期以前,每每谈及“理想”“青春”“奋斗”之类的词时,我的内心总是非常的反感——眼前的事情都做不好,何必空谈更远的目标?
  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厌烦一个事物,就如人不会莫名其妙地喜欢任何一个事物一样。我不愿谈及理想,无非是我觉得这个词被过度消费了,不过是用来吸引眼球、消费注意力罢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空口号。可是这一个学期以来,我作为副班长参与了许许多多的班级集体活动之后,我对“理想”一词又有了新的见解。
  大道理诚未欺你我,理想就像灯塔,不标给你实际的路径,只告诉你一个大方向,告诉你那里可能有什么。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都是由萌新小白一步一步走来的,我也有过第一次的踌躇无措感。从前,我也羡慕课代表收发作业熟络师长的风光,也赞叹过宣传委员粉笔下诞生的黑板报的丰富多彩,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大家口中谈论的人。
  虽然成为课代表之后,我发现课代表除了风光,更重要的其实是一份职责;帮宣传委员出了黑板报之后,我发现所有的美好都要付出代价,指尖的粗糙和腰背的酸痛感让人疲惫;被人谈论之后,才知道口舌惹出的是非有多棘手,有多令人厌烦。
  但是想象与现实从来就无法重合,而且如果不是这些尝试给了我锻炼的机会,使我成长,我日后处理此类事情时,势必还会慌乱无助,不知所措。
  也许灯塔出现在面前之后,你发现它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但是蓦然回首,你发现你已越过层层海浪越过大洋,到达了所谓的彼岸,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成长。“理想”就是这么一座灯塔,不能包治百病,但是有它就有方向,愿不愿意前进,得看你自己的个人意愿。别让理想主义的恶魔熄灭它,玷污它,也别让它只是白白地亮着。
  别高看它,但也请别小看它。
  所谓“理想”“成长”,我想大致如此。

 

  榜样的力量
  淮安市“周恩来班”班主任  王杰
 
  开学第一天的短班会结束后,我给了学生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当十分钟到了的时候,有7人迟到,过了1分钟,还有3位同学迟到。而且都是慢悠悠地往班级走,我当时心中的火就往上窜,当快要爆发的时候,我把火强压了下来,怕愤怒之下把事情做得更糟。
  回去后,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学生为什么这么没有时间观念?
  第二天,可能是刚开学的原因,部分同学还没有找到上学的节奏,又有两名同学迟到了。我再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陷入了沉思。我的沉思倒是让迟到的同学无所适从了,看着我那“山雨欲来风满楼”神情,他们认为这是我要发火的前兆。我晃过神后,轻声地说一句:“下次要守时,进班吧!”他们以为听错了,不知道能不能进班。我又说了一句:“注意守时,进班读书!”这时他们才低头进了班。而恰恰是他们低头的行为让我有了进一步教育的信心,因为从他们低头的行为中我看到了他们认错的心理。
  经过认真琢磨,我认为只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关于守时的问题,不能强行逼迫学生,只有学生思想上接受了、转变了,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让学生从内心愿意做远比被强迫做效果来得快、来得明显。于是我以校传统德育活动——“学总理,创三好”系列活动为抓手,利用自习课让学生观赏了《周总理的故事》的影视短片。刚开始,学生观影时还有嬉笑声,随着影片的播放,学生的表情变了——变得严肃了,变得专注了,甚至有的学生的眼眶里有了泪光。
  总理那种对信仰的坚守、对党的忠诚、对大局的维护、对人民的热爱、对工作的勤奋、对责任的担当、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的精神震撼了学生,也感动了学生。特别是看到总理在后期生病时,依然带病工作,每天上班都比其他人早,下班比其他人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关心着工作、关心着国家的细节时,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眼泪落下,但我发现很多学生流下了泪。我想我们的泪不仅是感动的泪,更多的是心疼的泪。眼前根本不是高高在上的国家领导人,而是为了百姓、为了国家燃烧自己生命在工作的老人。这怎能让人不心疼?
  影片结束后,我让学生交流观后感。我特地请了一名这两天迟到的学生谈谈感受,他也意识到了我的目的,站起来后,大声地认真地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一定守时,不再迟到!”我笑了,全班同学都跟着笑了,我笑着说:“孺子可教也!”在这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我感受到学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发自内心的。
  这次教育的成功让我尝到了甜头,也让我下定了以“学习总理精神”为班级德育核心的决心,在后来的一次次教育中班级渐渐形成了学总理的班级文化,既提高了学生个人的修养,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传承中走向实现,看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面庞,我心中充满了希望。

 

  精神引领人生
  刘珩  姜瀚智
 
  古语有云:“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理想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周总理十三岁时便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其中浩荡凛然的精神让富足康乐的当代人读来仍觉震撼。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也常用班会课的时间来引导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记得开学第一次班会课,班主任问我们:“认为自己能有百分之一的几率考上清华的请举手。”全班沉寂。“百分之零点一……”无人举手。“百分之零点零一……”终于有人举手了。班主任告诉我们:“考不上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相信自己能考上。如果一个人没有高一些的理想,自己给自己设限,那又怎能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呢?”
  诚然,如今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但总有一些东西历久弥新。知止而后有激荡,激荡之中有静,这便是理想。而我们高二8班,也正是以理想为稳固的内核,转化为内在的驱动力。无论性格如何迥异,我们始终都坚信,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用点滴的努力充实自己。有6:10稳坐教室学习的,也有晚11:00才意犹未尽地离开教室的。可能苦,可能累,但因为充实,我们无怨无悔!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也正在深化改革,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恩来精神,无疑是其中的支柱。我们作为青少年,理应学习恩来精神,并在点滴中落实。

 

  像周总理那样学习工作生活
  淮安市“周恩来班”班主任  林纪强
 
  有这样一句话:有梦想谁都了不起!2016年夏天,60个孩子组成了高二2部2班(现高三2部3班)这个班集体。每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梦想,这些梦想都是中国梦最小的缩影。帮助孩子实现梦想,只有热情和态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智慧。于是我利用创建市“周恩来班”的契机,利用周恩来的大爱来引导学生。
  通过《大有大无周恩来》让学生们感受周恩来的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爱、大德,感受一代伟人的旷世情怀,从此,周恩来就成为我们班级的精神旗帜和崇高的精神偶像。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朗读恩来书籍、讲恩来故事、赏析总理诗词、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征文活动等“学总理,创三好”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以周恩来为榜样,确立人生坐标,树立远大志向,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刻苦读书、勤奋学习。
  在整个创建过程中,老师始终做学生的榜样,与孩子们一起“学周、知周、行周”。通过实践,“像总理那样学习,像总理那样工作,像总理那样生活,成为总理那样的人”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每一位师生的心中,成为我们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

 

  周恩来班的故事正在上演着
  周欣
 
  “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不但是我们淮安人的践行目标,更是我们高三2部3班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准则。
  你看,课堂上,每一位老师都怀着仁德之心,帮助我们学习新知识,教育我们健康成长。同学们也都在认真听讲,每一双眼睛中都写满了诚挚,师生关系多么融洽。你看,3班的课间多么温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相答疑,即使是一次不经意间的擦肩,也总是面带微笑,同学关系多么友好。你看,每一个小组都各有风貌:有的小组在讨论题目,现场氛围可谓热火朝天;有的小组在安静自习,岿然不动,稳如泰山;有的小组在开小会议,互提意见,共同进步,组员之间多么和谐。
  班会课上,小贾同学的理想誓言“爱国,报国,献国!”震撼了我们所有人的内心,声音在教室的角落里回荡,而他站在位置上,一张青春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他微竖的眉毛,微抿的嘴唇无一不显出他内心的坚定!不愧是豪哥,果然豪气冲天!台下是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班长是个小个子,虽然其貌不扬,却足够作为我们严于律己的榜样。一班之长,有很多事要忙,可即使这样,也总看到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一刻都不放过,每当我们有什么事找他,他总是两个囧字眉轻轻一抬,然后面带微笑,热心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这是我们的班长,严于律己,热心待人。
  3班的故事很多,周恩来班的故事很多,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淮安区“周恩来班”班主任  张巨康
 
  学习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踏进教室,孩子们一双双如饥似渴的明亮眼睛,探索着书本上的知识,稚嫩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1898出生的周恩来,少年怒马,终无鲜衣,有的只是为国的一腔热血。小小年纪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庄重誓言。19岁赴日求学,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种种沉浮,历史将他一笔一笔地雕刻成中国人民心中伟人的模样。他的背后,是千千万万莘莘学子,是那个艰苦岁月里中国人民迫切期待祖国站起、崛起的希望。
  如今,中国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富起来了,可一代伟人已逝世。他,生而为民,死亦为民而去。即使离开了我们,依然被人们永远铭记!
  走进校园,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依然让我们肃然起敬。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心底发誓,要为之拼搏一生。这,就是我坚持教书育人的理由。
  中国不再孱弱,因为她不能再孱弱,必须强大起来,才不会被别人欺负。如今的幸福,必须富强再富强,才能守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便是为中华民族注入强大动力,自那个革命年代而来,在新时代必将迸发出新的力量。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这已经不仅是纯粹意义上的读书理由,更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标语,而是我们当今所有中国人最紧急最紧迫的事。

 
 

 理想与成长

 王心语
 
  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的美丽,而她背后的汗水与辛酸却无人可知。
  最初的浑浑噩以及迷惑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一份呼吸微热的理想。它点亮了人生的旅途,指明了方向,我们不再抱怨自己曾经选的路有多荒唐,只因为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历经了成长。
  每个人都想到达魂牵梦萦的象牙之塔,驻足金碧辉煌的宫殿。曾经的我们也幻想过未来的种种美好,但却没有明了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这样一段艰辛而又不乏收获的行程下来,才发明自己的本心。诚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我们汗涔涔地走过成长的历程,将会发现自己的口袋也已饱满,曾经的理想早已被自己的汗水浇灌结出了果实。
  每个人的成长的都各不相同,这一路的艰辛也许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幸好我们有楷模周总理,周总理就是一面旗帜,“学习周总理  努力创三好”,像周总理那样学习和生活,帮助曾经陷于迷茫中的我们走出人生的雾霾,迎来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当初的我们尝试了很多,才有了如今的自信与骄傲。虽然泪水与辛酸一路相伴,但也少不了春风与欢笑相随。细细回想,这一年多来,学习周总理,年少的我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成长的色调奔涌着拼搏与洒脱,在时空长河中我们成长着,追寻那片日渐相近的理想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