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习小组建设

诗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探究

作者:陈爱华 发布时间:2016-09-18 10:27:18 浏览次数:
2014年12月16日有幸参加了2014年江苏省高中语文教学优课评比观摩活动,聆听了十几节课,收获颇多。印象最深的是《将进酒》一课,无论是教师诗歌教学全程中对小组合作的具体细致的指导,还是教师在教学中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都很震人心魄。
优秀课堂的最大共同点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和展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如下一些思考:
(一)诗歌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地变化。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新课程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也早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线。其原因当然是小组合作学既能有效地优化学习的环境,也能扩大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面,更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团体协作的精神,正可谓益处多多。
所谓“诗言志”、“诗言情”,而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也正因此,在教学时,学生在理解诗词方面都有一定的障碍。这时,教师在教学前布置学生小组合作的具体内容,如:分小组采用多媒体手段搜集有关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彼时彼地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能让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者,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诗歌深层次的内涵。
(二)诗歌教学中小组合作的现状
然而,现阶段的诗歌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只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忽视内在的实质,缺乏真正的实效。甚至有不少学生坦言在小组合作得到的收获比在集体授课中得到的还要少,更为严重的是在自由散漫的学习氛围中不少学生还养成了不注意倾听、不尊重他人的坏习惯。
所以说,诗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是诗歌教学难以提高效率的一个瓶颈,更是目前诗歌教学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看似热闹,实则无效。
(三)造成诗歌教学中小组合作无效的原因
1、合作重形式,轻实质
由于教师只是提供给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但如果对孩子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不作具体细致有效的指导,则会让小组合作徒具形式。
在诗歌教学实践中,经常是我们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立刻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些只是假象。不假思索、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的有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有之。踊跃的发言的不是一直优秀的就是喜好抢风头的,最终导致两极分化严重,要不争得面红而赤,要么一言不发、冷眼观战,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
2、探索重主体,轻主导
新课改大力倡导合作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教师不能不作为,不能只做旁观者,更不能冷眼旁观。当然,也不能只作表面文章,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随意的、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
(四)增强诗歌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1、独立学习是基础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诗歌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足够学习时间,然后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在全班作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会始终被优异的学生 “垄断”,优异者更优异,薄弱更薄弱,两级分化严重,不能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能力,小组合作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学生的依赖情绪更严重,甚至丧失自主学习能力。
2、科学分组是保证 
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合时,应该根据学生自愿,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状况、能力强弱、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因素,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分组,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9-10人,努力尽可能做到每个小组实力相当,这样小组竞赛才激烈才公平。
保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小组成员互相编号,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任务,如组织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等等。这种角色随时随势而变,今天的一号组织者,可能明天担任四号发言人。当然,角色与号的变更必须与当天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结合,并获得小组成员的一致认可方能生效。 
3、质疑问难是飞跃  
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古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今有现代心理学家的“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在诗歌课堂合作学习中,我们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学习的主人,学会从知识的探索与对比中提出问题。依据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规律,我们教师应在语文教学的各处环节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指点发问的途径,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如,揭题质疑、初读质疑、细读质疑、赏读质疑、总结质疑等。通过不懈的实践,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习更为主动、更为深刻,学习效果更明显。
在诗歌教学实践中,科学的有效的小组合作无疑是继续在“诗歌苦旅”中前行的学生们的希望之泉,希望我的这些方法能让诗歌教学成为一件美差。我也相信,通过这些有效的小组合作,一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