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习小组建设

学习小组建设

作者:徐金花 发布时间:2016-09-17 15:43:15 浏览次数:

一、学习小组的概念及内涵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
它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景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三是一种同伴之间、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包含小组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是以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总成绩为评价依据;五是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六是由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
二、学习小组建立的必要性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过去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学习是这一学习方式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它能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从高效课堂上来讲,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所以小组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1.集体动力理论(关键词:增值效应  互动、团结、依靠提供动力)
集体动力即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能源”,集体内各成员的良好合作会给每个成员产生多方面的“增值效应”。首先,具有不同智能水平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尊和自重的情感。从集体动力理论的角度看,当合作成员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
2.主体教育理论(关键词:教学活动的社会性  在合作交往中得到发展)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间性——主体与主体间交往的特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交往中人自身才能得到发展,人的主体性才能得以真正的展现。主体教育理论特别强调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学生是通过合作学习,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得到发展。
3.合作学习理论的互动观(关键调词:多方立体的互动观,发展的社会化  人力资源)
合作学习将以往单一的互动面发展成为多边立体的互动观。实验研究证明,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情感态度等强有力的因素。生生之间的交互关系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是教学系统中尚待开发的宝贵的人资源。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键词:建构知识经验  个体知识得到改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由外向内的传递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的结果不是学生接受了知识,而是学生个人体知识经验得到了改组。
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教师和学生每个人的观点,智慧都可以共享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合作学习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
四、学习小组的优势
1.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从主体构成上讲,它不仅包含了师生互动,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生生互动的交流方式。这种互动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的单一活动方式,而转为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主支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发挥。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布鲁纳认为,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内部动机。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分组方法,把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异质成员组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学习目标,并对每个小组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总体评价,小组内的每名组员便自然形成了一种相互捆绑的“利益共同体”。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自然增强。
3.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传统教学中,学生是单纯的旁观者,消费者;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成员,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内的其他成员,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效果。为了能够教得清楚、透彻,作为讲授者的学生,就发必须对所要解释的材料认真阅读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有利于主体地位的发挥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为此,有价值的学习被认为是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为基础,强调认知活动中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迁移,强调教学方式中的过程与体验,强调教学互动中主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高效课堂的小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建构的机会,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知识,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效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有利于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环境
“对话”,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民主平等的代名词,传统教学中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强制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充其量仅是一种单向性的“问答”,是教师站在绝对优势的先知先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学生的主动交往需要心理上的“安全”,需要适合的环境,在小组中学习,学生间是平等的,教师弓下身子的参与,在学生看来也是与他们平等的,在这样一种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才能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6.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7.有利于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同时教师可能对某一专门的知识不了解,须请教专家或可利用学生的专门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