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习小组建设

小组如何实效

作者:任前飞 发布时间:2016-09-16 10:56:35 浏览次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及时多样地对学生或小组的活动予以认可或奖励。可以采取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个人评价与他人、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教师要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明确的规则和操作流程,既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又要各小组展开友好竞争。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 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建立探索性的个性化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合作学习使得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对小组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组建小组
小组的组成。每个小组一般由6人组成,先按成绩好坏将全班分成6个层次,由成绩最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常务组长(个别能力太差或太自私的学生可调入第二层次)。再由常务组长在第二层次中挑选自己的助手,两人再在第三层次中挑选组员,依次类推,组成6人小组,从优到差按1—6编号。在分组中要考虑男女生的比例、身高、个性的差异等。
        二、学生独立思考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动力
合作学习是通过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容易被别人观点同化,出现人与亦云的现象。
        三、学习任务明确分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确立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贴近学习实际的、有选择性、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思考价值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间也要根据个人特点分配任务。
        四、教师引导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合作分工失衡。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见到老师“钦点”的小组长在小组内复制教师的权威,俨然一个小老师,操纵甚至包办小组活动。小组长大多是能力较强、成绩较好、活泼外向、喜好表现的学生。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时要深入小组,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学习合作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及时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
        五、展示交流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
展示交流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通过及时展示交流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教师要传达给学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投入到展示活动中去的信息,激励学生参与展示活动。
        六、评价激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导向
优秀小组的评选。①班级优秀小组的评选。班级优秀小组每周评一次,参考每周值勤教师对各小组的评价得分、小组展示得分、组员一周得分、小组清洁纪律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评出1—3个优秀小组和进步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