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习小组建设

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学习方法应用探析

作者:李小倩 发布时间:2016-09-16 10:48:23 浏览次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教育教学方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新的教育形势要求必须创新教学模式,运用新型教学方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小组学习方式的出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方法。 
       一、小组学习的主要形式 
1.不同智力组。 
这种形式的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在智力水平、 学习成绩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差异,但要保证不同小组的总体水平相近。 小组内成员间存在差异是为了使小组学习更好地发挥作用,而小组间的总体水平相近是为了体现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2.二人组。 
这种形式的小组就是利用同桌或邻桌的同学临时组成小 组,这种小组组合速度最快。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对于一些较 为简单的教学内容,有时要求小组内协作完成,如人教版高中 生物课本教学内容前面的“问题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 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只要同桌或邻桌组成小组即可。 
3.相同智力组。 
就是将具有相同兴趣、 相近智力水平的学生组成一个小 组,和异质组不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经常使用这种形式的 小组。 在遇到研究短期合作任务时常常使用这种小组形式,如 生物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能够让学生组成同质小组。
4.自由组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组成小组,人数方面可多 可少,不做具体要求。 这种小组形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 实际应用较少,假如经常运用这种形式,则会出现小集团,不 利于学生间开展广泛交流。 因此,在生物课堂上一般不采用这 种形式,而在外出活动中较为适宜运用这种形式的小组。 
        二、实施方法 
1.小组集体学习方法。 
经过研究发现,在实际教学当中,虽然老师每节课都在费 力地讲,但收到的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利用小组学习方式 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在每节课留出 15 分钟的时 间让学生们自由学习,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 对课文进行研 究、分析、理解,教师一边听一边指导,针对一些普遍性问题可 以在全班讲解。 例如在学习酶的作用一课,教师可以先不讲结 论,先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清水、唾液对淀粉的催化实验,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酶的催化作用。 通过小组之间的配合, 一起了解在不同温度、PH 条件下酶的催化作用会 受到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并让学生在合理分工中设计不同 的实验方案,得出不同温度、PH 值对酶催化效率不同曲线图。 
2.小组讨论交流。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事先提出学生研究的问题,以及课 文当中的重点难点,指导小组内成员展开讨论,鼓励组内成员 积极发言,由记录员整理记录,然后在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开 展班内学术交流。 如:学生高中生物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 实例”时,要求学生研究“渗透现象”,教师在讲解完实验以后, 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发生渗透作用时,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是 不是可以通过膜? 假如是的话,是否相同? 为什么会存在半透 膜两侧透过的水分子不同? 总结出现渗透作用的条件? 
3.检验与奖励。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重点知识,将生物教学内 容串连起来,要求小组自行总结课堂内容,指定小组成员完成 知识结构图,这种学习形式,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情 况,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 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小组学习进行表扬,如口头表扬和黑 板报表扬等,并在“合作学习小组打分表”的“小组奖励”一栏 中画小红星,也能作为本学期的平均成绩。
        三、组建学习小组应需注意的问题 
1.引导和组织小组活动。 这种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同一小组内学生的团结协作能 力,使小组内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并且具有相同的奋 斗目标,使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具有安全感,相信组内的每一 位成员,加强小组凝聚力。 
2.培养小组领导。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常都要开展不同形式的讨论,同学之间广泛交流, 因此需要一位具有领导能力的同学担任组 长,保证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为了使小组学习更加合理,发挥 更大地作用,所以在确定组长时,一定要选拔那些威望高、能 力强、 有责任心的学生来担当, 这是小组学习至为重要的一 环。  
3.合理分工。 开展小组学习,要求组内成员间要团结互助,使组内的每 一个成员都有自身职责。 不但要配合其他成员的工作,而且也 要做好本职工作,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这样分工:小组的组织 活动由组长负责;记录员负责记录发言内容,并进行整理;发 言人在小组内部确定观点以后,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控时者 负责掌握每个成员的发言时间、讨论时间,做到时间分配的合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