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习小组建设

如何科学地划分小组

作者:刘学廷 发布时间:2016-09-14 17:15:43 浏览次数: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经逐渐被人们认可并推广,它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但是如何分组?如何科学地分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认为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将学生分层,在分层的基础上再分组。
       影响学生学习原因有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要素。所以对学生层次的划分,主要依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成绩,结合个人意见,将实验班级开始分为三个层次:
      C层(较高能力型):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好,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自学能力强,视野开阔,思维灵活,能将学到的基本原理“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平时学习成绩常稳定在班级的上游。
      B层(中等能力型):学生智力因素较好,非智力因素中等,进取心不是很强,学习也不是很专心,平时成绩居于班级中游,有时还会出现明显起伏。
      A层(较低能力型):学生基础知识严重欠缺,认知能力较低,非智力因素存在较大问题。上课时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听课效率差。学习方面意志力薄弱,怕苦怕累,常常没有自觉性去完成作业,即便书写,也是马虎应差,质量低下。
      关于层次个数和每层学生人数的确定。划分多少个层次合适,每个层次多少人,保山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的杨朝凤老师和数学系的普映娟老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作出了分层教学的Bayes分析,提出了分层分班的Bayes决策,介绍了分层分班方法。他们认为:根据概率统计中的中心极限定理,可以认为学生学习成绩ξ服从正态分布N(µ, σ2)。其中µ是ξ的均值,σ是ξ的标准差。以标准差σ将学生由高到低高分成六个层次,A1=[µ+2σ,µ+3σ],A2= [µ+σ,µ+2σ],A3=[µ,µ+σ],A4=[µ-σ,µ],A5=[µ-2σ,µ-σ], A6=[µ-3σ,µ-2σ],那么各层次所占比例如下表6.1:  
表1  层次及各层次比例
层次 A1 A2 A3 A4 A5 A6
比例 2% 14% 34% 34% 14% 2%
        他们主张把学生成绩落入区间[µ+σ,µ+3σ] (即A1和A2层共16%)的学生分在C层次,学生成绩落入区间[µ,µ+σ](即A3层34%)的学生分在B层次,学生成绩落入区间[µ-3σ,µ] (即A4, A5和A6层共50%)的学生分在A层次。由于以上原因,结合班级人数(60人),将班级各层次人数分配如下表2:
表2   实验班各层次人数比例
层次 A B C
比例 30 20 10
       最后要将分层与分组联系起来。学生层次划定后,按“异质建组”的原则,随机从A、B、C三层中各抽取3人、2人、1人,共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样可把全班学生重新组合成12个学习小组。向全班公布分组情况,并进行座次的调整。该学习小组成为以后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实验、讨论等)中合作学习的自然小组。这些学习小组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而在每个小组内部,5名不同层次水平的成员则是合作互助的伙伴。
当然,学生的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应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层次划定。我们对学生进行的分层,就是要给具有不同差异的学生先提出一个适合其实际的基本发展要求,在保证达到基本发展要求后,积极鼓励其超越发展,向更高层次目标迈进,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如果学生在目前所学单元的考核中成绩优秀或顺利达到上一层次的目标,教师要及时与其作鼓励性的谈话,将其“升迁”入高一级的层次,并对其提出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这样做不仅是对取得进步的学生的一种肯定和激励,也可为其他同学树立好的学习榜样,促进他们向着更高层次的目标努力。反之,分在C层次的可降到B层次,分在B层次的可降到A层次。这是对学生的动态管理,由教师进行流动。每次测验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的结果,进行层间流动,这是学生自己的动态流动。采用流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压力——不进则退。这样做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由学生自己全面考查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教学层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