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年淮中 > 校友之家

我与校工们的故事

作者:牛宇 发布时间:2019-11-03 08:36:51 浏览次数:
       高三教我语文的邵娟老师,也是我正儿八经爱上写作的启蒙者。高三的时候,偶然从邵老师的案头,看见一本《中国文脉》,著名学者余秋雨的书。拜读之后,就其中“魏晋绝响”一章,我写出了人生第一篇非应试作文——《真行孝,行真孝》。又幸得邵老师斧正,并在她的日常札记中登出,从此,算是打开了我的写作之门。
  前几日,因为经常在朋友圈看见邵老师发的淮中日常照片,看了学弟学妹们去食堂的小视频,让我萌发了写一写“我与食堂”故事的文章,一时兴起,只在朋友圈发了一小段,后来因事搁浅,又因邵老师特地打来电话,才落实了《我与丽泽堂的故事》一文的全部写作。今日刊登在新淮中公众号的“校友”板块。
  何其的荣幸!
  文章登出后,昔日的同学纷纷转发留言,一同怀念那时的美好时光。公众号里,宝荣主任的留言让我感动,而更令我感动的是张体金师傅的留言,他说,“小牛宇,长大了。”多么亲切,让我的思绪再次飞回淮中,也让更加清晰的回忆浮现在脑海。于是,我决定趁热打铁,再写写我与校工们的故事。
  提起学校,首先一定想到的是老师、同学。淮安中学是一个大家庭,除了老师和同学,还有一群辛勤的校工们,在学校的各个岗位上,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我,因为性格等原因,也与这些可爱的校工们,有过很多交集,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电工老张
 
  老张,就是张体金师傅,他中等个子,体型微胖,记得那会儿,他平时不戴眼镜,修理电器的时候才会戴上一副老花镜。每当有需要他出马的时候,一个历经沧桑的装满工具的“国际电工包”、一架铝合金人字梯,便是他的全部装备。
 
 

 
  右肩挎着包,右手里握着灯管,左手横拎着人字梯,昂首信步,哼着小曲儿奔向“事发地”。
  有一回傍晚,最后的那节小课是邵老师的名著课,大家正在做阅读,我们班的日光灯管突然不亮了,天色渐暗,邵老师让我赶紧去报修。
  “张师傅,19班灯管坏了一个,请你去看看!”“好的,马上到!”不一会儿,老张敲门进来,径直走向问题灯管,放下包,架起人字梯,上去摘下灯管,换上新灯管。临走还要调侃我一下——邵老师说:“谢谢张师傅为我们送来光明!”老张说:“不客气,牛宇不认真学习好好收拾一顿!”哄堂大笑,弄得我哭笑不得。
  前不久,在时下流行的抖音上,还刷到了赶时髦的老张,他拍的是秋季运动会的开幕式,我评论“老张同志,好久不见!”又进了他的主页,看见了校园之外,含饴弄孙天伦之乐的老张,生活很幸福!
 
  二、韩师傅和范师傅
 
  这两位师傅是木工行家。没进校园之前,韩师傅就与我熟识,他住的离我家不远,跟我爸都很熟。
 
 

 
  上了高中以后,第一次在校园里,是因为带着坏椅子找木工维修。初进淮中,哪儿哪儿都陌生,战战兢兢地敲开门后见到韩师傅,真的很惊讶!他乡遇故知的兴奋感!韩师傅介绍说,“这是我的老邻居了。”后来提到我爸,范师傅说,“原来是小洪(我爸的名字)的儿子!”就这么,在淮中,我算是有了一对忘年交好友。再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范师傅的姐姐,就是韩师傅的大嫂,就住我家楼上。
  他们的工作,与学校日常的运转,息息相关。
  除了正常的维修桌椅板凳,装个门把手,安个门栓等。每周一大课间举行升旗仪式,他俩第一节课下,便用三轮车,拖着木制的演讲站台,还有主持席,运到旗杆下,稳稳地放好,擦干净主持席面,为升旗仪式做好准备。仪式结束后,再拖回那个位于丽正楼里的小房间。我上高二那年,他俩在文峰楼一楼用一个卫生间改造的木工房里工作。
  每逢高考、中考,或者是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他俩又忙着去各个班级门口,挂上一块大小统一的、用来贴考场安排的长木板。
  在班里上课的我,走神地看着他们干活,他们也朝我笑,继而指指班级里的黑板,示意我认真听课。
  插一句,考试的时候,班级前方的那块被我们戏称“巧克力”的电子钟,是老张挨个班级挂好、考完又收走的。
 
  三、东食堂的“爽朗阿姨”
 
  昨天说的那份食欲满满的京酱肉丝,是丽泽堂东二的名菜。在东二食堂的打饭窗口,有一位阿姨,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阿姨五十岁上下,个子不高,短发齐耳,特别爱笑,每次去她窗口,她都“呵呵”地笑着,感染着每一位打饭的同学。一看阿姨,就是性格爽朗,与人和善。我喊她“爽朗阿姨”。

 

 
  上高中第一次去食堂,就是在她的窗口打饭,我一口气点了好几样菜,堆满了餐盘。她说,“乖乖,这霞子真能吃!我给你多打一点!”我笑着说,“好的,爽朗阿姨,明天还到你这里打!”她笑得更爽朗了。
  那以后,我定点去她那个窗口打饭。
  我说了,体育课的后半段一定是去食堂提前吃饭的。坐在东二,就等着她的窗口推开玻璃,摆出菜品。
  “呵呵,今天又体育课啊!”
  “嗯,不然哪能这么早来吃饭。”
  “今个吃什么?”
  “京酱肉丝,米饭,行了。”
  “好的!来来来,我们是老熟人,我给你端一份肉丝多点的!”
  “谢谢阿姨!”
  又或者是平常下课后——
  “来啦!今天吃什么?我告诉你哦,今天毛豆烧小公鸡绝对!来来来,你听我的,绝对好吃!”阿姨热情地推荐毛豆烧小公鸡。
  “嗯嗯嗯!”我欣然同意。
  事实证明,阿姨的话,一点没错。
  有的时候,她的窗口队伍排得略长,我排着排着,看旁边窗口的队伍人稍微少点便挪了过去,排到窗口的时候,阿姨见了我,用手里的勺子敲敲菜盘,故作生气地说:“你看看,我们还好朋友呢,吃饭都不照顾我生意!”“人家在我这里打饭有罪啊?”这边窗口的阿姨反问道。逗得窗口里的几位阿姨哈哈大笑,弄得我倒不好意思了。端了餐盘刚要走,阿姨还要在里面敲着菜盘招呼我一声:“明天还来我这里打,我给你多打点!”窗口里又是一阵笑声。
  其实丽泽堂里的每一个餐厅、每一个窗口、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和蔼可亲的,没有江湖上传闻的食堂绝学——“打菜神抖手”,他们给每一位学生都是满满的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可能我跟爽朗阿姨就是特别有缘。遗憾的是,喊了那么久的“爽朗阿姨”,我都不知道她姓啥,只知道她做事勤快,风风火火。
  高一的冬天,大雪纷飞,食堂的叔叔阿姨们用平板车推来热盐水,冲化中庭到丽泽堂路上的积雪,远远地我看见,矮矮的个子、高高地撸起袖子、端着热水猛冲道路积雪的身影,是我认识的那个爽朗阿姨。
 
  四、校园联勤保障兵
 
  其实,电工老张,木工韩师傅、范师傅,食堂的“爽朗阿姨”,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校工们,比如文印室的阿姨们,南北商铺的阿姨们,还有那群校园保洁工们,我来不及用笔墨一一详写。
  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大阅兵上,由后勤部队改编的联勤保障部队第一次接受了祖国与人民的检阅。解说词是这样写的:“兵马为重,保障先行,现代战争需要规模精良的能源和物资供应,需要科学高效精准、从不掉链子的联合保障!”
 
 

 
  淮中校园里的这群可爱的校工们,正是这样的“校园联勤保障兵”!
  夜幕下,自习室里的灯火通明;桌椅板凳的四平八稳;丽泽堂里的科学配餐,可口饭菜;印制清晰的试卷;物品齐全的商铺;还有美丽整洁的校园,都是他们默默付出的结果,为用鼠标指挥高考战略的老师,用笔攻坚克难的同学们,提供最好的联合保障,缺一不可!
  一定,我一定要抽时间,叫上那伙最铁的高中同学,相约一道,接受韩师傅路过我家门口时的邀请——“有空回学校跟我们谈谈心啊!”看一看五年未进的母校,是否跟老张拍的抖音里一样,处处精彩。再去东二食堂,找一找“爽朗阿姨”,再尝一盘高三的味道……
  谨以此文,献给淮中校园里的校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