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年淮中 > 淮中校史

抗战中的淮安中学师生

作者:任建伟 发布时间:2016-09-18 09:28:00 浏览次数: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大营附近柳条湖地区的一段铁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此后的14年间,大片国土沦陷,3500万同胞伤亡。“九一八”第二天,淮安城内贴出“东北已失了,中国将亡了”的大幅标语,揭开了淮安区人民抗日斗争的序幕。江苏省淮安中学的前身:江苏省立第九中学和淮安县中的师生在民族危难之际,在淮安率先发起了抗日救国运动,也涌现了一批像郝渠、许邦仪那样的抗日志士。本公众号特转载部分历史文献中,有关我校师生的抗日事迹,以重温历史,牢记使命。

  1、淮中学生的抗日救亡宣传 
 
  1931年10月,淮安县中十几名学生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在革命进步书报的启发下,自筹资金买书,成立“鲁迅读书会”。12月22日,江苏省立第九中学学生组织“义勇军宣传队”和“抗日救国会”,举行罢课,发表宣言,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收复失土;要求国民党淮安县政府保障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支持学生驱逐干涉救亡运动的该校校长及训育主任;“抗日救国会”又利用新年假期在该校礼堂演出新剧,将所得款项全部捐助东北抗日义勇军。 
  1932年1月,杨述在学校放寒假期间从南京回到淮安,以淮中学生“鲁迅读书会”为基础,成立“古堡烽火社”,成员多达三四十人。发表《古堡烽火社成立宣言》,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活动,唤醒知识青年和农工群众到抗日前线去战斗。7月,淮中学生和省九中学生吉乐山、贾瑞云等经共产党员陈开科介绍参加“反帝大同盟”,利用《民众四日刊》、《抗日旬刊》等进步刊物,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 
  1935年12月,淮安县中学生响应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成立“学生报国会”。许邦仪等骨干学生组建“寒假抗日宣传队”,创办油印刊物《月下》,在城区和郊区张贴标语、散发传单、举行游行活动,开展抗日救亡宣传。1937年10月,淮安县中学生许邦仪、俞臻、何维基等同学先后办起《回声》、《火街》墙报,王光滨、郝渠、罗清渠、吴锡昌等成立“燎原社”,并创办《燎原》周刊,进行抗日宣传。 
  1938年1月,淮安县中和省九中的学生许邦仪、尹楚升、陈冰(尹莹升)、俞臻等人,为把抗日宣传活动长久的坚持下去,发起成立“淮安群众看报室”。通过看报室成员捐献和向社会募捐的方法解决经费、报刊、书籍等问题。看报室陈列抗日进步书报刊物十余种,供广大民众阅读;利用民众教育馆对面的大影壁编写出版墙报,刊登重要新闻简介、转载战地通讯及诗歌、短评等;创办《群众七日刊》,每期500份,分发到淮安、淮阴、涟水、灌云、泗阳等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县中学生成立歌咏队,分成三个小组深入城乡,教唱革命歌曲,或演街头剧。晚上在戏院演唱《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话剧。1938年8月,淮安北乡一些大、中、小学生40余人在横沟寺成立“读书会”,在会长张玉琢的组织下,阅读进步书刊,传播抗日救国的思想。 
  青年学生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淮安广大民众的抗日热情,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加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 
 
 
  (摘自《淮安人民抗日救亡运动》 作者:徐艳华、钟志荣)

 
  2、淮中校友中的抗日烈士郝渠
   
  
  郝渠,原名郝兆渠,字景瑗,宝应县曹甸镇人。13岁考入淮安中学读书。1939年1月日军侵占淮安后,淮安中学迁至曹甸复课,郝渠与同学一起举办“读书会”,宣传抗日。
  郝渠是当时的淮安中学高材生。在淮安运西工委宣传部长吴锡昌的推荐下,去皖东北区党委青年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即到淮安北乡钦工、宋集一带,积极而秘密地投入发展党员、组织群众等抗日活动。1939年10月成立县运东工委,郝渠任委员、组织部长,次年5月担任工委书记。1941年的一次战斗,郝渠在意外事故中饮弹牺牲,年仅19岁。
  郝书记那短暂而光彩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他能文善武,身先士卒,真正做到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县委为纪念这位烈士,把钦工区命名为郝渠区。此区名一直延用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1940年深秋的一个清晨,天蒙蒙亮。一支约30人的队伍风尘仆仆地进入阜宁县管计沟。这支队伍是县工委组建的民兵训练班,带队的正是书记郝渠。从淮安东乡出发,一夜急行军,按时到达目的地。
  时近傍午,学员们的疲劳消退了,但饥饿感却一阵阵袭来。平日,训练班每天也就只开两顿霉山芋干稀饭。下午两点多钟,随行的工委宣传部长许邦仪开会回来,带了借来的面粉。可实在是僧多粥少,平均每人只二两五钱,那是16两制的份量啊!这顿饭怎么做?怎么吃?郝渠有这方面的经验:做面糊疙瘩,有干有稀,便于分食。
  分饭由郝渠掌勺。先分干的,每人小半碗,均匀后再加稀汤。分好后郝渠把自己的碗藏到锅台后面,可这个动作被炊事员陈国库和王学礼看在眼中。当郝渠到外面看大家就餐时,老王用筷子在那碗里一捞,不出所料,几乎全是稀汤。老王顺手耍了“调包计”,把自己的碗换了过去。老陈深知郝书记的脾气,知道这样做是无用的。不如把两个小半碗疙瘩匀作三碗。当郝渠端碗吃饭时,发现有了变化,问起怎么回事,无人应答,彼此心领神会,各自吃饭。郝书记边吃边自言自语地说道:“革命同志的患难之交是黄金也买不到的啊!”
  社会上常有“经手三分肥”的说法。郝渠反其道而行之,把“肥”变成了“瘦”。这一字之差,正是共产党人高尚心灵的闪光点啊!
 
  (摘自《淮安抗战史上的四位县委》作者:邵景元)
  3、群众看报室
 
  上世纪30年代,日本扩大了对华侵略,一批在省九中和淮安县中读书的青年学生自发的组成社团,开展抗日宣传。如1938年许邦仪等组织了“群众看报室”。成员有:俞臻、尹莹升(后改名陈冰)、杨寿鹏(即杨西林)、吴夕昌、王光宾(即王力)、罗清渠、许邦儒、尹楚升、顾家熙以及志趣相投的社会青年丁伟成、丁澄、丁九、陈大山等,他们在一起阅读进步刊物,议论时事,举办《回声》、《火街》、《燎原》等墙报,还铅印周刊《群众》出售。其中大部份人后来都走上抗日前线,解放后有的成为党的高级干部,有的成为马列主义理论家、新闻战线资深编辑。 
(摘自《淮安的文人结社》 作者:不详)
 
  编辑:路人甲